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8章 文王推車八百次

他記得傅語就是傅家負責羊毛衣工坊的人,如今貴族有著經商的利益,有著羊毛衣的利益,還有著生產新式農具以及糧食增產的利益,已經足夠多了。

貴族們首先要做的,不是與紂王為敵去詆譭紂王,而是消化這些新興事物帶來的利益,這樣一來,自然要安撫紂王,緩和雙方關係。

等將手頭上的事情都處理好了,空出了時間空出了資源,再向紂王發難就是,反正時間還長,等紂王徹底和諸侯開戰出兵征討,才是這些貴族的機會。

而傅語刊印的這份報紙,就是緩和關係的最好方式,以歌頌讚揚紂王,來表達貴族的立場。

陽謀!陽謀啊!

姬昌不由得再次對紂王高看幾分。

紂王看準了貴族的訴求,貴族要安撫紂王,緩和雙方關係,紂王何嘗不也是如此?

朝歌已經經歷了兩次叛亂,要有第三次,就真的人心惶惶了。

現在又正好卡在裁去老兵,招募、訓練奴隸新軍的階段,因而不能輕易針對貴族,將貴族壓迫的太狠。

可國庫缺錢,需要錢糧擴建朝歌,擴充軍備也是不爭的事實,所以紂王才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的逼迫貴族,從貴族身上榨取想要的東西。

而那時,紂王就開始計劃,佈置預防貴族暴動的措施,直到現在,措施生效,貴族與紂王雙方達成一致,有了暫時的和諧局面。

姬昌忽然發現,自己稍遜一籌。

發明出龍骨水車與曲轅犁,確實為他營造了不小名聲,也保證了紂王不會輕易對他出手,甚至剛才買報紙都能少付兩文錢,但卻也幫助紂王穩定了朝歌。

暫時穩定的貴族,加上經過淇水大刑、萬民請願後,逐漸可用的民心,朝歌已經凝成了鐵板一塊。

說不定,真能讓李靖變法成功!

姬昌連連搖頭,現在才看出這些根本沒用,即使在公卿下鄉之前看出來也沒用。

因為這也是紂王的陽謀。

難道他姬昌會因為這一點,而浪費了趁著公卿下鄉為自己營造名聲的機會嗎?

沒辦法,身陷朝歌,主動權不在自己,也只能給紂王利用了。

姬昌嘆了口氣,紂王城府深,他以為貴族在第一層、紂王在第二層,而自己在第三層。

但就現在看來,貴族都比自己明白些,自己還在第三層,而貴族已經爬到了第四層,正與第五層的紂王握著手。

姬昌默默地將報紙收入懷中,這次經歷他永遠都不會忘記。

紂王將陽謀發揮到了極致,每個政策不僅僅是牽著貴族的鼻子走,而且還讓他們心甘情願的被牽著走。

這種手段,完全超出了他的預期。

姬昌心生佩服,不愧是能在這種局面下也要強懟天神,不給仙人面子的君王。

可佩服歸佩服,造反還是要造的。

畢竟紂王的爺爺殺了他老爹,翦商之策也已經實行了幾代,不可能在他手上停止。

何況……人力能對抗神仙?

半年前闡教仙人以除妖為由衝入皇宮的事情,他已經透過卜算知道了。

紂王做了什麼?

不過是拍死了一個仙人,依舊有著四個仙人耀武揚威,就像紂王逼迫貴族一樣,逼迫著紂王,在皇宮禁地之中,絲毫不給這位“始皇帝”面子。

哪怕禹王出世,定鼎九州塑人族龍脈,也不過是藉著氣運鎮壓了三個,還有一個硬是跑了。

姬昌緩緩閉上了眼睛,他的卜算之術和農耕一樣,在人類之中數一數二,但卜算的越多,便越是知道人力的弱小。

人的壽命是有限,就連禹王那樣的聖王,也化作了塵埃,再努力再聖明,也逃脫不了天命,哪怕紂王自稱始皇帝,至今為止一切都幹得不錯,可等其死後呢?

稱天子,俯首認命,才是更穩妥的選擇,打不過就加入,這是生存之道。

車駕停下,打斷了姬昌的思緒。

應是到了田間吧,姬昌想著,撩開門簾,卻在此時聽見一聲虎吼:“陛下駕到,都讓一讓,挪挪位置!”

姬昌探身,果然看見了御駕。

他覺得紂王特意來此,應當是聽聞計策成功,特意來檢視,順便敲打自己的。

可這有什麼用呢?姬昌搖搖頭,紂王再努力,也改變不了天定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