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昌也不作他想了,将挑好的信双手奉上,再无二话。
……
乐无涯接过信,坦然步出了牢房。
虽已入秋,日头仍旧酷烈。
乐无涯自袖中抽出那本《示子书》,漫不经心地挡在眼前,遮去几分刺目的光,并假装没看见在旁侧探头探脑丶有心窥伺的纪准。
……
行侠仗义过後,纪准痛快了没两日,便渐渐咂摸出不对来。
……他来丹绥,是干嘛的来着?
是了,是王大人命他来盯紧闻人约,搜罗其错处的。
可如今闻人约查案查得顺风顺水,周家兄弟纷纷落网,他非但没从中作梗,反倒明里暗里帮了不少忙——这岂不是与王大人的初衷背道而驰了?
想起自己的本职工作干得南辕北辙,纪准焦虑得简直连饭都吃不下了。
为了将功补过,纪准只得硬着头皮,怂怂地尾随了乐无涯许久。
今日,他总算是有所斩获了。
他看得真真切切,乐无涯手持着一本《示子书》,自丹绥县牢走了出来!
纪准如遭雷击,浑身僵硬。
他岂能不知,这《示子书》乃是外放做官的长门卫专用的密文母本?
他纪准再不成器,奉命出京跟踪要员之前,也晓得需得摸清目标底细。
闻人约绝不是长门卫的人,却对长门卫的情况颇为熟悉。
在大草甸初相会时,闻人约就明明白白地威胁了他一通,甚至点出了他是纪天养养子的事实,还暗示他是某人的棋子……
这些机密,究竟是何人透露与他的?
不,这还不是最要命的。
他手里那本《示子书》,再加上他是从看守森严的丹绥县牢里出来的……
那麽,就只剩下一条可能了。
周家兄弟也是长门卫!
他们落到了闻人约手里,为求保命,把长门卫的秘密卖了!说不定连王大人也一起卖了!
纪准总算想明白了,王肃大人那句“到了丹绥,寻个驿站,自有人接应你去,无需担忧”,是何用意了。
要不是他刚到丹绥,就被裘斯年吩咐去跟着仲飘萍,紧接着就被多疑的仲飘萍打晕,捆了一天一夜,随後又被闻人约狠狠威胁了一通,被迫上了他这条贼船,他恐怕早就和周文焕或是周文昌接上头了!
……不对,若是如此,以闻人宪台的本事,那自己现在不也要倒大霉了吗?
纪准霎时间冷汗涔涔丶焦头烂额。
……他,他竟是帮着外人,坑了自家人?
那他回去,还能有命在?
一念及此,他三魂吓飞了七魄,两腿一软,又猛地惊醒过来,扭头就朝来路狂奔而去!
他得赶紧去找裘斯年……不是,求养兄救他小命!
他得给自己觅条活路才成!
……
背对着那道连滚带爬丶仓皇逃窜的背影,乐无涯露出了一个狡黠的笑容。
物尽其用,人尽其材。
王肃既给他送了一个眼线,他不礼尚往来一下,岂不可惜?
“《示子书》是长门卫惯用的密文母本”一事的证据链,单凭周家兄弟一面之词,到底不算太充分。
得由另外一个长门卫指认,才算圆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