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零四章 敬慕將軍威名(五)

錢均心頭“咯噔”1跳,該來的還是來了。

他笑道“賢弟與我世交,何必客氣?賢弟有何欲,儘管言來!只要我力所能及,1定答應。”

“賢兄!我與賢兄不但世交,1見如故!賢兄謀沉計遠,誠然大才,愚弟自慚不如,今冒昧敢言,欲請賢兄為我謀佐,助我1臂之力!不知賢兄,意下何如?”

……

1則,王莽篡漢,名雖為“篡”,但這是後世勝利者給他“代漢肇新”這件政治事件下的定義,放到當下來說,在取代前漢、建立新朝的過程中,王莽實際上還是得到了很大的輿論支援,換言之,民意基礎的。——當然,這個民意中的“民”,指的不是普通老百姓,指的是儒生。王莽為何在建立新朝後,接連頒佈各項不切實際、反動潮流的復古政措,那般狂熱地試圖把儒家經典中所描繪的那個世界變成現實?除了他也是儒家的忠實信徒、他希望能以此來扭轉前漢的政弊以外,最大的原因即是儒生們對他的支援,是他能代漢肇新的根本原因!

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後,儒家的學說在政治上逐漸佔據主流,直到前漢末年之際,儒家的學說徹底佔據了主流,但朝堂之內,還存在著道、法等家的政治思想,儒生直到這時,還是不能完全地將政治權力掌握在手中,適逢王莽出現了,王莽的1切作為證明了他是1個完美的儒生,遂化身成為了儒生的代表,得到了廣泛的儒家學派信奉者、經學家們的支援,就連不少的漢家宗室都支援他,於是,王莽最終才成功地取代漢朝,建立了他的新朝。

簡言之,王莽在民間很多吏民的心目中、在不少儒家信徒的心目中,他現今“天子”的地位並不是不合法的,透過他從上古學來、創於帝制時代的“禪讓制”,1套流程下來,前朝皇帝把天下“禪讓”給了他,等若堯舜禹之禪讓,這在政治,以儒家的觀點是具備合法性的。

再則,王莽之政,雖然昏苛,便是豪強地主的利益亦受其政之損害,並且現在海內州郡,特別北方,造反起事的烽煙也已漸成燎原之勢,但如錢均這樣的地方強豪,日子還都是仍能過得不錯的,最多就是因為幣制混亂、5均6筦等新朝改革實行的經濟諸政等緣故,可能以前剝削十分利的,現在只能剝削到56分利,而不管如何,錦衣玉食依然不缺。所謂“有恆產者有恆心”,有固定產業的人,就不願意動盪,就願意維持現狀,畢竟不類曹幹、曹豐等這種窮得快要餓死而不得不揭竿造反的泥腿子,因是,錢均他是從來沒有生過造反之念的。

但是,他已經料到了,劉昱也許會向他提出請他“入夥”的要求。

應當怎麼回答,他也已早就盤算停當。

當下聞了劉昱此言,錢均撫須笑道“賢弟雄才大略,兼以賢弟高皇帝之苗裔,今雖猶潛,來日必海內仰望!而若愚兄者,斗筲之才也,何足為賢弟之輔?自古成事者,須當有良謀諍臣,亦需有奔走之徒。陳君智謀甚遠,足佐賢弟,愚兄不賢,願為賢弟奔走於州郡。”

話說得好聽,等於是委婉的拒絕。

劉昱亦知,憑自己現下的實力,要想讓錢均拋棄家業,甘心追隨,怕是很難,因得了錢均此答,倒亦未有不快,慨然嘆息,說道“我漢家之業,被王莽所篡,我平生志願,中興我家之舊業也!實是渴慕賢兄才略,如大旱之盼雲霓。賢兄既願為奔走,愚弟甚是感激!”

說著,向錢均下揖,行了1禮。

——不得不說,面對士人,面對地方的強豪,劉昱禮敬的態度做得很足。

錢均忙還禮。

兩人相對揖罷,相顧1笑。

劉昱親熱地拉住錢均的手,說道“車上的糧就民夫和我的部曲卸,賢兄,請你與我入帳。”

兩人乃入帳去。

陳直領著蘇建等3兩個文佐,在清點此次送來營中的糧食的總數。

很快清點完了,他也進了帳中。

劉昱和錢均剛進帳未久,見陳直進來,兩人起身相迎。

陳直行禮說道“錢君,你今次送來的糧,我清點好了!卻不是你說的1千石啊。”

錢均愣了下,說道“不足1千石?”

陳直笑道“不然、不然,共計1千4十餘石,比1千石還要多出些啊!”

錢均鬆了口氣,說道“寧多勿少,此是我運糧來營中前的再3囑令!劉郎與陳君為天下生民,舉義旗、興義師,討伐不義,我輩身在地方,自當竭力貢獻,能做的事肯定是要做好!”

“錢君請坐。”陳直請錢均坐下,自亦到錢均對面的席上坐下。

等錢均坐好,陳直沉吟了片刻,撫著頷下長鬚,說道“敢問錢均,餘下的糧何時可以運來?”

“適已稟與劉郎,3天之內,可以悉數運至。”

陳直點了點頭,說道“錢君,有個訊息不知道你聽說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