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5章 社團管理部部長黃搏

學生會副主席倪瑩瑩簡短的言後,社團管理部部長黃搏上臺言。

大家好,我是校學生會社團管理部部長黃搏,我今天的演講題目是中學生怎樣處理人際關係。

作為普通高階中學的學生,我們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煩惱,我們怎麼處理日漸麻煩的人際關係。

先,第一個問題怎樣處理日漸麻煩的人際交往問題。所謂人際交往就是人與人之間透過一定方式進行接觸,從而在心理上和行為上生相互影響的過程。在交往的基礎上形成的人與人之間的心理關係稱為人際關係。我們中學生的人際交往物件主要是三類朋友和同學、老師以及父母。我主要談中學生與同學和老師的關係如何處理好。

我們中學生人際交往的特點主要有這樣幾點

1、友誼佔著十分重要和特殊的地位。朋友之間的情誼為友誼,它是建立在理想、興趣、愛好等一致和互相依戀基礎上的一種感情關係。研究表面,兒童時期情感上最依戀的是父母,朋友則處於相對次要的地位。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情感依戀便逐步有父母轉向了朋友,並日益得以確定和加強。有研究表明,大多數人都認為自己結交朋友最多是在中學時期。

2、小團體現象突出。由於空間上容易接近、年齡相當、品行相同等因素的影響,大多數中學生都加入到非正式的小團體中。這些小團體一般由三四個人組成,其成員相互間有高度的忠誠感,在行為方面也有很大的約束力。

3、師生關係有所削弱。你們不再像小學生那樣視老師為至高無上的權威,他們對老師有了新的認識,並有了更高的要求,他們對於喜歡什麼樣的老師也有了更明確的看法。

4、易與父母產生隔閡。不少中學生都覺得與父母難以溝通,有話寧可與朋友講,也不願對父母說。無論在價值觀念、交友方式、生活習慣,乃至著裝打扮等方面,都容易與父母產生摩擦,不斷加劇與父母間的心理隔閡。

總之,由於自我意識、獨立慾望、自尊心都明顯增強,中學生渴望人際交往的同時,有容易出現閉鎖、防禦、自卑等交往心理障礙,應該注意加以克服。

那麼我們知道了自己的問題所在,到底該怎麼與人交往呢?哪些人更受歡迎呢?

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在一個群體中的人交往的形式可以分出這麼幾個型別

1小團體,指二三個或四五個交往甚密、義氣相投的同學,且具有一定的排他性,指的就是不歡迎其他同學的參與,不大與其他同學接近。

2人緣型,就是在班級中最受歡迎的人。

3嫌棄型,就是班級中最不受歡迎的人。

⑷領,是指在一些活動中自然湧現出的能擔負領導這些活動的同學。

⑸孤獨者,就是很少與他人來往,他人也很少與其交往的人。

6互拒者,指相互懷有敵意或歧視的同學。

人緣型是班上的明星,令人羨慕。他們在班上有融洽的人際關係,受到大家的重視和讚美,因而具有較高的安全感和自信心。應該說,內心裡每個同學都希望自己有良好的人際關係,也就是“得人緣”,但是不少同學對此在認識上存在誤區,如有的人以為人緣就是會拉關係,有的視為哥兒們義氣,還有的覺得是討好賣乖,等等。其實,研究表明,人緣型的學生之所以受同學歡迎,是由於他們有受人喜歡的個性品質

1、尊重他人,關心他人,對人一視同仁,富有同情心;

2、熱心班級體的活動,對工作非常可靠和負責任;

3、待人真誠,樂於助人;

4、重視自己的獨立性,且具有謙遜的品質;

5、有多方面的興趣和愛好;

6、有審美的眼光和幽默感;

7、有動人的儀表。

可見,人緣不是刻意追求的來的,而是對一個人優良的個性品質的回報。希望自己有好人緣的同學,不妨多從加強個人修養上面做文章。

這是同學之間人際交往中應該注意的問題,下面是與老師該如何交往,畢竟學校是由老師和學生組成的,我們學習的過程中總是有老師的參與,與老師相處如何,對學習好壞、校園生活有著直接的影響。

多數同學都有這樣的體會與哪個老師關係比較融洽,喜歡上哪門課,哪門成績就好;如果與哪個老師關係不和諧也會殃及那門課,這大概也是愛屋及烏的反映吧。學生的大部分時間在學校裡,就免不了和老師交往,對學生來說,怎麼和老師交往呢?

1、尊重老師,尊重老師的勞動。老師把幾乎是所有的知識無私的,毫無保留的教給學生,如果他們希望的到什麼回報的話,就是希望看到學生成材、成熟,在知識的高峰上越攀越遠。學生要尊敬老師,見到老師禮貌地打聲招呼。有句話說師生如父子。上課認真聽講不破壞紀律,把老師留給的作業保質保量的完成。有些同學作業寫得馬虎、潦草,單是讓老師辨認字跡都要費很多功夫,給老師增加了很多額外的工作量。經常這樣,老師怎麼會高興,怎麼會喜歡你呢?每個人都希望別人尊重自己,如果你和別人說話,他愛理不理,你會喜歡這個人嗎?尊重老師,尊重老師的勞動,是師生和諧相處的基本前提。

2、勤學好問,虛心求教。做學生時,經常說“這個老師不怎麼樣”“那個老師水平太低”……等長大了以後才知道這種看法和想法是多麼天真。就像作弊者從來都以為老師現不了,其實,只要往講臺上一站,誰在下面幹什麼都一目瞭然。老師從他的年齡、學問、閱歷上來說,在某門課上的水平肯定是高於學生的,所以,要向老師虛心求教。勤學好問不僅直接使學習受益,還會增多、加深和老師的交流,無形中就縮短了與老師的距離,每個老師都喜歡肯動腦筋的學生。其實,向老師請教問題往往是師生交往的第一步。除班主任外,任課老師並沒有多少時間和學生直接交往,常向老師請教學習上的問題會加深師生彼此的瞭解和感情。

喜歡相別請大家收藏相別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