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12章 十五年前的往事

因為如果是前者,說明兇手和被害人之間會有很複雜,或者相對來講比較熟悉的人際關係。

但是後者,那麼就較大機率可能是激情殺人。

從機率上說,兇手和被害人之間很有可能並不認識。

比如因為搶劫,錯手殺人之後就地掩埋。

可以說6川的這個判斷雖然看上去簡單,但實際上對於後期分析辦案方向,有很重要的指導作用。

不論遇到什麼案子,不論這個案子有多大,從理論上來講,投入的資源終歸是有限的。

那麼如何利用有限的資源,儘快的偵破案件,就是領導者必須考慮的問題。

如果一件案子不能夠鎖定偵破案件方向的線索,案件的偵破就會非常麻煩。

通常案件生後,召開案情分析會就是這個原理。

先要根據案現場的蛛絲馬跡,判斷出殺人的性質。

從而將有限的力量集中起來,針對某一個方向全力攻克。

比如說這一起案件。

從目前現場的勘察情況來看,埋屍地點很有可能就是第一案現場。

並且從6川沒有現屍體有長距離拖行的痕跡。

那就很有可能說明,兇手殺人並不是預先就設計好的。

兇手有不是死者熟人的可能性。

但是,也有可能是死者的熟人和死者臨時生衝突,從而臨時殺人。

哪種可能性大?

這就是秦勇需要判斷的。

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問題,死者失蹤時間已經過了15年。

那麼,到底是誰給秦勇打的電話?

打電話的人,既然知道這麼準確的埋屍地點,他又為什麼偏偏在這個時候打電話?

現場的處理很迅。

骸骨挖掘之後,6川做了初步檢查,就帶回了刑偵支隊。

法醫那邊和現刊辦公室有很多裝置可以對骸骨進行深入的鑑定分析。

其實絕大多數的骸骨類案件,破案的難點就在於確定骸骨的身份。

這個案件相對來說比較好的一點是,根據骸骨上面的衣著確定了死者的身份,是15年前失蹤的張曼玉。

刑偵支隊會議室正在召開案情分析會。

張輝先彙報當年有關張曼玉失蹤的情況。

“張曼玉,女,失蹤的時候29歲,身高1米65,海州市人。”

“當年失蹤的時候,是市實驗小學的代課教師。”

所謂的代課教師就是編外教師的簡稱。

這算是時代的產物。

十幾年前,入學兒童遠比現在要多,但是短期內學校的編制人數不足,無法勝任教學任務。

就有了代課老師的招聘。

這些老師雖然沒有教師編制,但是從事的工作和正常教師沒有任何區別。

有的代課教師,甚至代課時間長達十幾二十年。

“當年報案的是張曼玉的父母,華光街派出所接的案子。”

“因為張曼玉的職業特殊,是一名教師,而且失蹤的時候還有一個9歲的女兒在世,所以當時這個案子,華光街派出所那邊非常重視,在偵辦一段時間無果之後上報了區縣。”

“後來屬地刑警大隊進行過一段是偵查,但是沒有什麼現,最終……”

張輝把當年的有關張曼玉失蹤的情況大概介紹了一遍。

相關的卷宗,已經影印了一份,交到了所有人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