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1章 第二次見面

第131章 第二次見面

審訊是心理戰,又不僅僅是心理戰。

尤其是預審環節,百分之九十九的犯罪嫌疑人,抗不過這一節。

但是,並不是所有嫌疑人都有軟肋,那麼扛過這一節的人,就終歸有那麼幾個。

一般來說,沒有犯下死罪的嫌疑人,最容易招供。

既然已經被抓了,坦白從寬爭取減刑就是最識時務的做法。

也有的殺人犯犯了事,總覺得自己能圓過去,但實際是,在老經驗的預審手下,沒幾句話就被搞的邏輯不通,前後矛盾。

最難搞的是證據不充分,對方又死不開口的。

比如吳從文。

鎖定吳從文是根據6川在趙東家牛圈水槽邊緣採集的指紋,確定了對方身份。

但是這枚指紋雖然採集到了五個點位,卻都無法作為確鑿的司法證據。

零口供定罪非常有難度。

需要從吳從文的時間、空間軌跡去一點點分析,排查。

肯定需要消耗很多人力物力財力。

可如果吳從文能開口,這一切就簡單了。

更何況,吳從文身後肯定還有人,他不開口,怎麼查後邊的人?

手機通話記錄,微信聊天記錄,銀行轉賬記錄等等,李東林已經安排人去排查了。

但是截至目前,還沒有重大進展。

所以,現在的當務之急就讓吳從文開口。

可實際情況就是,吳從文被抓後,什麼都不說。

為什麼要殺王亮妻子等人。

槍是哪裡來的。

背後主使是誰等等。

什麼問題都不說。

顯然,吳從文知道自己身上揹著幾條人命。

說了,證據確鑿,死的早。

不說,警察就要接著查,說不定死的還能晚一點。

這也是很多重刑犯的策略。

很多犯罪事實,絕不會一股腦的交代出來。

而是像擠牙膏似的,今天擠出來一點,明天擠出來一點。

在看守所裡待了十幾年的死刑犯,不是沒有。

為什麼不立即執行死刑,是因為他身上的案子一直沒交代清楚。

總有挖出蘿蔔帶出泥的事情。

吳從文要求見打傷他的警察,也就是6川,這也有不少先例。

很多悍匪,在審訊的時候,就指定抓他的人來審訊。

別的人來頑抗到底,什麼都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