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八十四章 宜當嚴令約束(四)

挑酒和趕羊、趕牛的百姓留在了遠處。

陳直領著78個或穿吏服,或穿儒服的人,來到了劉昱等人近前。

曹豐、曹乾等皆隨立在劉昱、劉小虎的身後。曹幹抬眼看去,見來的這78人大多是34十歲之間的年齡,唯有1人須蒼白,龍鍾老態,拄著1根柺杖,是個年紀不小的老者。

這個老者在海西縣中當是頗有聲望,便是眾人中那個穿吏服的也隱隱以他為中。

兩下相見,陳直站定,側過身來,笑與出迎的這些人說道“這位就是我部的將軍劉郎,這位是劉郎的阿姊。餘下諸位,分別是我部中的司馬、司奸、軍侯。”介紹完劉昱等人,又向劉昱、劉小虎等介紹這些出迎的人,指了指年約3旬,穿吏服之人,說道,“郎君,這位是海西縣的主簿錢君。”指了指拄著柺杖的老者,說道,“這位是縣裡父老鄭公。”繼而又把餘下幾人,11給劉昱、劉小虎介紹,悉是海西縣內的冠族士紳。

終於有了獨當1面的機會,陳直的建議,劉昱也深以為有理,因這1回,劉昱已經是打定了主意,要把自己“禮賢下士”的作風表現出來,卻也不等姓錢的主簿等給他行禮,他當先下揖,朗聲說道“諸公之名,吾久仰之!在下劉昱,今能得與公等在此相見,實是3生有幸。”

劉小虎和後邊的陳獲、戴蘭、曹豐、曹幹、戴利等人,隨著揖了1揖。

說實話,要論本心,姓錢的這主簿與這幫海西士紳,哪裡會情願來迎劉昱?

只是被逼無奈,海西縣宰出逃,縣中無,沒人敢出面阻止抵抗,無可奈何之下,他們受了縣中諸家士紳的推舉,這才不得不出城來迎。

出城的時候,他們無不忐忑不安。方才見過陳直,陳直文質彬彬,才讓他們稍微放下了點心。可是隨之,他們跟著陳直1路行來,從最前邊的孫盧曲,到其後的曹豐、曹幹曲,再又到劉昱現所在之處,沿途所見,盡是衣衫襤褸、面帶菜色、貌非善類、目露兇光的義軍戰士,他們的心早已又提了起來。——則是說了,義軍戰士們衣衫襤褸、面帶菜色,有何可怕?不該是戎裝整齊、甲械鮮明才會令人覺得可怕麼?戎裝整齊,固然可怖;但對士紳、富人們來說,衣衫襤褸、面帶菜色1樣可怕,甚至是更可怕,因為衣衫越襤褸,也許搶得就會越狠!

就在此刻,旁邊道上,停下行軍的各曲義軍戰士,還都在好奇地盯著他們看。

有的指指點點,有的交頭接耳。

義軍戰士身上的汗臭味陣陣隨風吹來,錢姓主簿和這幫士紳,這時此際,全都覺得他們好像是在被1群群飢餓的餓狼、野獸圍觀。餓狼、野獸彷彿隨時都會撲上來,將他們撕碎、吃掉!

有那膽小的,額頭上汗水已下,懊悔不應該出城來迎劉昱的更是不在少數。

而於此際,卻見劉昱竟然這般客氣!錢姓主簿等人揪著的心頭,乃才復得略微放鬆。

錢姓主簿帶頭,士紳們慌忙還禮不迭。

行禮的人群中,只有1人,挺身昂立,沒有行禮。這人的個頭雖不很高,然諸人都在行禮,只他站著不動,就特別的顯眼了。劉昱、劉小虎等,俱是1眼就看到了他。

劉昱身後1人登時不滿,挑起了眉頭,瞪大了眼睛,說道“你咋不行禮?”

不行禮此人正是拄著柺杖的那個老者,質問之人是戴利。

這老者年齒已高,身形不免佝僂,這個時候,他拼命地把後背挺直了,昂著頭,將手裡的柺杖在地上用力的搗了兩搗,說道“可使得老夫手中此杖?”言辭舉止極有倨傲之態。

“你手裡拿個啥杖,你就不行禮了?管你拿的啥,見到我家從事,敢不行禮,誰給你的膽子?”

老者把臉偏向1邊,不做理會。

戴利越生氣,邁腿從劉昱身後繞過,就要奔這個老者去。

錢姓主簿等行完了禮,剛剛起身,聽到兩人爭吵,又見戴利氣勢洶洶地進前要來,無不失色。膽小的,已不止是額頭汗下,兩條腿也如篩子般打起了晃,錢姓主簿亦是臉色刷白,想要說些什麼,可又不知該說什麼,倉急之下,尋求救星似的,可憐巴巴地看向了陳直。

“戴君不可無禮!”

“無禮的是我麼?分明是這老匹夫!剛才過來時,我就瞅見他了,倆眼1愣1愣的,還瞪我!瞪我就算了,從事已經向他行禮,他竟不肯還禮,哪有這個道理?騎葫蘆過河,充什麼大蛋!”

這老者挺胸昂,絲毫不懼,說道“我手中此杖,乃是鳩杖,持此杖者,見官尚不拜,御道亦可走得!況乎見你家將軍?你家將軍難不成比縣宰、郡尹還要尊貴?比天子還要尊貴?”

戴利大怒,罵道“乃公要是怕狗屁天子,就不造反起事了!郡尹、縣宰?杜儼被我家大率打的狗似的,到處亂竄,你海西的縣宰聽說我等來了,早早地落荒逃掉!這些狗東西,配和我家從事比?你這老東西,快快行禮,不要等我動手。”握著拳頭,搖了兩搖,威脅這老者,惡狠狠地說道,“瞅見我這酒甕大的拳頭了麼?乃公下手沒輕重,打傷了你,你可吃不消!”

別看戴利平時總是1副混不吝的樣子,臨敵之際,遇有危險,他也是膽怯不已,可還真是如他自己所言,真要是怕“天子”,他也不敢造反!已然造反,那“天子”自是嚇不住他的了。

“無君無父、無君無父!”這老者憤慨不已,握著柺杖在地上連連拄搗。

他的這根柺杖很長,長達89尺,杖是個鳩的形狀,這種柺杖名叫王杖,又叫鳩杖,是朝廷專賜給年紀7十以上的老者的。

如這老者所說,凡持此杖者,比“節”,確實是見官不拜,可以隨意進出官寺,天子專用的御道也能走得,每月朝廷還給俸祿,總而言之,這根柺杖代表的是朝廷尊老的意圖。

戴利鄉中也有1個被賜此杖的老人,他當然識得此杖是何物。往常在鄉中時,每見到被賜杖的那個老者,戴利亦是畢恭畢敬。可對其鄉中那個賜杖老者恭敬是1回事,眼下持鳩杖的這個老者是另外1回事。1則,他又不認識這個老者,再1個,根據以往打下1個縣城後的經驗,他已然是把獻城投降的海西縣城,視作為了自己這支本部隊案板上的肉,那麼對出迎的這些士紳,錢姓主簿、其他士紳,還有這個老者,他自也就不會有什麼禮敬的念頭。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