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56章 骸骨鑑定

骸骨的儲存時間和周圍的環境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

人類的屍體沒有皮毛保護,在高溫高溼的外部環境下,屍體只要經過一週左右的時間,就會有明顯的腐爛。

一般情況下,暴露在野外的屍體經過一個月的左右時間,面板肌肉等就會腐爛乾淨,只剩下筋膜。

兩個月左右的時間就會白骨化,人類的白骨在野外暴露的情況下最少可以保持一年以上,但是如果條件適宜,一般在5年以內就會腐敗乾淨,不會留下任何痕跡,完全消失。

埋在地底下的屍體腐爛的度將相較地面要慢一些。

因為地下的氧氣比較匱乏,一些喜氧細菌活動不頻繁,會導致屍體的腐敗相對較慢。

具體腐敗時間要根據土壤的溼度和溫度來決定。

一般來說,埋在地底下的屍體經過一年到三年左右時間會完全白骨化。

當然也有一些特殊情況,比如地下的溼度非常高,水份非常大,屍體有可能不會完全腐爛。

哪怕比較長的時間,三年五年甚至十年以上屍體也不會完全白骨化。

但是從已經白骨化的骸骨上提取dna鑑定資訊樣本,一直是dna資訊鑑定領域裡邊的難題。

在刑偵專業裡,是有專門的還骸骨鑑定分析門類的。

而且出了腿骨和脛骨,髖骨,頭骨等一些堅硬、體積較大的谷骨骼之外,其他的一些骨骼已經出現比較脆弱的狀態。

6川這邊給七劇骸骨依次編上號,然後對骸骨進行挨個的鑑定分析。

王明山的骸骨已經鑑定分析完畢,身份確認骨骼特徵也確認,相應的鑑定分析報告也已經完成。

採集骸骨的dna資訊鑑定樣本遠比一般的dna資訊鑑定樣本採集要困難的多。

“1號骸骨,男性,年齡在38歲到43歲之間,身高1米8左右,左上顎……有過兩顆種植牙。”

其實從法醫人類學來講,骸骨現之後,第一個要進行辨別的是骨骼種屬的確定。

為什麼要摸是因為不同年齡不同性別,甚至不同職業人的骨骼摸起來的手感是不一樣的。

以6川現在的眼力和手感摸上骨頭之後,再觀察1o來分鐘就能夠確定骨骼的所有者的一些基本資訊。

“還是先採集dna資訊鑑定樣本,看看能不能透過dna資訊庫比重這些人的身份。”

光是分析鑑定就一天兩天能完成的。

確定了方案之後,大家就開始忙碌,劉國棟,老白楊森這邊負責打磨骨片切骨片。

其中最難的是對骸骨上的dna樣本進行提取,提取成功之後的檢測方法也並不是唯一的。

就是說從這一點來看,對方在殺人或者是埋屍的時候,並沒有考慮到要隱瞞對方的身份。

比如王明山的遺體旁就有他的警官證。

這次挖掘骸骨的工作,比昨天現王明山遺體後時間還要長。

跟現血跡後的工作一樣,先要確定血跡是不是血跡,如果確定了血跡是血跡,那麼血跡到底是人的血跡還是其他動物的血跡?

骨骼一樣,確定了現的東西是骨骼,那就要對骨骼的種屬進行鑑定分析是人的骨骼還是其他動物的骨頭?

十幾年前海州市刑偵支隊就遇到過類似的案例,犯罪嫌疑人殺完人之後,將人屍體進行焚燒,留下骨骼,骨骼又和其他的牛羊雞等骨骼混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