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8章 人人都怕李小強

李小強和劉大錘的比賽還在繼續。現在已經是下午3點多,棋盤上只有寥寥60多手棋。棋盤上出現了典型“厚味對抗速度”的格局。這樣的格局雖然很常見,不過是由李小強下出來,特別是他選擇了“厚味”的一方,那就非常少見了。

由於有報道比賽的任務,張志東也跑進了研究室。他先是盯著棋譜看了一會,然後在那裝模作樣的唉聲嘆氣:

“今天這是怎麼了?這兩個‘暴力分子’怎麼突然變得這麼斯文。哎呀,我看到這種磨細棋的功夫棋就頭疼。他們這樣下的話,這要下到什麼時候?今天的報道任務看來是完不成了。馬小,你幫我分析分析,現在的形勢怎麼樣?”

“哈哈,你都知道這盤可能是細棋,現在的形勢當然是雙方都差不多,暫時還分不出好壞。不過看這個趨勢,這兩個暴力分子遲早還有一戰的。說不定很快就分出勝負也不一定。”

“我感覺小強今天下得太謹慎了,自己的棋明明已經那麼厚了,他還在那裡拼命加固自己。他就不怕實空落後太多嗎。嗯,估計是上盤棋被大錘打怕了。哈哈,小強這個好戰分子原來也有怕的時候啊。”

這個時候,一直在仔細觀察棋局的錢於平開口了:

“你認為小強會害怕戰鬥嗎?恰恰相反,黑棋這是為後面的戰鬥積蓄力量。這樣的局面,應該是大錘害怕戰鬥才對。不,不是害怕戰鬥,應該說他巴不得不發生戰鬥才對。正是因為這樣,所以白棋同樣在棋盤上表現得小心翼翼。”

“嗯,你這樣一說我好像有點明白了。哈哈哈,不管怎麼說,這盤棋小強逼到大錘都不敢跟他戰鬥,這算不算是他的策略成功呢?”

的確,對於張志東這樣的業餘高手,這樣的道理非常簡單。在棋盤上,判斷“戰鬥”有沒有利的條件只有一個,就是棋的厚薄。這盤棋李小強下得“非常厚”,從最簡單的棋理來判斷,如果發生戰爭的話,應該是黑棋有利。

劉大錘雖然是中國棋壇的大力士,在這個年代,大部分中國棋手同樣非常講究棋理。他好戰,不代表他會“無理作戰”。更何況,他現在巴不得不作戰。

什麼東西都有兩面性,李小強的黑棋“下得很厚”,那麼在實空對比方面,黑棋已經落後不少了。棋盤上如果沒有形成戰鬥,棋局越進行到後面,黑棋的“厚味”價值就會越來越低。“厚味”沒有機會轉化為實空的話。黑棋實空落後的壓力就會越來越大。

同樣是圍棋中的“力量”,很多棋手錶現出來的特點是不同的。劉大錘作為“力量型棋手”,他最大的優點,就是善於在複雜局面中找出最正確的下法。例如他和李小強去年下的那盤棋。在頭緒很多,場面很大的大型作戰中,他下出了被聶旋風譽為“有十一段水平”的棋。在他的對局中,經常能夠看到這樣的招法。他的“力量大”,主要就是表現在這方面。

這種棋堂堂正正,是圍棋中“正”的代表。給人一種非常“陽光”的感覺,後世的古大力差不多也是這種路子。除了這種“正派高手”,像李石頭那樣的,發力點極其詭異,常常在人意想不到的地方發力。給人一種“違反棋理”的感覺。這種人被稱為“邪派高手”。

當然,李石頭的棋並不是真正的“違反棋理”,只不過,他的“棋理”在很長一段時間只有他自己知道。一般人理解不了。屬於圍棋界的非主流。

除了這兩種外,還有一種“力量高手”。好像應該算是“亦正亦邪”。代表人物就是韓國的曹燕子。曹燕子是“速度型”,所以他的棋往往比較“薄”。正常情況下,“薄棋”是不利於作戰的。但是他常常主動出擊,以“薄”攻“厚”。他的想法其實大多數人都知道,無非就是“以攻代守”。可是他常常能夠成功,這是為什麼呢?最大的原因,就是曹燕子善於在棋盤上製造種種形勢。從全域性來說,他的棋是“薄”的,但是在區域性來說,由於他利用種種頭緒,往往是他“作戰有利”。從全域性來說,他是“違反棋理”的,在區域性來說,他又是“符合棋理”。所以說他是“亦正亦邪”。這是一種很高的圍棋才能。

嚴格來說,馬小飛其實也是這種型別的棋手。只不過,馬小飛的官子也非常好,僅僅比李石佛差一線。他在棋盤上和人家“鬥力”的次數不多。因此沒有人把他歸類於“力量型選手”。

圍棋中的“力量”,絕不僅僅是“計算”那樣簡單的。這是一種要求很高的綜合素質。

作為“好戰分子”的李小強,又是哪一種型別呢?

“嘖嘖,太老實了,白棋下得太老實了。這完全就不是我認識的那個劉大錘嘛!”

研究室內,張志東一邊搖頭晃腦,一邊在那評頭論足。在他看來,這種棋完全就不是劉大錘的棋風。雖然從整體上來說“白棋作戰不利”,劉大錘不僅“力量大”,他同樣是個好戰分子。可以在“平穩”和“作戰”做選擇的時候,他基本上都會選擇作戰。像這盤棋這樣小心翼翼的“避戰”,在他的對局中很少看到。

“呵呵,這頭蠻牛迴避作戰是有原因的。甚至可以說,白棋的選擇很聰明。哎,真是搞不懂,過了年以後,這頭蠻牛怎麼突然變得聰明起來了呢。想不通啊想不通……”

馬小飛同樣在那搖頭晃腦,同樣在那評頭論足。只要他開口,他肯定不會忘記順帶“損”劉大錘兩句。

“什麼原因,就因為作戰不利,所以他就回避作戰?這不太可能吧,大錘號稱‘亂戰之雄’,這是隨便亂叫的嗎?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和他對局的時候,大家都選擇這樣的下法,那他的力量豈不是沒有發揮的地方。”

“呵呵,棋盤上的道理是一個原因,這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要從小強的棋風特點說起。這頭蠻牛選擇這樣的下法,可以說是專門針對小強的棋風。所以我說他的選擇很聰明。”

這下張大記者來了興趣:

“哦?你說說看,你們這些國家隊的成員是怎樣看待小強的棋?他的棋風特點又是什麼?”

“小強現在的水平已經很高了,一般人想要贏他一盤棋已經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只不過,他現在還處在一個成長階段。在大家看來,他的特點鮮明,優點和缺點都很明顯。他的缺點就不說了,大錘這樣選擇,其實就是想剋制他優點的發揮。”

“小強的優點是什麼呢?”

“你以前不是說小強是‘撿漏王’嗎?呵呵,他最大的優點,其實就是撿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