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四十章 不殺何以服眾

劉昱營中,議事帳裡。

陳直掐著鬍鬚,皺起眉頭,說道“圍城打援?”

曹乾點了點頭,說道“正是,我以為現下之上策當是圍城打援,而不是撤退。”

就在昨天,田壯問曹幹底下該怎麼辦的時候,曹幹便想到了圍城打援此策。——這與他前世的見聞有關,那支英雄的部隊在大決戰期間,最拿手的就是大迂迴、大穿插和圍城打援,或言之圍點打援,因而在當此兩難抉擇之際,他先想到的應對辦法就是此策。

陳直說道“阿幹,可是剛才咱們都已經說了,郡兵人數雖比力大率部為少,但郡兵的甲械精良,並且還有1支騎兵,咱們若是迎擊的話,只怕不1定會能打贏吧?”

->

戴蘭說道“不止這個!這幾天攻城大家都看到了,這個狗田徹,甚有膽色,這要是再被他瞧出咱們圍城的兵馬變少,被他料到是援兵已至,力大率的主力應當去阻擊援兵了,那他萬1竟是趁機主動出襲,我估摸著,留下圍城的兵馬也不1定會能是他的對手!”

簡而言之,力子都他們這支義軍,現在面臨的最大困難是,部曲的人數雖然不少,各部從事的部曲加在1起有萬餘之眾,然若論戰鬥力,委實不是很強。故是,它暫時還做不到兩面作戰,只能顧及1面。若是把部隊分成兩部,1部圍城,1部打援,則就可能兩邊都會打不過,又或者,只能打贏1邊,另1邊戰敗,而在當前形勢下,有1邊戰敗,也就等於整個失敗了。

曹幹說道“陳君、戴軍侯所言不錯,力大率部人眾而甲械不行,郡兵人少而甲械精良,田徹又是膽勇之士,這1點來說,力大率部現下如果兩面作戰,也許的確會有難度。可是就如我方才的分析,眼下這場打南成的戰鬥,對於力大率而言,乃至對於我等而言,都是至關緊要,是非要把這個南成打下來不可的,因我以為,圍城打援仍是唯1的應對之法。”

劉昱擔心地問道“話雖如此,可若打援不成,或圍城之兵被田徹擊敗,該如何是好?”

曹幹默然了稍頃,摸著短髭,聲音不高,但語氣堅定,環顧諸人,說道“我聽蘇先生說,狹路相逢勇者勝。以當前之此局面,還是我之前說過的那句話,除了拼命沒有別法,而且……”

劉小虎問道“阿幹,而且什麼?”

曹幹說道“而且只要安排得當,打援的這場仗,不見得就1定會輸。”

劉小虎問道“何為安排得當?”

……

力子都軍營,議事帳中。

季猛說道“正是!現下唯1的對策就是圍城打援了,而且我敢擔保,打援,咱們必能打勝!”

1個地位較高的從事說道“郡兵甲械遠比咱們好,又有騎兵,怎麼必勝?”

季猛侃侃而談,說道“打仗要想打贏,不外乎就是3條,天時、地利、人和。我先來說1說天時,朝廷政亂,民不聊生,而今徐州、兗州、青州,遠至河北、荊揚,無處不有聚眾反叛者,讖緯書中,亦有言道,莽亡於今,是王莽的氣數已盡!此天時在我。”

“讖緯”云云,當下流行於海內的讖緯書籍有很多,“莽亡於今”此語即是出自其中1本。而下之人,深信讖緯,聽了季猛此話,倒是對“天時在我”俱以為然,都點頭稱是。

——其實,也正是因為如今流行海內的讖緯書籍太多,因此不管是面對何樣的形勢,只要有心,只要是看過的讖緯書籍夠多,基本上都是能從某1本讖緯書中找到1句、兩句對己方有利的言語的。不過讖緯這東西,既然是預言,自就是信者自信,不信者不信,卻包括力子都、董憲在內,帳內的這些人受時代的影響,對此都是深信不疑的。話不妨再多說1句,至於他們為何都信?實際上亦是因為而今流行的讖緯書籍太多。讖緯書籍多,預言的內容就多,預言的內容多,機率言之,難免便有蒙對的,有蒙對的,反過來恰不就證明了讖緯的正確?

這些且不必多說。

另1個從事問道“季軍師,天時在我不假,地利、人和又怎麼說?”

季猛說道“地利就是,咱們可以選擇1個對咱們有利的戰場設伏。”

“有利的戰場?哪裡有利?”

季猛答道“南城縣北不到3十里處,有1條河流,龐彩要想來援南成,必須要經此水。”

*&,

1人自以為猜到了季猛的打援計策,說道“季軍師的意思是,等他們渡水的時候,咱們伏兵殺起,給他來個措手不及?”

季猛擺了擺手,笑道“非也。”

按理來說,龐彩所部既必須要透過這條河流,那半渡而擊當然就是最好的伏兵之法,季猛卻說不是,這人頗是奇怪,說道“不是?”

季猛說道“咱們固然是可以趁郡兵渡水之時,對他們展開進攻,可是如果這麼做的話,咱們就很難將援兵1舉殲滅,而若不能將其殲滅,咱們掉頭再打南成的時候,不免就還會受到援兵的影響,不能專心1致進行攻城,反過來,城中知了援兵在外,則士氣1定會變得高昂,如此1來,南成此仗可能就會陷入僵持,對咱們不利,所以,此策不可用也。”

“軍師是啥意思?難不成是要等他們渡過水後再打?”

季猛說道“我正是此意!”

帳中的諸多從事、卒史面面相覷。

董憲忍不住了,說道“郡兵的甲械可比咱們強太多了,還有騎兵!放過河來與他們野戰?咱能打過麼?”

季猛說道“我有1策,可使我軍獲勝。”

“什麼策?”

讀者身

季猛說道“咱們提前派些人馬,潛伏在河水對岸,等他們渡水以後,將水上的橋樑毀掉。”

董憲若有所思,說道“將橋毀掉……”

季猛說道“君等請試想之,若是換了渡水的是君等,前腳才渡過河流,突然兩邊伏兵殺出,正要鏖戰,而後頭河橋被毀,值此時也,君等會是何感受?”

帳中的從事、卒史們都想了1想。

董憲說道“兩側伏兵殺出,後路又斷,定然驚慌。”

季猛笑道“要的就是讓他們驚慌!我敢斷言,那個時候,龐彩所率之郡兵肯定是軍心大亂,再無鬥志,咱們趁勢掩殺,何愁不能將之盡殲於水之南岸?”

董憲問道“軍師適言天時地利人和,敢問軍師,人和又是什麼?”

季猛說道“如此前咱們所料,龐彩必是已知我部將與樊大率部聯兵會合此事,他既要救南成,又擔憂費縣的安危,這就給咱們帶來了兩個利處,1是其部的精兵,他定會留不少守禦費縣,1是他所帶來援南成的郡兵,難免士氣不安。反觀我等,咱們士氣如虹,力大率1令之下,咱們無不奮勇爭先。敵心亂而我部如臂使指,這不就是人和也在咱們這邊麼?以此天時地利人和,攻其不備,焉有不勝之理?是以我說,這場打援,咱們只要打,就必定能勝!”

帳中的從事、卒史們都神色變換,皆在考慮之中。

季猛觀眾人神色,又笑道“除此天時地利人和,郡兵還有1個劣勢。便是諸位當都知曉,行軍之時,鎧甲諸物都是收儲在後的,郡兵甲械再是精良,未有披掛在身,何懼之有?況則……”他從腰帶上掛著的囊中,取出根蓍草來,示與眾人說道,“況則,就在昨晚,我專門為要不要打援卜上了1卦,乃是個大大的吉兆!”再次環顧眾人,他鼓舞說道,“諸君,只要先能把龐彩的援兵盡殲於水之南岸,然後回師,再來攻打南成,南成之破,唾手可得之了!”

力子都看著董憲,問他說道“董大兄,你覺得軍師打援此策,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