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895蒙古的條件

而且,在馬芳的帶領下,明將的膽子似乎也大起來,時不時就敢突襲一把草原,讓遊牧的部族不敢過於靠近長城。

打仗要死人,俺答汗當然能接受。

可是這樣無意義的消耗,就讓他很難接受了。

更何況因為不好對大明大動刀兵,加之蒙古人現在生活物資的困窘,他在蒙古的地位也有下滑的趨勢。

再有這次孫子把漢那吉負氣出走,對他威望的打擊更大。

俺答汗都懷疑,那幾個還在他面前鼓動攻打明國人京師,逼迫明國釋放把漢那吉的部族領是不是想要自己孫子的性命。

雖然明朝邊軍戰力提升不多,但這些年蒙古人的軍力其實也沒什麼展,兩邊其實力量還算維持原樣,他並沒有十足把握再次衝入明國搶掠財物。

蒙古人的生存環境太惡劣了,他們的人口補充可沒有明國容易。

關鍵是,支援和明國開戰的人裡,居然還有自己的大兒子辛愛臺吉,完全置自己親侄子生死與不顧,讓俺答汗內心很受挫折。

要職,那些人是和板升城趙全等人走得近,受到他們的鼓動,在自己面前說起這些話兒他還覺得可以理解,自己兒子辛愛可是和趙全等人不對路的,他居然也有這樣的心思。

就在俺答汗坐在大帳裡呆的時候,耳中忽然聽到門口侍衛喊出“哈屯”的聲音,他收回思緒看向帳門處,一道嬌俏的身影掀開帳簾走了進來。

來人是鍾金哈屯,或者說就是那顏出,就是這個女人導致了現在的局面。

當然,在後世她還有個更加廣為流傳的名字,“三娘子”。

可是俺答汗不是傻子,他知道,促成這一切的其實還是他本人。

若不是自己色迷心竅,從哲恆那裡強索了那顏出,也就不會有這些事兒來。

一切過錯怪罪到別人頭上,這不是俺答汗的作風,只是他現在看到鍾金哈屯時,態度就很是難明。

“拜見大汗。”

雖然是王妃,但見到俺答汗時,三娘子還是要先行禮。

其實在漢人的禮儀中,三綱五常也被視為最基本的人倫關係。

三綱五常其實是三綱和五常兩詞,出自於西漢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書。

董仲舒認為,在人倫關係中,君臣、父子、存在著天定的、永恆不變的主從關係:君為主、臣為從;父為主,子為從;夫為主,妻為從。

這即是所謂的“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這三綱。

董仲舒又認為,仁、義、禮、智、信五常之道則是處理君臣、父子、夫妻、上下尊卑關係的基本法則,治國者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

在中央集權專制主義制度下,在一個父系夫權社會里,這種理論是正常的。

即使以現代人的眼光來看,一個國家、一個家庭、一個團體,也總得有主從關係,有上下關係,有領導與被領導的關係,這是自然的原則。

等到三娘子行禮完畢,俺答汗才面無表情讓她起身。

三娘子這次來,其實也是因為聽說大營裡來了明國的使者,所以想要在俺答汗這裡打聽把漢那吉的訊息。

雖然和他沒有緣分,但論輩分他也是她的孫子。

“他在大同過的很好,明國人沒有為難他。”

對於三娘子的問題,俺答汗直接給出了答案,並沒有遮遮掩掩的。

實際上,關於該如何處理和明國的關係,俺答汗不僅諮詢了自己掌權的兒子和大部族領,即便是自己兩個妻子他也都是問過的。

只不過,他並沒有把此事告訴三娘子,因為他覺得實在難以開口道出實情。

“那明國人是為釋放把漢那吉設定了什麼條件嗎?為什麼他沒有自己回來,而是明國派出使者前來。”

三娘子不笨,相反在大草原上,部族之間雖然名義上歸屬在俺答汗賬下,但為了各自利益明爭暗鬥也不會少,只是沒有了以前動輒兵戎相見的場面,而是來大汗這裡調停。

總歸是家人,三娘子問起,俺答汗也不會隱瞞,當即把明國總督開出的條件說了出來。

聽完俺答汗說出明國人給出的條件,良久,三娘子才開口問道:“大汗以為我們蒙古是否還有光復大都的可能?”

“除非明人內亂,否則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