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2章 我也曾經很難過

李小強抗住了對手重拳的打擊。保證自己沒有崩盤,讓棋局還可以繼續下去。

這個時候已經是晚上六點,整個棋局已經進入官子階段。

客觀的分析這盤棋的形勢,還是人家劉大錘佔有一點點優勢。

不過要客觀預測這盤棋的勝負,應該還是5.5開。甚至,李小強還佔有一點優勢。

這當然不是說,李小強的官子水平現在就比人家劉大錘高很多了。事實上,能夠成為中國的第一位“天元”加“名人”。劉大錘的各方面技術都很強。都沒有明顯弱點。說他中盤力量大,只是因為他在這方面特別突出。

不過有一點他比不上李小強。對,李小強也有自己的獨門絕技。

這個獨門絕技,就是傳說中的“掏茅坑”。

“掏茅坑”不能歸類於某種圍棋技術,它只是競技圍棋中的一種有效方法。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喜歡圍棋藝術的棋友非常看不起這種手段。

特別是在這個年代,在日本圍棋理論佔主流的年代。

“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值得以玷汙一盤棋為代價。”

這是日本動漫“棋魂”裡的一句話,這是一句名言。

想想看,“任何東西”都不可以。當然在棋盤上,用“臭棋”換“贏棋”更不可以。

這是當時圍棋的正統觀點。其實一直以來,這也是圍棋的主流觀點。不過李小強知道,“掏茅坑”是現代競技圍棋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手段。

很多人看不起“掏茅坑”。有些方言把這種手段稱為“搗漿糊”,“撿皮夾子”。或者乾脆就叫做“攪屎棍”。

這種說法我們李小強是堅決不同意的。他絕不承認自己是攪屎棍。相反,他認為自己這樣做技術含量很高,最起碼在圍棋中應該有相應的地位。也應該有一個合適的叫法。

嗯,這個叫法應該是“擴大棋盤法”。

棋盤要怎麼擴大呢?我們來看看李小強是怎麼做的吧。

棋局已經進入了官子階段。人家劉大錘八段的官子水平非常不錯,事實上人家已經把官子的大小都判斷清楚了。

嗯,這有個價值10目的官子,還有一個9目的,還有一個8目的,接下來,還有5個5目的官子,在接下來還有若干小官子。

官子當然是大的開始收起,我先收10目的,然後對手9目,我8目……

“怎麼回事?我收了10目的官子後,他怎麼去收個8目的官子呢。按小強的水平應該不會算錯啊?難道是我算錯了嗎?我再算算……”

的確,李小強就是收了個8目的官子,比正常的收法要少1目。客觀的說,這步棋當然不是好棋,完全就是一步臭棋。按照日本的圍棋理論,李小強這步棋已經在玷汙整個棋盤了。不過……

“我沒有算錯啊?那麼就應該是小強算錯了,本來局勢就是我好一點,現在他又虧損了1目。我現在要小心一點,努力把優勢儲存到最後……”

李小強不動聲色,劉大錘開始遲疑。

“他為什麼收個8目的官子呢?有什麼陰謀嗎?這裡我要更加小心,首先我要確保這裡是先手,如果落後手的話就白吃虧了……”

李小強收了個8目的官子,劉大錘收了個9目的官子。

目前,李小強還沒有走下一步棋,這個時候,劉大錘當然也不會停下思考:

“嗯,這裡應該我又便宜了一目,我離勝利應該又進了一步吧?我需要再判斷判斷……怎麼回事?剛才我知道有5個5目左右的官子,現在怎麼官子變多了呢,1,2,3,怎麼多了3個官子呢,我再算算,多出的3個官子我千萬不能算錯了,現在有8個大官子了……”

大家差不多應該知道了吧,什麼叫“擴大棋盤”,什麼叫“掏茅坑”。李小強選擇小一點的官子,不是他算錯了。他只是想多出幾個選擇。就這麼簡單,對手都下對了,自己也無話可說。就這麼簡單。

上面的只是簡單的比喻,10目以下的官子,按照人家的水平當然不容易出錯。不過是20目的官子呢?25目的官子呢?還有,增加的不是3個官子,增加了8個,增加了10個呢?

這才是擴大棋盤,這才是真正的“掏茅坑”,以下出“臭棋”為代價,努力把局勢攪亂,努力等待對手的錯誤。

“掏茅坑”總比“安樂死”好吧。

這種做法,在當時是很令人不屑的,很讓人鄙視的。正如當年“韓國流”初出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