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九十三章 就是個土包子(四)

在見到劉昱那麼的禮敬錢均的時候,曹幹就有猜測過,到募糧時,劉昱會怎麼募糧?

卻果如他那時隱憂,劉昱果是下了“不許騷擾擄掠”鄉間士紳的命令。

甚麼“各鄉的右姓、名士”,用後世的話來講,不就是鄉里的地主麼?限於其本身的階級性,為了揚名,劉昱可以下這道命令,但問題是,鄉里的錢、糧,大多在地主手裡,不讓向地主募糧,那這糧該如何募?——只向鄉里的普通農家,頂多了,富農以下的農家募麼?

如此募法的話,豈不是富者無損,貧者愈貧?

曹幹自然是不樂意這麼幹的。

李順問道“小郎,你有啥疑慮?……早上你領完從事命令回來,我就見你像有心事,咋了?”

“從事的命令,我給你們轉達過了。咱們現下所去之南鄉,從事共列出了4戶人家,不許咱們去找他們募糧。這4戶人家,俱是南鄉的富裕之戶,也就是說,南鄉糧食最多的人家,就是這4家。從事卻不讓咱去他們家募糧。我疑慮的便是,則5百石糧的限額,咱們能否募夠?”

5百大石糧,是陳直給曹幹此次去南鄉募糧的限額。

——鄉與鄉的情況不同,同樣是海西的大鄉,4個大鄉的民戶多寡有別,曹乾等4曲分別領到的募糧限額因亦有些微的差別。曹幹曲的限額不是最多,戴蘭去的鄉最大,他的限額最多。

李順朝隊5前頭努了努嘴,說道“不是有姓黃的鄉佐跟著呢?他熟悉地頭,到了南鄉,叫他多下些力,5百石糧應能募夠吧?真要募不夠,也只能還營再說了。”

“這就是我的第2個疑慮了。”

李順問道“第2個疑慮?小郎,還有啥疑慮?”

曹幹撫摸著頷下短髭,微微蹙著眉頭,時而前眺,時而看行軍的部曲,說道“咱們起事前,也都是窮人,海西縣與咱縣雖非同郡,然而普天之下,窮人的日子能有啥區別?我想海西南鄉的尋常農戶,必與咱們起事前,在家時過的日子無甚不同,兩餐不繼,縱是日子好1點的,其家中存糧定亦不多。而下尚未到麥收,青黃不接,又正是民家乏糧時節。若是按從事之令,不找鄉間富戶募糧,只從其餘農家募糧,咱要想將這5百石糧募夠,或者募個差不多,恐怕這些尋常農戶家裡的那點存糧,得被咱們盡數募完!他們底下的日子可該怎麼過?”

李順、李鐵、郭赦之、閆雄、王庭幾個,聞了曹幹此言,皆以為然。

閆雄說道“小郎說的是。要想募夠5百石糧,南鄉尋常農家的存糧,恐怕是得被咱募個精光,底下的日子他們將不好過。只是小郎,此回募糧,是從事的命令,咱也只能聽從啊。”

曹幹問李順等人,說道“李大兄,你們說呢?”

要說起來,曹乾的話,說的是半點不錯,當於起事之前,李順、李鐵諸人無不是窮寒出身,窮人的日子過得有多艱難,能存下點糧多不容易,他們都是清清楚楚。莫說5百石了,1粒糧食都是金貴得不得了!唯是而下,他們的身份畢竟與往常不同了。

他們已不再是在家鄉時日子過不下去的窮人,而現已是劉昱這支義軍的1員。

1方面,抱成了團,膽子也就大了,想法也就隨之與在家務農抑或當流民時不太1樣了,因此,真要是需要去搶那些與他們以前身份1樣的窮人百姓的話,他們還是能下得去手的!

這從之前歷次戰後的情形就可看出,每次打了勝仗後,有幾個義軍戰士不去搶掠?打下田家塢堡後,田家塢堡內的那番慘狀,曹幹可是親眼所見!

——也因此,曹幹才會在做了新曲軍侯後,1再開導部曲,嚴令部曲劫掠。

另1方面,劉昱是他們的部率,劉昱親下的命令,他們不敢不從。

兩個方面結合,因是李順、李鐵等人的想法與閆雄相類。

看出了曹幹不願向尋常農家募糧的意思,李順笑著說道“小郎,俺們都知道你愛惜窮人,可是這次募糧,不是咱私自下鄉去搶他們的,是從事的命令。前天晚上,戴司馬違背從事的命令,差點被從事殺了!咱們這回募糧,要是不能完成從事要求的額度,募不夠5百石,回去後少不了也得受到懲處。小郎,你就別犯愁了,依我看,從事咋命令,咱就咋做就是了。”

“諸位大兄,你們先回隊中吧,我再想想。”

李順等人應了聲諾,各回往隊中。

曹幹叫住了李鐵,說道“李大兄,你留1下。”

等李順等回到了隊中,曹幹招呼李鐵近前,與他並肩而行,問他說道“李大兄,我適才見你似有話想說?”

“小郎,我明白你的心思,你是可憐窮人的日子苦,不想再向他們募糧,雪上加霜,但劉從事又下了命令,不許咱找南鄉富戶募糧,因此你就犯了為難。”

曹幹說道“正是如此。大兄,你可有解我此難的辦法?”

李鐵說道“小郎,要想把你的此難解決,既做到不害窮戶,又能完成劉從事要求咱募夠的糧數,同時不惹劉從事對咱不滿,導致咱回去受到懲處,大概只有1個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