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53章 搶救寶貴的時間!

“‘磁浮派’是科技部提出來的,背後有很多院士的支援,高層非常重視。‘建設派’,其實相對於‘懸浮派’來說他們就成‘輪軌派’,想要批駁,但無從下手!對手都是一幫頂級科學家,怎麼跟他們爭?”林行儉道。

“後來,‘磁浮派’又成功說服高層在上海建設試驗線!花了多少錢來著?”林老問。

“前後一共投入90億吧,關鍵運營成本極為高昂,一年大約十億。要知道,京滬高鐵的建設預算也就在2000億上下。”林行儉道。

梁江濤愕然。

這麼一小段線路,一年就要這麼多錢,等多運營個幾年,京滬高鐵的建設費用都快出來了。

“唉,也不能說他們不對吧,但前前後後投入上百億就建了那麼一小塊兒試驗田,這裡面必要性充不充足?全國六萬公里鐵路,電氣化提速一次用這些錢也夠了。”林行儉搖搖頭。

作為財政大家人,管著錢袋子,他心疼啊!

“磁懸浮技術現在在全世界都是處在試驗階段,日本山梨磁浮試驗線18.4公里,德國埃姆斯蘭磁浮試驗線全程31.5公里,當然,這兩套線路都沒有商業化運營,僅供乘客體驗,更像是炫耀成績。當然,磁浮技術還有一個更大的障礙,那就是無法與現有的輪軌線路相容,如果要建設,就必須另起爐灶,造價遠高於輪軌高鐵。就看上海的試驗線,在國家補貼一半的情況下,不到三十公里票價要50多,誰會坐啊?都是一些旅行團過來體驗,跟觀光線路差不多了。”林文成搖頭道,作為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司鐵道處處長,他對這些資料如數家珍。

林行儉和林文成從客觀第三方的角度看,都是支援輪軌派也就是建設派的。

林老雖然沒有明說,但差不多也是這個意思。

林家的家風都是比較務實的,覺得磁懸浮列車有些華而不實。

就算真的建成了,其成本也會遠遠高於傳統輪軌高鐵。

其價值更多是在政治賬上回收,畢竟我們建設了世界上最先進的磁懸浮列車,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有必要嗎?

基礎產業還是要首先符合發展階段要求,對經濟社會發展起到明顯的推動作用,並且要做盡量小的投入。

投入產出比,是經濟領域決策必然不能繞開的一個指標。

林老把高鐵建設的來龍去脈給講清楚了,讓梁江濤大開眼界。

原本,他只是知道“後果”,現在連“前因”也知道得清清楚楚,覺得腦海中茅塞頓開,念頭再無阻滯。

該怎麼做,他一清二楚了!

現在,其實主要矛盾是輪軌派和磁懸浮派。

他們的力量對比在幾年內數次更迭。

但隨著上海試驗線的建設,標誌著磁懸浮派佔據了上風。

只有等幾年之後,磁懸浮技術長時間沒有取得突破,試驗線也宣告失敗,才會重新回到傳統輪軌高鐵的正確道路上來。

這樣一來,就會白白浪費好幾年的機會成本。

其實,這個學費完全可以不用交的。

梁江濤現在需要做的,就是帶著篤定的態度,把高層說服,搶救寶貴的時間!

“爺爺,大伯,三哥,我明白了!我是這麼理解的,高速鐵路的技術選擇和建設時間選擇,不是一個技術問題,而是一個戰略問題,不能技術化,更不能政治化, 而是要實事求是,充分立足於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當前的科技水平,儘快選擇一條適合華夏的道路,堅決推進,要快,還要穩!”梁江濤道。

林老眼前一亮,道:“孺子可教也,沒有枉費我的一片苦心!”

梁江濤的話說得滴水不漏,但懂的人都懂,他是基本上是傾向於輪軌建設派的。

其實,在林老眼裡,這場爭論實在有些太沒必要。

如果前幾年,悶頭就幹,京滬高鐵也就修出來了,這是成本最小的做法。

如今一拖再拖,時間白白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