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3章 震基安置點

刑盛聽懂了村長的暗示,自然是一口答應盡力去爭取。

對於下落不明的那兩批物資,刑盛也有自己的想法。

縣裡一共5o萬常住人口。現在2o多個臨時營地和7個避難所安置點一共上報了6萬出頭的災民。

不知有多少物資是真正送到了災民手中,又有多少就這樣不明不白的消失在轉運途中。

刑盛覺得可以順藤摸瓜,看看這個小縣城的地頭上,到底有多少魑魅魍魎。

掛了電話,龍村長讓所有的青壯到木工廠集合。準備趕製4o部雞公車出來,在天亮前徒步去安置點運物資。

兩地之間直線距離並不遠。

隔了一座海拔19oo米的無名山,還有一個低矮的山頭。

走公路繞山需要8o多公里,但如果走土路翻山,差不多是2o公里,大約需要走4個小時。

聽到這個人肉快遞計劃,安全屋裡的末日小分隊都傻眼了。

這都o5o2了,純靠人力徒步走著翻山去搬運物資,簡直叫人無法想象。

但是村民們聽說有救災物資可以領,都挺樂呵。一下午都在叮叮噹噹地製作那種叫做雞公車的獨輪運輸工具。

輪子是現成的,車架需要用平板車的零件來改裝。

整個山洞總動員,從午飯前一直忙到晚上十點,4o架雞公車終於完工了。

摸黑翻山還是挺危險的。

大部隊出前,凌樹讓梅森給龍村長送去了一個能打電話、也能連線衛星的智慧手環,方便聯絡大本營。

外加5個強光手電、一個夜視儀,為防萬一還給準備了一個戶外急救包,把龍村長感動得不行。

梅森用無人機探查過那個震基安置點很多次,這一路上倒也沒有特別險峻的地勢。

他原本想讓無人機跟隨隊伍保護,但是被龍村長拒絕了。

“我們是去領救濟的,越慘越好。

這樣能航拍的好東西誰都想要,別到了人家的地盤,一句話再給強制徵用了去,拿不回來就不好了。”

午夜12點,龍村長帶著精挑細選的8o個人上路了。

這些人都是原生的龍里村村民,換上最破爛的衣服,頭上抹了泥,一個個邋遢得讓人看著難受。

他們每兩人一組,一人坐車一人推車,每半個小時一輪換,腳下生風地往震基安置點去了。

留在山洞裡的人也沒閒著,龍村長給他的幾個侄子侄女佈置了作業。

讓他們用木頭建造一個糧倉,用來存放村集體的糧食。

總負責人叫龍梓成,是一個四十多歲的精壯男子。

他身高不高,力氣非常大,眉眼間有著和龍村長一樣的冷厲。

龍梓成和龍宛花帶著三十多人組建了一個建築隊,按照圖紙開始在村裡幾個老人早就選定的地方打地基。

用來打地基的石頭是村民們去山洞附近撿的。

暴雨期間山上很多土石被沖刷到山溝裡,撿石頭運石頭變得很省力。

用木頭搭出地基框架,再碼上大小差不多的石頭,然後在石頭縫裡灌上混凝土,這樣會比較結實。

造房子用的混凝土材料,包括水泥、砂、石子,是龍村長用2公8母十隻種雞跟凌樹換的。

這些雞還是讓村裡代養著,就等雞家族繁衍生息,不斷雞生蛋蛋生雞了。

等地基裡的混凝土澆灌得差不多,時間已經來到傍晚。

山洞裡所有人都在翹期盼,盼物資,也盼親人歸來。

……

時間回到十多個小時前。

8o人分了4隊,走成了一字長蛇陣。

體力比較差的那些組成了一、二隊,走在前頭。體力好的、能打的,進三、四隊,走在後頭。

每隊第一組雞公車上的人拿著強光手電照亮。

龍枳峴照例拄著他的柺杖走在最後壓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