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650入貢院

高拱對太監其實沒什麼好臉色,就算是曾經貴為司禮監秉筆太監的馮保,在裕袛的時候他都沒另加辭色。

“現在宮裡誰接替李芳?”

陳以勤問出重點,李芳是多年的老交情,不可能不幫的,而且有他在皇帝身邊,他們也放心,知道他會看顧著皇帝,不讓他犯錯,至少不會犯大錯。

“李芳只是閒住,還沒有被罷職。”

魏廣德說道。

“那就還有救。”

陳以勤當即作出判斷,“我下午求見陛下,試探試探。”

“嗯,在陛下面前注意措辭,畢竟我們已經不是在潛袛的時候了。”

魏廣德只是提醒道。

這個事是不能拖的,宮裡事兒每天都不少,不可能一直空著提督的職務。

晚了,怕就被宮裡其他大太監插手,瓜分了李芳的差事。

而他們不知道的是,宮裡陳洪、滕祥、馮保、張鯨等人其實在上午就已經私下了達成了協議,這會兒已經在隆慶皇帝面前一唱一和的,以暫代的方式瓜分李芳的權利。

對於涉及宮廷的訊息和反應度,外臣始終是比不過他們這些內臣,而且所謂的大太監,大多都是由翰林官在內書堂一手教出來的,許多人的學識也是絲毫不比進士差,甚至更勝一籌。

這,也是明朝中後期,皇帝經常選擇由宦官壓制朝堂的原因。

當然,魏忠賢等少數太監例外。

酒席最後,即將散場之時,魏廣德忽然問起冊立皇太子一事,內閣怎麼票擬的。

“上午這事兒我們商量了,肯定是支援態度,高子象時機抓的很好。”

魏廣德點點頭,看來內閣對宮裡陳皇后不受寵一事也都一清二楚。

走到雅間門前時,陳以勤忽然又站住,一下子堵住大門。

魏廣德驚訝之時,耳中就聽到陳以勤開口說道:“其實,知道了李芳這事兒,我最擔心的還是陛下有心廢后。”

魏廣德不由得張大嘴巴,這事兒他還沒往這方面想過,因為記憶力對隆慶皇帝的印象不深,可不知道這位皇帝到底做沒做這事兒。

不過陳皇后今日的局面,其實就是和李芳相似,因為勸諫讓皇帝不高興,所以才被迫搬離坤寧宮移居別宮。

如果沒有李芳這事兒,陳以勤也想不到此事,可既然跟隨皇帝多年的太監說罰就罰,那陳皇后的命運也就變得不可捉摸起來。

但是皇后始終是國母,不管隆慶皇帝喜不喜歡,那都是先帝選定的繼室,只要沒有大錯,就不應該被廢,否則很容易導致後宮紛亂。

何況,陳皇后的作派,裕袛舊人沒人說不好的。

隆慶皇帝要納多少妃嬪,外臣們真管不著,可只是皇后一事,外臣還真說得上話。

“逸甫兄,此時大可放心,就算拼著官不做了,也斷不能讓陛下如此作為。”

魏廣德開口說道。

陳以勤先是點點頭,隨即又搖搖頭,嘆口氣這才推門而出。

魏廣德也是搖著頭,跟著出來雅間,回禮部衙門去了。

回到禮部不久,魏廣德又帶著一大群官員前往順天府貢院檢查,雖然沒定今科主考,可魏廣德知道自己被選中的機率很大,所以對此事格外上心,親力親為。

要知道,開考之後半個月,他都不能離開貢院,而且是從下旨之日起他就要住進去,直到張榜。

第二日,魏廣德還沒得到陳以勤的訊息,不過不好的預感已經產生。

只不過這個時候,禮部官員齊聚正堂接旨。

禮部請求冊立皇太子一事,隆慶皇帝同意了,下旨命禮部操辦,擇日具儀以聞。

到了下午,陳以勤依舊沒有聯絡魏廣德,他已經絕望了,知道李芳事不可為,否則陳以勤不會用這種方式應付。

若是有好訊息,陳以勤昨晚就會派人知會他才是。

馮保......

魏廣德不由再次想到這個名字。

第三日,皇帝加恩輔臣及舊講官的旨意出。

大學士徐階蔭一子為尚寶司司丞,李春芳加兼太子太師、建極殿大學士,食正一品俸,陳以勤少傅兼太子太傅,張居正少保兼太子太保,各賜衣一襲,禮部侍郎兼翰林院學士魏廣德吏部尚書,吏部侍郎兼翰林院學士殷士儋升禮部尚書仍掌原事......

以徐階為,所以受恩官員具上疏請辭免,上俱優詔褒答不允。

因為冊立東宮已定,滿朝大臣紛紛上表稱賀畢,即詣文華殿上箋賀皇太子典,璽官陳設太子座於殿中。

不過就在一片喜氣洋洋的時候,魏廣德被高儀從貢院中叫回。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