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82章 欠債還錢

第二天,梁江濤叫來了財政局長孫一民,詳細地問財政欠款情況,尤其是針對民營企業的債務問題。

根據他的瞭解,這部分欠款應該不少。

政府的債務問題一直是一個重大問題,很多債務在裡面一直滾著,最後越滾越多,在若干年後,終於形成一個橫亙在經濟社會發展道路上的巨大障礙。

如同一座沉重的大山,壓得地方喘不過氣來,喪失了發展的動力和活力。

客觀地說,適當地保持政府債務和財政赤字,對經濟加速發展是有好處的,但一旦超過了合理的限度,就成了負擔。

這是一個需要辯證對待的問題。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目前全縣累計欠款高達8.35億,其中縣政府本級欠款4.55億,鄉鎮欠款3.8億,債務規模還在逐年擴大。

梁江濤倒吸了一口涼氣,這個問題如果不加以解決,未來債務將會越滾越大,最終成為一個無法解決的難題。

有道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但現往往領導幹部不是這樣想的,而是想著:我“死”後,哪管洪水滔天?

想盡千方百計搞錢,把錢花出去,變成“實打實”的政績。

其實這些政策的惠民效率很低。

只是GDP的數字上去了,資料變得亮眼而已。

結果卻是浪費了資源、汙染了環境、腐敗了官員,最後留下一屁股債務。

等他提拔或調走後,債務就跟他沒關係了。

等到新接任的領導幹部上任,對於前任和前前任積累下的債務,更是不會上心的。

想要我還錢?可以,那就欠我一個大的人情,不得表示表示?

企業家就得重新打通關係,請客、送禮。

還有薛東那樣的,請客送禮都不行,還被抓了,要不是碰見了梁江濤,估計這輩子就完了,冤不冤啊?

於是,債務就這麼滾著,肉爛在鍋裡。

從長遠看,這是在變賣政府的公信力。

只能吸引一些別有用心、權錢交易的黑心商家,最終吃虧的還是老百姓。

“本屆政府要下決心把欠款都清掉,輕裝上陣,才能快速發展。”梁江濤道。

孫一民一聽呆住了,好久都沒有反應過來,小聲道:“書記,咱們一年的財政收入才1.7億,如果把債務都還上,那……”

財政收入指國家財政參與社會產品分配所取得的收入,是實現國家職能的基本財力保證。九四年分稅制改革後,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分鍋吃飯,財政收入所包括的內容也在不斷變化,目前主要包括幾項:一是各項稅收,包括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土地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資源稅、城市土地使用稅、印花稅、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關稅、農牧業稅和耕地佔用稅等。二是非稅收入,具體包括:政府性基金收入、專項收入、行政事業性收費、罰沒收入、國有資本經營收入、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以及其他收入等。

但是要注意,目前全縣國有企業是虧損的,每年需要計劃虧損補貼,這項為負收入,衝減財政收入。

像紡織廠、化肥廠、橡膠廠那幾個廠,之前每年需要財政補貼大量資金,算是政府的一大負擔。

併購之後,至少包袱就沒了。

“現在每年發工資需要多少錢?”

“財政供養人員9700多人,其中,縣直單位公務員和事業編1700多人,鄉鎮幹部1200餘人,剩下的就是教師和衛生系統人員,每年發工資大約需要1.8億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