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1003準備

此戰,明軍一旦動,就必須儘快結束戰事,否則時間拖久了,對朝廷肯定是有重大危害的。

另外張學顏那邊也十分重要,那就是在大軍圍攻王杲部時,其他女真部族袖手旁觀。

否則,預計的四萬人馬怕是不夠。

魏廣德突然造訪兵部,實屬突然,不過待兵部官員反應過來後也都感覺,似乎也不是不能預料。

畢竟,內閣的兵事,一向都是魏廣德在負責。

此次遼東敗績已經在京城裡傳來,不過畢竟是千里之外的戰事,京城並沒有受到什麼影響,也就是兵部才在籌劃該如何應對。

魏廣德直接去了譚綸值房,把他在內閣做出的安排又說了遍,也是讓他參詳,看是否有遺漏。

“讓張學顏曉諭女真諸部是對的,既然朝廷要徹底剷除王杲,就不能節外生枝,讓王杲把整個女真部族託入這次戰爭中。”

譚綸聽了魏廣德的計劃微微點頭,不過心中也默算了一下時間。

就算現在朝廷全力運轉,為遼東戰事做準備,真要大軍抵達,出關圍攻王杲部,大概也需要兩個月時間。

畢竟調動兵馬、轉運糧食都需要時間。

算起來真正打起來,怕也是拖到五月去了。

不過也正好,那個時節倒也頗有利於遼東用兵。

之後,魏廣德又把他打算把挑動女真部族間內鬥做為朝廷對遼東不成文的永例,若是挑動不成,女真部族開始抱團,那就只能施以武力進行雷霆打擊。

“茲事體大,怕還要等些年,陛下年歲大了,經過御前才好定下來。”

譚綸聽了魏廣德的打算,先是皺皺眉,隨即才提醒魏廣德道。

“御前?”

魏廣德愣了愣,隨即反應過來譚綸話裡的意思。

確實,這一年多,他們幾個閣臣在處理政務的時候,幾乎都把宮裡那位遺忘了。

雖然制定的政策,都是秉持著公心,可魏廣德也知道,張居正將來可是大大的不妙,而其中緣由,多半就是小皇帝的不甘。

雖然後世並未有關於張居正欺壓小皇帝朱翊鈞的記載,可這些東西本來也不會見諸筆端。

萬曆皇帝不要面子的嗎?

就他之後對張家後人的態度,可想而知他年少時在張居正手上吞了多少氣,才會在他死後洩的如此瘋狂。

微微點頭,魏廣德算是接受了譚綸的好意。

確實,沒必要和皇帝鬥,他已經在尋思著,下次講經時把事兒和小皇帝朱翊鈞說說,順便也把成化犁廷介紹給小皇帝。

貌似,朱翊鈞對這些事兒還是很有興趣的。

“對了,你這剛從貢院出來,可知道這一個月朝中之事?”

譚綸又問道。

今天貢院放榜,譚綸知道,所以見到魏廣德來兵部並沒有奇怪。

不過他也是好奇,魏廣德到底是在貢院裡知道的這事兒,還是出來就去內閣上值知道的。

“沒有,剛出貢院,就被內閣的人叫住,所以先回了內閣,這不就到這裡來了。”

魏廣德隨口說道:“怎麼,這段時間朝中還有大事兒生?”

“除了遼東之事,也沒什麼了,就是輔上奏,請陛下召見廉能官。”

譚綸笑道。

“廉能官?”

魏廣德先是一愣,隨即似乎想起什麼,笑道:“張叔大還真是,這都能想起來。”

廉能官,字面意思,當然就是廉潔的能臣。

不過在大明,其實就是外官的意思。

在大明立國之初,太祖朱元璋就有每遇外官來京奏事,常召見賜食,訪問民間疾苦。雖縣丞、典史,有廉能愛民者,亦特差行人獎賞之。

可以理解為朱元璋透過和地方官員直接接觸,談話瞭解民情。

這也逐漸成為一種制度,到宣德、成化、弘治年間,仍常舉行這樣的宴賞之典。

當然,當皇帝變成正德和嘉靖以後,這樣的事兒自然就少了。

正德皇帝的興趣並不在民政上,他更喜歡稀奇古怪的和軍事方面的,把民事全權丟給內閣。

而嘉靖皇帝也是把軍政大權丟給內閣,自己潛心修煉,手裡只是握著刀把子。

於是,皇帝專門召見外臣,賜宴,詢問民間疾苦的活動就幾乎一下子消失了幾十年。

這也是譚綸忽然提起,讓魏廣德愣了片刻的緣故,實在是在他入朝以來就從沒有生過這樣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