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神明(三)
乐无涯常常觉得,人的性情,冥冥之中,甚是奇妙。
比如,项铮明明是这天下至尊贵丶至幸福之人,一生顺遂无极,却多疑得叫人替他心累。
即便他垂垂老矣,仍是精明。
他求的是长生,绝非短命,更不允许自己被旁人暗算了去。
为此,他不仅令太医院的大夫反复核验丹方,还召来了民间的杏林圣手,叫他们验看丹方。
受了项知节的请托丶给乐无涯看病的崔罡平亦在其列。
他这一行甚是秘密,在抵京当日便被薛介请去宫中,吃了两个时辰的茶,才放他出来。
崔罡英不过失踪了短短两个时辰,并不足以勾起上京大部分达官显贵的疑心。
他们一如往常,竞相延请这位名医看病。
崔罡平忙了一圈,才得空来了乐无涯府上。
乐无涯把手递给他:“崔大夫受累。”
崔罡英四下奔波,但怎麽也不见瘦,始终是那个胖乎乎丶喜洋洋的弥勒佛形象。
他一边为乐无涯号脉,一边道:“比不得闻人大人辛劳。不过大人劳有所得,数年之间从七品御史晋为二品大员,倒也不算枉费心力。”
乐无涯坦率道:“我原就喜欢当官。就像崔大夫喜欢行医一样。干自己喜欢做的事,总是勤谨些。”
崔罡英瞧他一眼。
他见过的官员,往往谦虚万分,说起自己为何当官,都是字字激昂,不是为了君父,就是为了百姓,为了天下苍生。
闻人大人的确坦诚得可爱。
望闻问切完毕,崔罡英又查看了乐无涯腿上的旧伤,得出的结论是,乐无涯把自己宝贝得挺好,身体健康得去爬趟泰山都没问题。
崔罡英收起了脉枕:“您只是略操劳了些,肝火偏旺,饮食起居还需仔细调养。我开个温养的方子,您照常服用便是。”
他顿上一顿,语气中隐有慨叹之意:“不过人体自成天地,贵在阴阳调和。若能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则元气自足,百病不生,又何必求诸金石草木呢?”
乐无涯笑道:“听起来,崔大夫这趟上京之行,是颇有感悟啊。”
崔罡英一愣。
“往日,崔大夫只会向我打听哪里有好吃的,哪会有这麽多的感慨?”
崔罡英:“难为大人还记得崔某这点嗜好。”
说罢,他顿了顿,微叹一声。
他云游四海,除了一个同样爱吃的徒弟,可以说是没有什麽朋友。
这些日子,有件事憋在他心里,叫他连饭都吃不香了。
“我就不爱来上京。”崔罡英难得抱怨了一句,“吃食不及益州丶南粤的十中之一,麻烦事倒层出不穷。”
乐无涯托着腮,笑盈盈地望着他。
崔罡英苦笑:“这些天来,不止您一个人这麽试探我了。”
上京之中,耳目灵通,有心之人比比皆是。
再加上长门卫在王肃的精挑细选和亲自调·教下乱作一团,个个是无利不起早的家夥,目前又正是群龙无首的时候,反被许多官员利用了起来。
因此,崔罡英一来上京,便被宫中请去的事情,知情人为数不少。
乐无涯直言不讳:“请您去给皇上他老人家看诊了?”
“非也。”崔罡英摇头,“是给薛公公看诊。”
这话说给旁人听,他们往往流露出不信的神色,以为他是不肯实言。
但乐无涯显然是信。
且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错觉,崔罡英觉得他非但信了,且眉宇间都透出了几分轻快,像是个奸计得逞的模样:“那方子,您觉得如何?”
崔罡英也是憋得狠了。
他是飘零客,自有一份江湖性情在。
面前这个人,不仅早早暴露出他是六皇子的党羽,还与他口味相投,不管是在南亭还是桐州,闻人大人推荐的吃食都极对他胃口
再加上崔罡英认为这不是什麽了不得的宫闱秘事,索性言无不尽了:“是好方子。”
乐无涯挑眉:“当真?”
崔罡英正色道:“真的,闻人大人,崔某有几颗脑袋?要是方子真有什麽问题,我把这事儿烂到肚子里,带到棺材里,也不会和任何人说起的。崔某敢与你这麽说,就敢打包票,那方子至少没毒……”
乐无涯却一语道破了他的心思:“即便无毒,也是有些别的问题吧。不然您何须如此烦恼呢?”
崔罡英惊讶于乐无涯的敏锐。
他虽是医者,但首先是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