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章 萬歲之呼如雷

到了縣寺,十餘人從堂中出來相迎。

這些人多為郡兵、縣兵裡的軍吏,帶頭的是本縣的縣尉。

卻有一人形貌不似軍吏,也不似縣吏,個頭不高,很胖,如個肉球一般,穿著件錦繡花衣,腰中圍著一條金帶,衣服上燻得香噴噴的,撲入鼻中,嗆得很,眼睛不大,長了個蒜頭鼻。

塔讀小說,無廣>告^線上免。費閱&讀!

杜儼看到此人,眉頭微微皺了一皺。

這邊皺眉,那邊這人卻偏要與杜儼說話,臉上擠得跟一朵花似的,下揖向杜儼說道“府君!你上城樓觀視賊情,怎麼不叫上下吏一起?”

“不是已經叫你們至縣寺相集,以我等共作軍議了麼?觀視賊請,是我等你們時,一時起意。”杜儼像是不怎麼想理會此人,可又不得不答話。

這人名叫霍勝,確然不是郡兵、縣兵裡的軍吏,也不是本縣的吏員,準確來說,他應該算是朝廷的任吏,其官職乃是羲和命士。

王莽建立新朝後,在各方面都進行了大的改革變制,於經濟方面,除了不斷的幣制改革以外,先後實行了五均、六筦之制,為落實和推行這幾項制度,在天鳳四年,也就是前年,他設了一個新的官職,便是羲和命士,每郡任派數人,專用以監督各郡五均、六筦此制的實行情況。

——“羲和”也者,即大司農,王莽把大司農這個官稱改做了羲和。羲和,是個女神的名字,上古時期傳說她是日神,《尚書》以為她是天文歷官,堯的時候,曾立羲和之官,以主四時。“命士”,本意是受有爵命計程車,王莽改革官制,把官秩分成了九等,分別是庶士、下士、中士、命士、元士、下大夫、中大夫、上大夫、卿,命士是其中一等,秩五百石者為命士。

五均、六筦之制的制定,和王田、私屬的改革一樣,要論出點的話,稱得上好,但在實行的過程中,卻是從一開始就變了味兒,民不得其利,反受其繁苛之害。

這幾項制度已然害民,更要命的是,王莽所選任的這些羲和命士們,又大多是富裕的商賈出身,商賈之流,逐利不厭,得了朝廷給他們的如此大的權力,在各郡之中,自然無不是和郡、縣吏員相互勾結,求逐利益,由是越搞得各地郡縣“眾庶各不安生”,“百姓愈病”。

沂平郡的民生,也是被霍勝之流搞得亂七八糟。

杜儼作為一個清廉愛民的好官,對於霍勝這樣的人,肯定是非常的看不慣,相當厭惡。唯是厭惡也沒辦法,“羲和命士”此官,觀其名,即知其之所屬,是隸屬於大司農,也即羲和的下吏,等若是朝廷派下來到各郡監督政策執行的“欽差大臣”,他是管不了,也管不住的。

眾吏恭敬地請杜儼登堂,到了堂上,待杜儼坐下以後,眾人也都就坐。

杜儼環顧眾人,說道“還好路上沒有耽擱,郡兵昨天趕到了業亭。力賊之進兵,比我預想得要快,卻是今天他就率引諸賊到了城下。郡兵若是晚到一兩日,這城,怕還真就不好進了。”

霍勝應道“是,全虧了府君臨機果決,當機立斷,一聞賊況,就立刻整頓郡兵,馳來支援。”

杜儼沒搭理他,繼續與眾吏們說道“但郡兵雖是及時地趕到了業亭,我方才登上城西城樓看了一下,此番來寇業亭的賊眾,約得有萬餘之數,郡兵加上城內的縣卒……”問座中一人,說道,“張君,你縣的縣卒共有兩百餘人,對吧?”

被問之人是本縣的縣宰。

他欠身答話,說道“回府君的話,鄙縣縣兵共有兩百一十四人。“

杜儼點了點頭,說道“加上縣卒,今可用來守城的也不過才兩千餘人。以此兩千餘卒,迎賊萬餘之眾,賊多我寡,這一場守城戰,咱們還是不能掉以輕心!”

諸吏俱皆應道“諾。”

杜儼說道“城該怎麼守,我大略想了幾條,說與你們聽聽,君等有什麼意見,都可以提。”

霍勝笑道“府君知兵善戰,今有府君親率郡兵來守業亭,城,是一定能夠守得住的!不僅能守住,況那力子都,本是府君的手下敗將,今其膽敢再來入寇,想以府君之能,這次把他全殲,料之也非不能!”

“不可大意。”

霍勝應道“是,是,府君說得是!民諺雲之,‘小心行得萬年船’。府君放心,我絕不大意!”

“我先給你們說說我想到這幾條守城之法。觀業亭縣周邊之地勢及賊寇到後之舉止,我料力賊此攻業亭,其主攻必在城西,因便須當擇郡兵、縣卒之精銳鎮守西城。此我守城法之第一。”

霍勝拍了下案几,說道“對,對,正該如此!”

“守城先須守野。我本來是想在城外別築一營,以與城中做犄角呼應,但是力賊來得太快,我還沒來得及選定地址,派兵去築,他就到了,因這城外之營竟是未能築成。不過也不打緊,我在來業亭的路上時,已經檄了厚丘、平曲兩縣,令它兩縣調兵來援。等它兩縣兵馬到後,咱們在城中,也就不是孤立無援,在城外也就有兵馬與咱們呼應了。”

眾吏應道“是!”

“兵法雲,攻守兼備。守城,不能只守,也得敢於出襲。我聞力賊攻南成縣時,南成的田況便嘗數次出襲而皆重創賊寇。只是可惜,南成當時外無援兵!若是有援,以田況之數襲賊寇,數挫其氣,這南成必是不能被力賊所陷!南成雖惜未能守得,然田況此策,可以用之。因是,我意當自郡兵、縣卒中選敢死之士,候力賊開始攻城,便擇機出而襲之!此我守城法之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