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916搶先手

孟衝的身體其實也不好,所以他期望能再拖延一下,尋找機會推陳洪上位。

同時,這段時間裡高拱也不是什麼事兒都沒做,他也在努力和孟衝搞好關係。

但是隆慶皇帝在臨終前居然讓馮保成為輔臣,那句要內閣及司禮監盡心輔佐的話,讓高拱感覺到一絲危險的苗頭。

要是張居正和馮保真的勾搭到一塊,即便自己能控制內閣又如何,奏疏全部要過司禮監那一關,等於自己的大權其實一直受到馮保的掣肘,這是他不能容忍的。

即便,這是隆慶皇帝的安排也不行。

實際上,讓太監成為輔臣,也是隆慶皇帝不得已做出的選擇。

高拱做事比較霸道,隆慶皇帝擔心以後沒人能夠制衡他,畢竟當初讓高拱回朝的時候,他的身體很好,他也一直以為自己能活過高拱。

有他在,自然不怕高拱搞事兒,可現在情況不同了。

外朝沒人能制衡高拱,那就只能透過內廷來限制,忠心太子的馮保自然就被他看重。

隆慶皇帝一直想學父皇嘉靖帝,奈何他在選人用人上始終差了一籌。

嘉靖朝也不是沒有高拱、張居正這樣的能臣,但是嘉靖皇帝都沒有選擇他們託付朝政,而是選擇了嚴嵩。

用嚴嵩,他放心。

而如果隆慶皇帝選擇徐階的話,他其實是可以放心使用的,因為徐階和嚴嵩,本質上就是一類人。

可惜,因為和高拱的恩怨,讓他厭棄了徐階。

而之後選擇的李春芳雖然可以放心使用但能力不足,性格柔弱,缺乏果斷,撐不起大明朝的天。

等他召回高拱後又現高拱能力雖好,但又不好駕馭。

實際上,在他彌留之際,最後悔的就是沒能選擇陳以勤而是使用高拱。

若是可以再來,他更希望顧命大臣之是陳以勤。

高拱自視甚高,自然沒有考慮到這些,但他已經決心除掉馮保,以絕後患。

不是他不想處理張居正,實在是要處置文臣,還是一位閣臣,若沒有十足把握是沒法輕易得手的。

在高拱看來,馮保雖然還不是司禮監掌印,當他是太子朱翊鈞的大伴,又得了隆慶皇帝臨終囑託,成為內廷第一人不過是時間問題,相信很快就會有變動。

皇帝剛剛大行,這個時候就出手出掉輔臣有些操切,但是卻不能不考慮先限制司禮監的權利,即便現在那裡還是孟衝掌印。

就在他思考此事的時候,門外有書吏悄悄進屋,遞上一張紙條。

高拱隨手接過,開啟,一看之下臉色就變得有些難看。

紙條是孟衝寫來的,是說他的人被刑部差役拿下,想要他出張條子,讓刑部放人。

若是普通人也就算了,可惜這次刑部捉住的不是旁人,乃是一個道士,名叫王九思。

王九思這個道人,和前朝嘉靖皇帝寵信的那幫方士類似,也是個煉藥的行家,他進獻給隆慶皇帝的色如琥珀軟如柿子且毫無異味的藥丸子,名曰“陰陽大補丹”,看名字就知道是何用途。

實際上,刑部抓他,也是要查他給隆慶皇帝進獻藥物,畢竟皇帝吃補藥結果吃死了,這些進獻過丹藥或者方子的方士自然就是害死皇帝的罪魁禍。

別的人也就罷了,可這個王九思是孟衝找來的,自然擔心把自己捎帶上。

最近看高拱有意和好關係,於是就向高拱提出這個事兒。

處罰方士嗎?

當初嘉靖皇帝死了以後,那些殘存的方士也曾被下獄,本來是要被判流放的,但是最後全部都被釋放了,而放他們的人,正是高拱。

實際上不是高拱不想嚴懲他們,而是因為嚴懲的提議乃是徐階所提。

那時候的高拱,一門心思就是和徐階對著幹,所以徐階支援的他就反對,利用和隆慶皇帝的親密關係,說動了皇帝。

想不到到了今日,孟衝把主意打到自己身上來了。

在孟衝看來,既然高拱能放過一次,自然就能放過第二次。

高拱想了想,收起紙條就走出值房,他徑直去了不遠處高儀的值房。

進屋和高儀寒暄後,高拱就開口詢問起高儀的意見。

“是孟衝舉薦給皇上的那個妖道?”

高儀聽了高拱的話後,眉頭就是一皺,不由得問道:“輔是何意?”

“其實.”

高拱看著高儀,嘆口氣才繼續說道:“當初朝會暈倒後,我就曾和陛下說過要處置他們,但是陛下只說和他們無關,若是他不服用那些藥物,也不會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