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6章 梁書記,您究竟是什麼神人?

梁江濤繼續說“二”。

所謂“二”,很簡單,就是抓好“兩個點”!

一是以減輕農民負擔為重點的信訪穩定工作,二是計劃生育工作。

之前梁江濤已經反覆瞭解過了,這個時代的農民的,真的太苦了。

提留統籌是按人頭收的,只要是成年人,都需要交。

當然,對應的權利就是分給你土地和宅基地。

梁江濤算了一下,每人每年要交130塊人民幣左右。

普通鄉鎮幹部一個月工資才三四百塊錢啊!

一畝地才出產一千斤糧食,交完三提五統,也就是夠一口飯吃。

想要錢,只能出去打工。

年輕的趁農閒時節出去搬磚,還能賺幾個,年老的就難了。

再一個,農村“新農合”今年十月才剛開始推行,落地覆蓋還要一個漫長的過程。

農民沒錢看病啊。

小病扛著,大病等死。

有的老年人病了,一口農藥就走了。

這是一個悲慘的現實。

農村老人“zs”在當時是一個很嚴重的社會現象,只是那時候資訊不通暢,農民沒有話語權,知道和關注的人並不多。

在這樣的背景下,一些生活極為困難的農民,走投無路下,是會走上訪這一條路的。

而信訪工作是一票否決,讓地方官員非常頭疼。

各種圍追堵截,但都是治標不治本。

像陳衛這樣的信訪工作老手,用的很多鬼點子也只能頂一時之急,從長遠看也不行。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只有一條道路,那就是不斷提高農民收入。

這一點,其實不需要特別規劃。

只要當地經濟發展起來了,農民都有一份像樣的工作,能賺到錢,而且不用撇家舍業,在家門口就能賺到錢。

自然矛盾就少了。

有了錢,誰還瞎折騰?

但這需要時間。

第二個是計劃生育,這是國策,也是一票否決。

在這個時代,沒什麼好說的,只能執行。

最後一個“一”,是梁江濤的根本落腳點,也是昇華點。

所謂“一”,是指做好“一篇人字文章”,也就是以人為本。

“首先,辦好事情,關鍵在人。再好的政策,也得需要幹部來落實!再好的規劃,也得靠人民群眾的力量來落地!否則,一切都是虛的,都沒有意義!因此,必須廣泛充分地調動廣發黨員幹部和群眾等方方面面的積極性、創造性。對於廣大村鎮幹部來說,要建立健全暢通的任免機制,要打破論資排輩,建立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機制,讓幹部想幹事,能幹事,為幹部施展才幹提供舞臺,在幹事創業一線培養幹部,在急難險重關頭識別幹部,讓有為者有位!讓尸位素餐的人,退出領導崗位!我還要去省編辦,請他們專門支援一批編制。同時,我們工業園區建設好後,也可以申請機構、編制,力求增加領導職務!給大家更多的晉升渠道!”

梁江濤的想法很全面。

讓在場的人都忍不住點頭。

這一招,確實狠!

在官場中,最能拿捏人的就是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