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82章 971銀元

明初征收賦稅主要是實物,僅坑冶稅有金銀,夏稅秋糧折收金銀惟在陝西﹑浙江偶一行之,俱解南京供武臣俸,各邊費用間亦取於其中。

永樂遷都後,京師官員需持俸帖往南京支領俸米,道遠費多,輒以米易貨,貴買賤售,有時俸帖七八石,僅易銀一兩,於民於官均不利。

正統元年,副都御史周銓建議於南直隸、浙江、湖廣、江西不通舟楫處,將稅糧折收布絹、白銀解京充俸,江西巡撫趙新、戶部尚書黃福等也先後奏請。

明王朝遂決定將南直隸、浙江、江西、湖廣、福建、廣東、廣西之夏稅秋糧四百餘萬石折銀徵收。

米麥每石折銀二錢五分,共折銀一百零一萬二千七百餘兩於北京內承運庫繳納,每季分進二十五萬餘兩,入內承運庫,謂之金銀。

宣德時,江南巡撫周忱乃請檢重額官田、極品下戶稅糧准折納金銀,每兩當米四石解京充俸。

其後這一制度概行於全國其它各布政司,以為永例。

到這個時候,朝廷官面上雖然依舊是禁止白銀流通,但因為徵稅時已經將白銀當做徵收賦役的媒介,實際上已經預設了白銀的貨幣屬性。

宣德以後民間交易幾乎不用寶鈔,弘治、正德朝也多次以太倉積錢給官俸,十分為率,錢一銀九。

由此也可看出,明廷到這個時候其實已經把白銀作為貨幣在使用。

到了嘉靖年間,白銀的使用已經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終於到了嘉靖八年,朝廷開始“課稅、官俸俱用銀”,北方防禦蒙古俺答“增兵沒戌,皆以銀支給”。

朝廷白銀收支的情況越來越多,白銀離法定貨幣越來越近,而根本原因也在於鈔法已經徹底糜爛。

成化、弘治時期是明朝財政的重要轉折時期,與明初偶性的財政支取不足不同,該時期朝廷財政開始出現連續性的支用危機。

不過在這個時期,朝廷在支用不足的情況下還能透過印製寶鈔來彌補財政不足。

而到了嘉靖朝,寶鈔根本就不出去,只能使用民間接受的銅錢和白銀。

但就支付軍餉的寶鈔,由於寶鈔崩潰使得官軍支鈔等同無支,因此部分邊鎮官軍考慮路途耗費,出現或四五年,或八九年,乃至有終身不支鈔者。

但無論如何,這一時期還可以用寶鈔來彌補財政,只是嘉靖皇帝是個比較務實的皇帝,他知道繼續向下面支付寶鈔可能影響皇權穩固,所以順應民意開始選擇白銀支付,減少寶鈔放。

而這,也成為了嘉靖朝巨大虧空的根本原因,耗盡老庫積存亦不足。

想到這些,自然也是魏廣德早就在考慮的一件大事兒,這事兒他沒有信心自己能操作好,或許也只能把希望寄託在上面那人頭上。

想到這裡,魏廣德不由得看了眼輔位置上的張居正。

想要張嘴,不過眼角餘光看到輔臣呂調陽,魏廣德最終還是打算等等,和張居正私下裡商議此事。

而這件事兒,就是魏廣德一直在考慮的,徹底廢除“大明寶鈔”。

此時的大明寶鈔,名義上依舊是大明朝廷官方認可的貨幣,但是實際上早就被民眾拋棄,僅作為一種財政徵收媒介和禮儀性貨幣存在。

但是,雖然被民間拋棄,可在朝廷和地方官府在做年度財政報告時,寶鈔依舊被做為重要的一環,甚至於嘉靖八年後課稅用銀,也只是一部分,相關鹽稅、商稅折鈔、關鈔依舊還有一定比列收支的寶鈔。

這在魏廣德看來,實在是朝廷財政收入的一大損失。

若是能夠徹底禁止地方官府在收稅時接受寶鈔,全部改用銀錢,朝廷朝政收入當能增收十數萬兩銀。

不過這些政策,多是在成祖、宣宗時期為了挽救寶鈔而制定的政策,在印製、放大量寶鈔後適量回收一部分寶鈔穩定寶鈔幣值。

這些政策,已經成為了所謂的“祖制”,倒是很難變動。

至少,魏廣德不認為自己有能力改變。

倒不是理由不充分,實際上太祖朱元璋制定寶鈔政策時,就從沒有想過要回收這些紙。

既然太祖時就沒有這個打算,那之後的政策也就是有違祖制,現在廢除也就順理成章。

把每年戶部還在回收的那些寶鈔全部換成收銀錢,自然可以增加財政收入,實打實的銀子。

於是,等呂調陽起身告辭後,魏廣德藉故留了下來。

“善貸,你還有何事?”

張居正在問出這話的時候,內心其實是忐忑的,他也擔心魏廣德現他和馮保的密謀。

一旦把事兒捅到慈慶宮去,他們可就是吃不了兜著走。

只不過,魏廣德說出自己想法了,張居正才暗鬆一口氣,他們的計劃沒有被現就好。

“寶鈔自宣德朝停止印製後,朝廷其實每年回收的寶鈔數量依然不多,有必要徹底廢棄嗎?”

張居正不認為魏廣德這個想法有多大的利益,即便可以為朝廷增加一點銀錢又如何,那等於把大明寶鈔最後的遮羞布也撤掉。

太祖留下的爛攤子,他可不想去碰。

“叔大兄,現在朝廷困局非一朝一夕能解決,只能增收節支再無它法。

叔大兄那篇《生財有大道我也拜讀過,‘蓋務本節用,生財之道也。’

可惜,朝廷支用太多,根本無法做到結餘,為此只能想方設法將應收之財盡收。

以善貸看來,這寶鈔抵稅就是可以徹底放棄的。

當初太祖現寶鈔,主要還是我大明銅料不足之故,印製寶鈔方便民間流通,至於之後,那是後話。

當今雖銅料依舊緊缺,可適才和卿所言卻讓我眼前一亮,如今海外白銀湧入,朝廷制錢,似是可以以銀製錢。”

魏廣德所說銀錢,可不是這個時候大明流通的銀子和制錢,而是打算直接在大明製作銀元。(本章完)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