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04章 803被壓迫的張居正

好吧,作為中間人,都不需要撮合就可以成交,這樣的買賣魏廣德自然要做。

“可是譚侍郎正在總籌大閱禮,此時外調何人可以接任?現在距離大閱禮的舉行時間可不長了。

此次大閱,周邊藩國都會有代表出席,據我所知,已經有多國使者到京等候觀禮。

以我看,茲事體大,最好還是另尋一人,譚侍郎還是做好大閱之事,待禮成再行安排為好。”

張居正開口說道。

他表達的意思就是希望薊遼總督換人,雖然原來他也覺得譚綸是接任的合適人選,可他卻忘記譚綸是江西人。

這人到了京城後,就和魏廣德、工部尚書朱衡走得很近。

現在大家都是見面虛與委蛇,背後還是想法設法破壞對方的用人謀劃,所以在這個時候,張居正還是以大閱禮事關國體的理由,希望阻止譚綸上任,他們另外推選出人選,這樣他口袋裡的人就有機會競爭一二。

現在的宣大總督陳其學就和徐階關係莫逆,徐階致仕後和京城的交通都是和張居正聯絡,他也是早就想調離宣大到薊遼。

雖然薊遼總督的官邸不在京城,可離京城近啊,京裡有點風吹草動就能知悉。

只有和京城裡聯絡再緊密一些,這樣,他才有機會競爭更高的位置,比如兵部尚書,亦或者都察院左都御史。

至於事成之後,宣大總督的人選,他張居正自然也是有人的。

徐閣老留下來的底蘊很深,即便有些人已經和他若即若離,可依附之人也是佔據絕大多數。

兩人表達了意思後,值房裡安靜了片刻,其實這就是在等,看是否還有人想要提出人選。

不過顯然,李春芳、陳以勤和殷士譫都沒有要說話的意思,也就是說此次人選其實就是看張居正屬意誰接替趙炳然。

正常的程式,自然是由譚綸和這個人進行考察,看誰更合適擔任薊遼總督一職,內閣就可以把人選報到宮裡去。

皇帝設立內閣,就是不用參加這種費時費力的活動,他只管定下人就好了。

這種爭論和扯皮的事兒,全部都交給內閣的輔臣去辦理。

“不知叔大推薦何人?”

看沒人要說話,李春芳看了眼陳以勤,他就知道該自己接話了,於是開口問道。

&1t;div nettadv"> “我推薦現任宣大總督陳其學,陳總督在宣大數年可謂兢兢業業,期間曾多次擊退蒙古軍隊,繳獲大量馬牛器械,修築長城達八十四里,建造墩臺、營舍數以千計。

叔大覺得,陳總督在北地任職多年,對蒙古軍隊相當熟悉,當是薊遼總督的不二人選。

要知道,薊遼總督轄區敏感,需要有經驗的官員出任為好。

譚侍郎能力毋庸置疑,可終究缺乏北地抗虜經驗,兩相比較之下,就略輸半籌了。”

張居正侃侃而談道,他點出薊遼總督的一個關鍵職責,那就是防禦京畿,這需要一個有豐富北地防守經驗的官員充任。

而北地任職,貌似還真是譚綸的一塊短板。

魏廣德知道譚綸曾經在山西巡撫任上供職,當時其實就是朝廷有意培養他,作為九邊總督人選。

可當時湖貴川和兩廣鬧到太厲害,在山西他只待了大半年就緊急調任。

這麼點時間,魏廣德可不好意思拿出來敷衍說事兒。

魏廣德斜睨了眼張居正,這才開口說道:“陳總督在宣大任上功勞自然不能抹除,可畢竟年歲在那裡擺著,難道用上兩年,這薊遼總督又要換人?”

魏廣德直接用年歲說事兒,陳其學資歷絕對夠,可年歲是個大問題。

京畿要安全,先薊遼就要穩,自然不適合頻繁換將。

譚綸年紀才五十多,可比陳其學這個六十好幾的人更加適合擔任薊遼總督一職。

由他接任,至少可以在這個位置上呆十年,當然前提是他不調回京城兵部。

像譚綸這樣已經被定為軍事文官的人,前途也只能是兵部尚書,沒有其他可爭取了。

“而且去歲,譚侍郎已經巡視過薊州、昌平等地防務,也有頗多見解,已經對薊遼轄區相當瞭解。

他接任趙總督,當可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