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7章 奇怪的墜機

空艇上的美英軍事觀察員使勁地揉了揉自己的眼睛,剛剛生了什麼?這架飛機到底捱了多少顆子彈,才能致使機翼斷裂,機身粉碎掉落。不,不對,連高炮都不可能做到如此殘酷的毀傷。他只能相信自己看到了自然的東西。

租界裡的上海市民們爆出了熱烈的歡呼聲,他們熱淚盈眶地看到國旗依然飄揚在四行倉庫的樓頂上。

又有一架日軍的九六式艦載機從遠處的江面上飛來,它似乎在為同伴的死而變得暴躁,壓低了機頭對著租界的居民開動機槍掃射。

當然它不會忘記自己的主要目標,在租界上空繞了個大轉彎,又挑逗了一下觀察團的空艇,徑直朝著倉庫樓頂飄揚的旗幟俯衝而來。

高迅調整方位,幾乎和日機俯衝的方向呈一條直線,為了不使機頭的螺旋槳把子彈攪飛,他只能耐心地等待著恰當的時機。

日機機頭向下俯衝子彈掃射旗杆和下方護旗計程車兵,然後迅拉起從他們的頭頂掠過,樓頂上士兵們架起機關槍接連不斷地打在飛機上,只是造成些許損傷。

這貨可不會白白浪費攻擊機會,它幾乎是狂躁地繞著倉庫轉圈,朝著地面上向他開槍計程車兵掃射。

高再次拉動槍栓,開啟遠視之眼技能瞄準日機的飛行軌跡,端午也端起了槍,兩人的子彈一前一後打在了飛行員座艙的下方。

“端午激動興奮地舉起手中的長槍高喊“我打中它了!”

士兵齊家銘愕然地望著端午的腹部,那裡被戰機機槍子彈撕開一個洞,腸子都往外蠕動,這小孩不是很怕痛嗎?

飛行員操縱著飛機向遠處逃遁,口中暴躁地怒罵道“還敢挑釁!”

它扭頭瞪大了眼睛,驚恐地看見機艙壁上出現了綠色的煙霧,就像腐蝕般吞噬著鋁殼機體,伸手去抓卻只能抓到一把綠粉塵。

吞噬蔓延到了機頭的位置,動機出了怪叫聲。他下意識地決定跳傘逃生,結果座椅卻向下塌陷,綠色的煙霧將座艙肚腹下面腐蝕出一個大洞,整個機體也在半空中解體裂開成幾百碎塊,像播種機一般向下灑落。

飛行員哇哇大叫著自由落體,啪嘰一聲摔在了日軍駐防大樓下方的水泥斷裂帶上,汙血四濺死狀悽慘。

十幾名日軍士兵跑上去圍觀,皺著眉頭把它的屍體分批次撿到帆布口袋裡。

“打得好!幹掉鬼子的飛機!”

唱武生的租界戲班在臺上痛快地砸擊著自己的大腿“太解氣了!小日本應該多死一些!”

民眾們趴在蘇州河欄杆上歡欣雀躍,互相之間喜慶相告“打掉了鬼子兩架飛機!八百壯士好樣的,謝團長威武!”

美英軍事觀察團的空艇上,一人鬆開手中的望遠鏡,扭頭問自己旁邊的同事“你剛才看見了嗎?兩架飛機在空中分解成了碎塊,這太奇怪了!”

這位同事端著咖啡杯輕描淡寫地說道“也許中國守軍應該感到慶幸,連上帝都在幫助他們。”

“我想事情不會是這麼簡單吧。”

“在我看來日軍的航空製造水平也就是那樣脆弱不堪,欺負欺負毫無空軍基礎的中國軍隊還行,但若是碰到我們的空軍……但我們是愛好和平的,對吧。”

“對,或許應該給新上任的張伯倫相頒一個諾貝爾和平獎。”

他們輕鬆地把這個話題給扯過去了,把兩架飛機的散架歸咎於日本製造質量差,或者扯上虛幻飄渺的神秘力量,反正不可能是中國守軍的力量,他們要真能一炮或一槍把日軍飛機幹散架,淞滬會戰早幹嘛去了。

……

日本上海派遣軍司令部,第三師團和第九師團的兩個中將師團長席地而坐,面前擺放著兩盞清茶,濃妝豔抹的舞伎在他們面前揮舞著扇子。

他們之間的談話顯得有些輕描淡寫“我昨天看見第三艦隊的司令官長谷川清去司令部找松井將軍。”

“是嗎?出了什麼事情。”

“龍驤號航母上起飛的兩架九六式艦載機在四行倉庫的上空被擊落,飛行員墜落身亡。這是一件怪事,我軍在飛機的墜落地點找不到殘骸,只有飛行員的屍體,據目擊士兵聲稱,兩架飛行在空中消解散架了。”

“竟有這種事情,莫非是美英租界當局在背後搞鬼?”

“也許是吧,但現在誰也說不清,長谷川清把電報回本土三菱重工企業,但企業認為他們生產的飛機不可能在飛行中散架,就算遭受炮擊也能夠保證殘骸落地。軍中有人認為是因為支那軍隊往空中噴射了強酸。”

三師團伊東政喜中將道“哼,毫無科學常識,要想在空中解體一架飛機需要多少強酸?大概得五六噸。支那軍隊要是真有把五六噸強酸射在空中打飛機的能力,我們能在上海嗎?”

“松井將軍也認為是英美等國暗中出手,已經著人去往租界當局交涉,上海派遣軍中不乏學識淵博的專家,他們根據飛行員屍體上的拉鍊和身份牌、護目鏡邊框消失判斷,這種武器只針對金屬。而且他們斷言美英德等先進國家也不會擁有這樣的技術,如果再往深了追究,這可能是神才能有的能力。”

第九師團長吉住良輔突然壓低了聲音“難道你的意思是說,支那的神仙在幫助他們?那麼又置我大和民族的天照大神於何地?”

“吉住君,這只是我的胡亂猜測而已,不過是兩架飛機而已,那些唸書念傻了的人遇到無法解釋的東西,都喜歡往怪力亂神方面解釋。但我的猜測是,如果真有東西能把飛機給吞掉弄碎,那它就應該藏在租界裡。如果真想把它找出來,就應該大舉進攻租界,但你知道這是不可能的。無論是軍部還是內閣政府都不願意在當前的形勢下與美英衝突,最好的選擇是視而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