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一十七章 如魚之得水也(七)

裡中轉出這人,4十來歲年紀,身形甚高,8尺上下,裹著黑幘,粗布黑衣袍,配柄環刀。

抬臉1見劉讓、張曼,這人慌忙下揖行禮。

只聽這人口中說道“阿父、張公,你倆回來了?”

曹幹扭臉看了看劉讓,高況3人亦皆各訝。

“張公”,稱呼的是張曼。“阿父”,稱呼的是誰?劉讓麼?劉讓年才23十歲,此人最少已經4十,卻呼劉讓“阿父”?轉念1想,曹乾等人也就不以為奇了。這人與劉讓定是同族,同族之間,年長而卻輩分低的現象並不少見,這人與劉讓的關係應就是這般。

曹乾等料得不錯,這個從裡中轉出的人,確與劉讓同族,論輩分是劉讓的族子。

劉讓點點頭,叫他起身,給曹幹介紹,說道“他叫劉伯,是我的族子,現為鄙裡之里正。”年雖不及劉伯高,他長輩的身份很能拿捏,令劉伯說道,“高子,這位是曹君,系我早年遊學魯郡時的舊友,他家鄉現遭兵害,他因來投我。你前頭帶路,引導曹君等進裡。”

“高子”,不用劉讓再說,曹乾等人皆知,當是這個叫劉伯的大個子的小字,也即小名。

劉伯趕緊應諾,彎著腰,側著身,恭恭敬敬地前為引導,引曹幹、劉讓等進裡。

依照律法規定,外地人進裡,無論是訪友、走親戚、抑或是幹別的什麼,都需要登記,需先審察其本地縣寺開具的證明,然後其人之姓名、相貌、身高、身體特徵等等俱需登記在冊。

這項工作,由里正、裡監門負責。

換個別的外鄉人進裡,劉伯勢必是要登記,不過劉讓說了曹幹是他故友,這道程式便就省了。

劉讓家住的此里名叫成安裡。

裡中民戶不少,8十來戶。1裡的民戶數,佔了益民鄉全部戶數的近4分之1。因為算是個大里,依慣例,裡中被分成了幾個區。每個區相當於後世的居民小區。裡有裡牆、里門,每個小區也有圍牆、小區的門。——裡的門稱為“閭”,小區的門稱為“閻”,又叫“裡中門”。

裡中小區,有的是十戶1區,有的是十5戶、2十戶1區,通常都是5的倍數,因為1裡之中,里正以下,還有什5之編,5戶任15長,十戶任1什長,協助里長管理裡中的安全等項。

成安裡的小區按的是2十戶1區來分的,裡中共計4個小區。

裡內的主幹道與大部分的裡1樣,總共兩條,1條南北走向,1條東西走向,兩條主幹道匯於裡的中心。4個小區,分別位置在這兩條主幹道隔成的4片區域中。

里門在裡的南邊,進了里門,沿著南北走向的主幹道,行過兩側的第1區、第3區,再往前,走過兩條主幹道交匯的十字路口,左手第3區即劉讓家所在之區,張曼家也在這個區中。

比之南鄉陶俊家所在的那個裡,劉讓、張曼家所在的這個裡,無論是大小、抑或環境,都要強得多。裡中的主幹道路寬敞,兩邊隔幾步便種有1棵道邊樹,多是果樹。時當初夏,綠葉成蔭。幾棵杏樹的花期未畢,正在開花,與邊上亦花簇滿枝的流蘇樹相映成趣,涼風拂來,清香撲鼻。

過了十字路口,曹幹略微止步。

張曼順著他的視線,向路口邊上看去,在那裡有1棵高大茂盛的樹,樹的外邊修築了1圈不是很高的圍牆。他笑著說道“曹君,此鄙裡之社樹也。”

“社樹”,就是社,是社的標誌。社,是祭祀土地的地方。國有社稷,州、縣有州社、縣社,鄉里亦有社,是為鄉設、里社。當下鄉中的每個裡都有里社。曹幹以前在鄉中務農時,他和曹豐等住的裡也有里社。每年好幾次的社祭,以春、秋兩次的社祭最為隆重盛大。曹幹每次都會參與,於貧苦、枯燥的鄉村生活中,春、秋的兩次社祭,堪稱是農人難得可遇的娛樂活動。

他現在所看者,不是這棵社樹。

圍著社樹的圍牆旁邊,有個小小的祠堂。

他指著問道“張公、劉君,這是城陽景王祠?還是欒公社?”

張曼撫須笑道“君臨鄙郡,不過旬月,不意君已知鄙地風俗。此是城陽景王祠。”

城陽景王,指的是前漢的城陽景王劉章。

前漢之初,劉邦死後,呂后當政,諸呂權傾朝野,劉家的江山岌岌可危。呂后死後,諸呂欲反,劉章是劉邦的庶長子齊王劉肥的次子,時在長安宮中值宿護衛,因為他的妻子是呂后侄子的女女,預先知道了諸呂的陰謀,於是和周勃、陳平等暗中聯絡,最終平定了諸呂之亂。

動手平定諸呂之亂前,周勃等大臣許諾劉章,將來迎立了新的天子後,把趙地全都封給他,但漢文帝繼位後,知道了劉章起初本是欲擁立其兄為帝,乃絀其功,只封他為了城陽王。

城陽國,即樊崇等而下所據之地,總計才4個縣,怎能與整個趙地相比?在誅殺諸呂的過程中,劉章功勞尤大,卻只得了小國之封,齊地計程車民可憐他,認為他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於是後來,齊地士民便皆為其立祠。至而今,“城陽景王祠”可以說已是遍佈齊地的郡縣鄉里。

“欒公社”,欒公指的是欒布。

欒布是個義士,冒著被劉邦殺頭的危險,為他的故友以謀反罪被誅的彭越收屍,吳楚7國亂時,他以擊齊之功,受封鄃侯,復為燕相,齊、燕的百姓敬重他,為之立社,稱為“欒公社”。

秦漢之際,齊地的巫風甚盛,民間信巫者眾多,各類各樣的“私社”、“淫祠”也很多,在其中,城陽景王祠、欒公社是最為常見者,又其間,尤以城陽景王祠最多。直到東漢末年,城陽景王祠在齊地還是很多,曹操在濟南相任上時,做過1件事,即是1舉毀壞了6百餘座城陽景王祠。1個郡就這麼多,城陽景王祠在齊地總共會有多少,總共會有多少士民祭祀城陽景王,可想而知。

——當然,城陽景王祠最多、最出名,除了齊地百姓主觀上同情劉章的遭遇以外,亦有客觀原因。客觀原因便是城陽景王這1系,算是前漢延續時間最長的1個諸侯王世家,存在了1百7十多年,十3年前才被王莽除國,傳了9世十王,同時是前漢分封王子侯國最多的世家,前後分了王子侯國5十6個,主要集中在了琅琊、東海等郡,所以齊地士民祭祀城陽景王在客觀上也具備條件。

曹幹跟著劉昱到東海、沂平雖然還沒有太長時間,可是所至之處,凡郡、縣、鄉、裡,見過的城陽景王祠已是許多,齊地百姓對城陽景王的崇拜程度,他已是大致瞭然。

聽了張曼的話,他說道“原來是城陽景王祠。張公,我前在東鄉募糧,也曾在東鄉見過城陽景王祠,但只在鄉治見了,於陶公里中未曾見有。卻貴裡亦立此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