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3章 或許還活著

第二天。

氣溫達到了山裡罕見的52度。

凌樹駕駛著小型直升機。

穿過縈繞在山頂的晨霧,降落在雲浩揚昨天捏好的泥巴停機坪上。

天氣實在是過於炎熱了,出個門就像進桑拿房幹蒸一樣。

為避開白天的高溫,除了雲浩揚、肖軍之外的所有隊員,在日出前就被芭芭拉號帶回基地去了。

凌樹原本只打算帶薇拉一個人出外勤。

但是薇拉強烈建議帶上李槿年。

因為根據情報來源,運輸機上應該載有3名機組人員和32名科研人員。

昨天現場彙報上來的人數有點少了,因此薇拉懷疑,是不是還有幸存者滯留在天坑中。

出的時候,李槿年多了條小尾巴。

因為是救援任務,李瑜也強烈要求參加,並且再三保證不會私自行動,不會拖小分隊後腿。

凌樹覺得,讓這位不知人間疾苦的大小姐出來吃吃苦頭也好,於是便帶上了她。

有薇拉在現場,攀巖繩什麼的,完全不需要的。

凌樹一行四人,直接從坑口緩緩向飛機殘骸所在的作業平臺下降。

從坑底向上的潮溼涼意,瞬間化去一身暑氣。

眾人很快就看見了卡在天坑裡的飛機殘骸。

旁邊的泥土平臺上有2頂醒目的熒光色野營帳篷。那是雲浩揚和肖軍的帳篷。

洞外的酷熱讓人無法安睡。

雲浩揚凌晨送走大部隊,就抱著帳篷、睡袋到坑裡來陪肖軍“值班”了。

凌樹能感覺到這會兒兩人還在帳篷裡熟睡。從人家下夜班到現在還不到2個小時。

輕輕“降落”在飛機殘骸所在的平臺上,凌樹給大家做了個手勢,尤其警告李瑜,讓她先不要弄醒帳篷裡的人。

放開神識,凌樹探視了一下機艙裡那幾臺機器。

金屬外殼都有一點擠壓變形。

一體機在靠前的位置,透明觀察窗破損,還有一些小零件有裂痕,一些活動的模組脫落。

液體金屬印表機和切割機從外觀上看還算完整,但是可以看見內部疑似有些零件斷裂。

機艙尾部的架子上還有意外的驚喜——一部軍用電臺。

總體而言,運氣不錯,機器沒有什麼致命問題,應該能修好。

致命的是機器本身。

裝機器的箱子緊貼著機艙的前側和右側,能看到5位不幸死於外力擠壓的乘客遺骸。

凌樹把整個飛機收了,然後用意念分類,把飛機、裝置和人類遺骸分開。

隨後飛機放回原處,機器留在空間裡,遺骸留在那一牆“懸棺”下面的空地上。

用空間裡的營養土給不幸的遇難者各自起了墳包,兩位駕駛員也在一處了。

新墳與天坑巖壁上的那些“懸棺”葬得很近。

凌樹還在之前收的那些金礦石裡,挑選了一塊比較平整的長方體,樹立在墳邊上。

所有的工作都在悄無聲息中完成,一點多餘的動作也沒有。

凌樹回過頭,看見李瑜張大嘴巴呆愣在那。

他沒好氣地把油漆桶和刷子塞給她,

“會寫夏國字嗎?去給墓碑題一下字。”

這道命令成功地讓李瑜閉上嘴巴,皺起了眉頭。

在米國出生長大的李瑜,是純純的夏國語文盲,只會寫自己的名字,還經常被人嘲笑寫成“李王八一月刂”。

最後還是由有書法考級經驗的八零後李槿年捉刀,題的是“六一一墜機事件遇難者之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