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07章 806動心

他自認為已經看明白眼前之人此行目的,不過就是為了幫一些老鄉起復,想往京城鑽營,知道他被百官彈劾離職,估計就是想從他這裡再撈筆銀子去京城活動花銷。

趕一隻羊是趕,趕一群羊也是趕。

“若我說我有辦法讓高相重回內閣,執掌輔大權呢?”

卲方看出高拱回答很是敷衍,顯然並不相信他的話。

說實話,卲方其實正是如此。

幫那些老鄉謀求起復,要是得不到高拱的支援,他進了京城也是個瞎子、聾子,廟門都不知道在那個方向。

空帶著大筆銀子在身,在京城那個地方要有收穫何其艱難。

找高拱,其實更多的還是為了得到他的幫助。

當然,卲方很清楚,要達到自己的目的,操作那幫老鄉復職似乎比操作高拱回朝還要艱難,不管怎麼說他心裡已經有了一個很深刻的印象,那就是高拱以藩邸腹心,得君行政。

這樣的人,對京城官場的熟悉程度絕不是那幫老鄉可比的。

以高拱和隆慶皇帝的關係,只要有人能在皇帝耳邊重複高拱這個名字,說不得比砸下去幾千幾萬兩銀子都管用。

皇帝身邊的人,那幫太監,卲方只理解都是貪財之人,用錢砸肯定能成事。

可皇宮裡有太監千千萬,如何找到真正能在皇帝身邊服侍的太監確實極難。

那些個有名有姓的太監,他覺得花銀子能認識,可也需要時間和機緣。

可如果得到高拱相助,帶著他的書信或者信物前往京城,一切都將變得順利起來。

他可不相信,高拱得罪了滿朝文武,難道就沒幾個處的好的,就說裕袛的那些太監,和高拱的關係應該也很密切。

好吧,一切都是卲方的臆想,他認為高拱在京城應該關係很廣才是。

至於當初出現滿朝傾拱的局面,那不過是因為他的對手是比他更加強大的輔徐階。

換個人試試,怕是黯然下野的就會是對方。

&1t;div nettadv"> “哈哈,你想幫老夫回到內閣,好幫你把那些老鄉也重新回到朝堂,依附於老夫的羽翼之下?”

高拱戲謔的看著卲方,覺得這人膽子還真是大,居然就是這麼個念想就敢登門。

因為高拱當年離朝的狼狽,所以回到新鄭後,所有人都以為他仕途已絕,自然沒人再提出此事,雖然對他依舊恭謹有加。

他也是這麼認為的,所以一直沒有謀劃起復。

今日聽到卲方的話,雖然讓他意動,可那點火星卻很快就熄滅了。

內閣的權力無疑最具誘惑,他和徐階也是不同。

徐階是真的厭倦了官場的爾虞我詐,爭權奪利。

他已經掌握過那樣的權利,所以在卲方向他提出復起時,心裡根本就沒有興起一絲波瀾。

可高拱不是,他是被人趕出朝堂,他對內閣的權利還有眷戀,他還想重新掌握朝政,按照自己所想重新打造官場,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

嘉靖中後期,朝政逐漸腐朽:“明之中葉,邊防墮,經費乏。當時任事之臣,能留意於此者鮮矣”。

高拱也清楚地認識到:“方今時事,內則吏治之不修,外則諸邊之不靖”他一直留心時弊,並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釐正計劃。

嘉靖四十五年,高拱在入閣前就完成了一篇《挽頹習以崇聖治疏》,總結二十幾年來他體驗和觀察到的當世之時所存八大流弊:壞法、黷貨、刻薄、爭妒、推委、黨比、苟且、浮言,還提出了針對八弊的改革方案,言“舞文無赦、貪婪無赦、崇忠厚、獎公直、核課程、公用舍、審功罪、核事實”,簡稱《除八弊疏》。

這份奏章並未上呈給嘉靖皇帝,但卻在內閣閣臣中流傳,成為隆慶年間內閣實施改革的施政綱領。

嘉靖末年吏治腐朽,選官選拔多是遵循資歷而非實際才能,官吏考核過程中弄虛作假的現象屢見不鮮,貪穢成風,上下不通達。

高拱當初和張居正最大的分歧就在於,兩人雖然都知道吏治需要整頓,可輕重不一。

高拱認為要加強對吏部銓選之責的監督,只有選出好官才能恢復天下清名。

而張居正則覺得他是理想主義,很難實現,既如此還不如直接針對百姓苦難頒佈有針對性的政策,緩解百姓的疾苦。

特別是高拱提出解決人才的辦法,張居正是絕對不能認同的,即便那個時候他們倆管理著國子監。

高拱認為“必以進士、舉人相間選除,雜流、遷謫姑不必用”。

進士、舉貢、吏員三途並用,基本上就能緩解張居正擔心人材匱乏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