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75章 964誘敵 鹽法

“李成梁在遼東戰績斐然,若不是近期幾次大勝,遼東局勢還穩定不住。

我想,他應該是有這個能力的。”

張居正想想才說道,“何況,按照汪侍郎所言,此計劃本身就是李成梁提出。

以他遼東總兵的能力,應該是早就想到了此處,必然會有周密佈置才是。”

魏廣德聽了張居正的話,只是眨眨眼,隨即看向譚綸說道:“子理兄,你認為呢?”

“若朝廷打算在寬甸建堡,自然要劃撥錢糧,準備充分,包括調兵護衛。

上月,兵部才收到遼東巡撫張學顏奏報,建夷王杲屢肆竊掠,皆被明軍擊敗.”

譚綸當即就說道。

他看到此文後也是心裡贊同的,只是建堡移兵要錢糧,所以必須戶部加撥銀子給兵部,否則兵部根本無力支援這次軍事行動。

“不要說了。”

只是魏廣德忽然插話打斷了譚綸的侃侃而談,“上月還剛剛封賞了擊敗土蠻部的前屯中後所參將楊爕,後腳就把人革職了。”

魏廣德的話,讓譚綸一時語塞。

不得不說,這是兵部的一次疏忽,或者行文太過匆忙導致出現這樣的錯漏,還逼得他上了請罪奏疏。

就在前月,土蠻兵萬餘犯前屯中後所,前屯參將楊爕、遊擊李惟一御之。

土蠻部奔尋攻沙河驛,諸軍鏖戰時總兵官李成梁等馳至,土蠻部驚懼只得撤退而去。

是役,面對萬騎之勍賊壓一線之危途,以千餘之疲卒當方張之眾虜,分防衝地犯賊鋒,李惟一之功居多,楊爕、李元善、葛景、嶽於慶次之,楊騰、傳廷勳又次之。

兵部為諸將嘉賞,結果回頭就接到寧前僉事李松彈劾。

李松巡歷邊堡,聞黑莊窠代守堡官劉登雲被賊射死,前屯參將楊爕欲飾己罪,上報說劉登雲是為了迎接李松才遭遇賊人伏擊致死,其實目的就是想掩蓋是他指揮失當的過失。

此事後,楊爕知道自己開罪了李松,故送二百金藏於酒甕中,以送酒名義饋松,打算用錢讓李松揭過此事。

不過結果自然不是他想要的,李松還是選擇告,楊爕遂得罪被革職,並下文由巡按御史追查。

“子理兄,我說這個不是其他,只是希望兵部做事不要那麼武斷。

此事是李成梁提,是他在汪道昆當面提出,可此事是否合適?”

魏廣德說道這裡,只是皺眉看著譚綸,隨後才繼續說道:“此議,最好由兵部行文遼東巡撫張學顏,由他定奪再奏。”

聽到魏廣德的提議,不止譚綸,張居正和呂調陽也都是微微頷。

汪道昆畢竟只是巡視遼東,對當地說不上熟悉。

遼東巡撫張學顏就不同了,他已經在遼東呆了兩年,應該對當地極為熟悉才是,特別是對遼東兵力部署。

說白了,地頭蛇的意見,在這個時候才最中肯。

“寬甸,若只是針對王杲部,還說得過去。”

魏廣德接著說道,“可我就怕引起女真其他部族不滿,特別是建州棟鄂王兀堂部,此部歷來還算乖從,寬甸六堡的位置,其實部分土地也是該部的區域。”

李成梁主張的建寬甸六堡,本質上就是向北百餘里建立六個據點,一是偵查建州女真動向,二就是在其南下是做為第一道堡壘予以遲滯,讓後方明軍能夠有時間進行調動。

可此六堡當面就要面對王杲部和王兀堂部兩個女真部族,可謂兇險至極。

實際上,正是因為寬甸六堡的建成,讓王杲部和王兀堂部感覺不安,特別是一向順從的王兀堂部,終於在此後數年結束了和大明的合作關係,轉而進攻大明選擇開戰。

當然,或許即便明軍不在此建堡,數年後王兀堂部也會背叛大明,但畢竟就其動叛亂的時間看,那時候王杲部已經遭到明軍雷霆一擊,幾近覆滅,王杲本人更是被擒獲,押至京城被凌遲處死後。

王兀堂在此時選擇背叛大明,確實非常古怪,他的實力可沒有王杲強大。

王杲都被大明擊敗,更何況是他。

魏廣德覺得在遼東的佈局要做,但需要長久規劃。

他既然來到這裡,自然不會讓女真如後世般最後席捲天下,奪了漢人江山。

但動犁庭掃穴,就需要契機,讓大明能從窘迫的財政中抽出錢糧支援一戰。

打仗,可不是內閣閣臣一拍腦殼就可以定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