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苦闷只能跟老妻说,夫妻命运共同体。
刘知府也高兴路修好了,方便两地商贸来往。
满意地看了看知县乙,毫不吝啬地夸赞:“不错,不错,做得好。这路总算修好了,我的心也大定了。百姓方便来辰州府经商,做工,读书。好,非常好。”
知县乙听到刘知府的肯定,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
这次评选,不拿优都对不起自己的辛辛苦苦。
接着知县丙说,一个知县接着一个知县说下去。
大家都尽量在“朴素”风中寻找政绩亮点,好让刘知府知道他们是在做事,没有白吃朝廷的饭。
之后到沈知县说年终报告了。
沈知县畏畏缩缩地站在前面,低声地说:“知府大人,麻阳县蛮夷最多,管理相当难。不过今年算不错,没有怎么打架斗殴闹事,不同蛮夷之间相处得还不错。”
麻阳县除了苗人,还有汉人,瑶民,土人等等。
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经常因为一些琐事生矛盾,见刀见枪更是常见,一言不合就开打。
沈知县自认为倒霉至极才被安排到这么一个又穷又苦又多武陵蛮的地方当知县。
今年不知道为什么,粮食丰收就算了,连人也平和不少。
打架斗殴事件大大地减少。
莫非因为肚子吃饱了,心情好,所以连闹事都少了?
沈知县的治县下,交的粮税,商税最少,教化又倒数第一。
屋子,道路,更是没什么变化。
至于人口,或许增加了,但百姓能不登记人口就不登记。
想来个人口普查,往山里一躲,还普查个鬼。
沈知县郁闷啊,毫无闪光点,一点政绩也没有。
这次来辰州府开会,那一个痛苦。
直到前两天,遇到志同道合的孙知县,跟他吟诗作对好快活。
无意间提到管辖人的人口。
孙知县不知道出于好奇,还是随便说说,问他关于苗人是不是真的会下蛊。
沈知县哪里懂这些,平日就躲在衙门,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比大家闺秀还大家闺秀。
自认为跟那些武陵蛮没话题可说。
都是未开化的蛮夷,有什么好认识。
整日因为一些小事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沈知县那一个头疼。
幸好不少蛮夷根本没上“户口本”,是真正的黑户。
沈知县懒得管,在朝廷不存在的人,管个屁,还不如喝酒作诗。
孙知县倒是不认同地说:“汉人也好,蛮人也好,最终要和和气气地相处。我相信在沈知县的管辖下,他们一定会和平相处。”
这么一句话,沈知县灵光一闪。
赶紧把智囊团师爷招进来,左看看右看看,竟然现今年的打架斗殴少了不少,而且人命更没闹出多少。
师爷大喜:“老爷,可喜可贺,今年的治安比去年大好,这可是老爷大大的功劳。”
喜欢我,孙山,科举请大家收藏:dududu我,孙山,科举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