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章 製出赤旗一面

雪下了一夜。

本小說站點為塔讀小說app

地上積了厚厚的一層,踩在上面,一腳陷一個坑,吱吱作響,放眼望去,院中乾枯的果樹和屋頂,以及院外村子裡起伏的樹幹和房頂上,都鋪滿了潔白。

這個破敗已久的村子,在這場雪下,被裝飾得銀裝素裹,倒是比往日好看了許多。

保持著早起的習慣,天沒亮,曹豐等就起了床。

就著幹餅,喝了碗熱騰騰的牛肉湯,鏖戰在即,曹豐卻還是一如往常,先把院子掃了一遍,清理乾淨了積雪。曹幹、李順等上手幫忙。寒風雖烈,大家熱得額頭冒汗。

打掃完了院子,曹豐叫曹幹帶著李順、郭赦之、曹德,集合本夥的人馬,自趕去高長的住院,等候董次仲攻打塢堡的命令下達。

曹豐這夥人,起事初時有二十來人,幾個堡子打下來,尤其這半個月攻打田家塢堡的這場硬仗,給他們造成了一定的傷亡,前後總計死了兩個,傷了三個,加上曹豐、曹幹、李順、郭赦之,今天能上陣的還有十九人。

除掉郭赦之、李順、曹德與曹豐、曹幹同住,夥中餘下的人都住在附近,很好集合。

只用了兩刻鐘,眾人就悉數到齊,集合完畢。

集合的地點在院外,按照曹乾的命令,四人一排,列了三個橫隊。

郭赦之、曹德各帶一隊,剩下那一隊,暫由李順帶之,等打塢堡的時候,將會由曹乾親自帶領。還剩下三個人,算是曹豐的親兵。

塔讀小說app更多優質免費小說,無廣告線上免費閱讀!

適才清掃院中積雪時,曹幹就已把左臂上纏著的粗布給取下來了。他左臂的傷是在頭次打田家塢堡時拉傷了肌肉,傷的原本不重,經過這些天的休養,已差不多好了。

按曹豐的意思,今日打塢堡,仍是不欲讓曹幹上的,但曹幹深知今日此戰的重要性,所以堅持要上陣,曹豐見他的傷也的確是大致好了,便只好隨他。

接過李順遞過來的糞叉,曹幹柱之在地,環顧面前的這十數人,尋思須當說些什麼,來振作士氣,鼓舞鬥志,就略作措辭,大聲說道“昨天,我阿兄與你們都說過了,今日攻塢堡,董三老的本部也上,劉小虎部也上,咱們是全夥壓上!一個是吃的不夠了,再一個是雪也下起來了,最要緊的是,郡兵隨時會到,所以今日,咱們無論如何,都得把這塢堡打下!若還是打不下,缺衣少食、郡兵到至,等著咱們的會是什麼,我不說,你們也知。”

郭赦之振臂叫道“無論如何,今兒也要把塢堡打下!灌進去!吃肉喝湯,睡大屋子!”

都是同村人,曹豐的威望又高,這支小隊伍的人雖少,凝聚力還是很強的,不需要過多的鼓舞,紛紛飄揚的雪下,十餘人都舉起了手裡的武器,有的是木棍,有的是削的竹槍,有的是打麥子用的連枷,也有糞叉、鐮刀,齊聲叫道“灌進去!灌進去!”

聞訊趕來的狗子等也舉起木棒等兵器,喊道“灌進去!”

比之昨日,今天和狗子一起來的本村年輕人多出了幾個,共有四五人。

……

曹豐是“少害一個是一個”,曹乾的想法與曹豐不同。

已經是亂世了,造反起事可能是個危險的事業,但留在村裡,相對來講,卻更危險。

本書塔讀小說app——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造反,至少是聚了眾,除碰上強大的官軍外,不會有什麼大的危險,也通常都能有口飯吃,而留在村裡,卻既要面臨賊寇抄掠的危險,又要面臨官軍掠奪的危險,還有縣寺、郡府的橫徵暴斂,同時還沒飯吃。

因而,在曹幹看來,接納前來投奔的窮人,一方面能壯大自己的實力,另一方面對這些窮人也是好事,誠然兩全其美,故是,的確像狗子猜測的,他的確是不反對收下狗子等人。

不反對是不反對,可要想得到他的收留,他亦是有條件的。

曹乾的條件就是來投奔之人,得能接受他的約束,得能服從他的命令。

起事以今,觀察了有兩三個月了,對本部的頭領高長、對這支隊伍的領董次仲,就他們的某些方面而言之,曹幹是很佩服的,比如高長的心勁兒、比如董次仲敢拉起隊伍造反的膽氣,但在組織、約束隊伍這一塊兒上,曹幹對他們表現出來的能力,卻是相當的看不上眼。

高長等可以說是,甚為缺乏組織能力。

甚為缺乏組織能力,不是說高長、董次仲,沒有一丁點的組織能力,畢竟能拉起百餘人、幾千人造反,該有的鼓動、組織能力肯定也還是有一些的。

而是如前文所述,指的是具體到軍事建設、設定政治目標以凝聚人心方面,他們缺乏能力。

軍事建設方面,隊伍拉起來兩三個月了,一則在稱號上,用的仍是三老、從事這類基層鄉官的官名;二者,到今尚未設定旗幟、金鼓、號令、軍紀等這些便於指揮、約束部隊的各類制度;三者,儘管隊伍已經擴充到了兩千多人,可在層級建設上,也仍是毫無改變,還是和最初時一樣,董次仲以下,是各股投奔他的隊伍的頭領,再往下,是像曹豐這樣的小頭領,整個的構架非常散漫,根本沒有部隊該有的“三軍如一人”,而就像是拼湊起來的一樣。

這樣的隊伍,打勝仗時還好,一旦打了敗仗,必然星散解體。

本文站點為塔讀小說app,歡迎下載app免費閱讀。

設定政治目標以凝聚人心方面,前世時,曹幹當然是沒有幹過造反的活兒,可還是那句話,沒吃過豬肉,不見得沒見過豬跑,他讀過些書,觀之於史書,歷代造反者,凡能成就事業,或成就一定事業的,無不有他們的政治號召,耳熟能詳的“闖王來了不納糧”,就是其一。

可是在董次仲的這支隊伍中,卻沒有任何的政治口號,即政治目標。

曹幹已經弄清楚了,這不是因為他們找不到合適的政治口號,而完全就是因為他們毫無這方面的意識。他們造反,好像為的真就只是擄掠財貨、擄掠婦人,享受慾望。

不客氣的說,董次仲的這支隊伍,在曹幹看來,到眼下為止,他們事實上還不配稱“造反”兩字,無論是沒有政治目標、沒有軍事建設,抑或是兩三個月來,一直都在遊蕩搶掠,打塢堡、搶富戶,借用史書中經常形容義軍的貶低之詞來說,他們完全還都是處在“遊寇”狀態。

“兄長”曹豐也只是這支隊伍中的一個小頭領,曹幹在整個這支隊伍中的地位自是更低,人微言輕,他沒有能力去改變整個隊伍,但至少,他可以改變他們這支小隊伍。

改變的目的,說是為增加他本人求活的可能性也好,說是為增加曹豐等人生存的可能性也好,總之,一個多月前開始,曹幹就已開始著手對他們這支小隊伍進行改變。

這一點,是和他琢磨著投奔劉秀同時進行的。

畢竟,這兩者並不矛盾。要想在這個亂世中活下去,“求人”是其一,“自強”也是其一,兩者相比的話,曹幹豈能不知,後者其實還更為重要。

政治目標這方面,層次太高,他們這支小隊伍才一二十人,尚不需要,因而,曹幹目前主要做的,是軍事建設上的改變。

眼前排列得整整齊齊的這三列橫隊,正式任命了郭赦之、曹德為其中兩隊的“伍長”,並給曹豐選出了三個可靠的親兵,就是他改變的一個結果。

本書塔讀小說app——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改變的另一個結果是,曹幹給他們這支小隊伍,製作出了一面旗幟。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