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8章 超級細棋

“李小強到底想做什麼呢?”

當李小強和山城宏的比賽進行到下午3點鐘左右的時刻。中日圍棋界好像都在探討這樣一個話題。必須承認,這種情況有點反常。

在圍棋界,有一種“看棋高三段”的說法。這句話大致的意思就是,一般的人,能夠看懂比自己圍棋水平高三段的人下出來的棋。這種說法應該是比較靠譜的。我們普通愛好者在觀看職業比賽的時候,他們有些招法自己當然是下不出來的。不過當他們下出這些招法以後,看還是看得懂的,我們能夠了解這步棋的大致意思和作用。

說實話,如果配上一些解說的話,業餘初段看懂職業九段下的棋都沒有問題。在沒有解說的情況下,一位業餘5段也能夠看懂大部分職業棋手下的棋。這就是所謂的“看棋高三段”。當然,看得懂是一回事,自己能不能下出來又是一回事。

李小強現在的圍棋水平並不高,在目前的中日圍棋界,水平比他高的人大有人在。不過當很多高手看到李小強下出那步“斷”的時候,居然紛紛表示“看不懂”。

“呵呵,我還沒有看懂這步棋的意思,小強到底想做什麼呢?”

“哦?這又是什麼巫術呢?我怎麼不理解李桑的意圖……”

注意了!當職業棋手錶示自己“看不懂”的時候,在大多數的情況下,這只是一種客氣的說法。只有他們看到一步壞棋,看到一步明顯違背棋理的招法,他們才會說自己“看不懂”。

李小強以前也經常下出一些“違背棋理”的招法,不過當那些招法落在棋盤上以後,大家很快就能夠知道那些招法的意圖。例如和依田基紀比賽時下出的那3步“碰”,例如和淡路先生比賽時下出的那步“二間跳”。只要這步棋落在棋盤上,大家很快就能夠知道這步棋的意圖。而今天的這步“切斷”,情況好像有點特殊。在一出手的剎那,還真的沒有多少人看懂李小強真正的意思。

棋局進行到這個時候,誰的心裡都很清楚,現在李小強必須“出手”了,現在就必須主動出擊,不然的話,他實空上的壓力會越來越大。從表面上看,李小強這步“切斷”應該就是這個意思,這就是在“主動出擊”。

圍棋和“兵家”的思想是相通的。在我國兵家的思想中,對於“戰爭”的分析,是非常講究“天時地利”的。圍棋其實也一樣,李小強的這步“切斷”,就像是在棋盤上引發了一場戰爭,在作戰的時機上,這步棋好像符合要求,它符合圍棋中的“天時”。不過在很多人看來,李小強選擇作戰的地方好像有點不對。在李小強選擇“切斷”的地方,周圍都是人家的子,算是人家的“勢力範圍”。在這個地方強行作戰,明顯是李小強不利。也就是說,李小強的這步棋,好像不符合“地利”的條件。

要知道,在兵家思想中,可是一直強調“天時不如地利”的。你“天時”再好,你沒有“地利”的話有什麼用?

根據“兩處有情方可斷”的要求,當李小強下了這步“切斷”以後,大家不僅沒有看到山城宏的棋有什麼“情況”,會出現什麼問題。於此相反,李小強自己的棋,反而出現了那麼一點點情況了。

李小強的“情況”,就來自這步“切斷”本身。

沒錯,當李小強下了這步“切斷”以後,是把白棋一分為二。被他分斷的這兩塊白棋中,是有一塊還沒有完全活淨。從這個角度說,白棋是出現了那麼一點“情況”。不過要注意的是,這本身就不符合“兩處有情”的條件了。人家只是一個地方有“情況”,而不是“兩個地方有情況”。

更重要的是,白棋不僅只有一個地方“有情況”,人家的“情況”還很不錯,至少比李小強黑棋的“情況”要好很多。下一手棋就輪到山城宏先生的白棋下了,要處理一塊棋的話,對於職業高手來說並不難,更何況,李小強的那步“切斷”本身也是弱棋呢……

總體來說,大家對李小強還是比較相信的。圍棋下到他這樣的水平,不可能連這樣的道理都不懂。

“小強難道發現了什麼隱蔽的情況嗎?這個‘情況’,又在棋盤上的什麼地方呢?”

一時間,很多高手開始在棋盤上幫李小強尋找起“情況”來。正如華領隊說的那樣,高手的失誤,那也一定是有原因的,一定也是“高水平的失誤”。比如這盤對局,如果李小強沒有發現其他“情況”的話,那麼下這步“斷”,就是一個很簡單的失誤,一個不符合李小強水平的失誤。到了這個時候,沒有人相信,“棋盤上的巫師”會出現這樣的失誤。

中國棋手在尋找,日本棋手也在尋找。過了一段時間,在現場的研究室內,中國棋手再次一片沉默,再次面面相覷。很顯然,他們依然沒有發現什麼“情況”。劉大錘面帶憂色,突然冒出一句:

“看來小強是有點急躁了。”

馬小飛等人看了他一眼,同樣面帶憂色,一時間,大家都默不作聲。

的確,劉大錘的話好像是最合理的解釋。果然李小強沒有發現其他“情況”的話,那麼他下這步“切斷”,很可能就是急躁心理下的產物。在職業比賽中,這樣的事情也是經常發生的。

由於遲遲打不開局面,在沒有找到好辦法的情況下,棋手也會產生急躁的心理。

“不管了,先把局面攪亂再說吧,沒準等下還有意外的收穫呢……”

李小強下的這步棋,好像還真的很符合這種情況,這好像也是最合理的解釋。

真相到底是什麼呢?好在大家沒有等多久,僅僅是6步棋以後,李小強的真實意圖就圖窮匕見了。當大家看到李小強落在棋盤上的一枚黑子,在這個時候,一切真相都大白於天下。

“哈哈哈,原來小強是這個意思!不錯,不錯,這個構思很巧妙。思路也非常靈活,他敏銳的抓住了戰機,他成功的開啟了局面。”

“不愧是棋盤上的巫師,看來我們還是小看李桑了,對於這種看似平淡的局面,往往最考校棋手的功力。面對這樣的局面,往往很多棋手都束手無策。真是非凡的想象力,真是非凡的預見力。了不起!真了不起啊!”

“呵呵,我說我們剛才怎麼沒有發現情況,原來小強發現的情況出現在現在,嘖嘖,厲害,厲害,我現在可以肯定,他在下那步切斷的時候就知道了,‘情況’會發生在未來……”

沒錯,當李小強下那步“切斷”的時候,他同樣是遵循了“兩處有情方可斷”的原理。只不過,他發現的“情況”有點隱蔽,有點出乎大家的預料。他發現的“情況”,出現在6步棋以後。更重要的是,那步“切斷”本身,也是“情況”的一部分。

還是簡單回溯一下這幾步棋的過程和涵義吧。

當李小強下那步切斷的時候,的確是把白棋“一分為二”了。不過必須承認,這個地方是人家的“勢力範圍”。雖然有一塊白棋還沒有完全活淨,不過山城宏先生一點都不擔心。在自己實空領先的情況下,只有一塊孤棋根本就沒有什麼好擔心的。治孤一點都不難。

在圍棋中,“治孤”有很多方法,就地做活是一種,想辦法和自己其他活棋聯絡也是一種。當然,最積極,效率最高的“治孤”,其實還是“在攻擊中治孤”。

在實戰中,山城宏先生就是運用了這種效率最高的“治孤”方法。他的攻擊目標,就是“切斷”本身這個子。“切斷”本身是沒有目數的,而且本身也沒有活,這樣的棋自然也容易成為別人的攻擊目標。這也就是大家認為李小強“無理”的原因。“切斷”的本意是想進攻,現在別說進攻,誰攻誰還是問題呢。你既然“切斷”了人家,想要發揮這個子作用的話,你總不能扔在那不管吧。當別人進攻你這個子的時候,你總是要跑吧。那麼自然而然,你這個子就會發展為“一塊棋”,一塊效率不高,沒有什麼目數,甚至需要兩眼做活的一塊棋。

這樣你一塊弱棋,我一塊弱棋,大家都來逃跑,或者都來做活。誰怕誰呢?

在目前的局面下,當然是李小強怕山城宏,原因很簡單,李小強的“本錢”沒有人家厚。人家的實地本來就比你多,後面就是下100手沒有目的單官,人家都會奉陪到底。

在實戰中,山城宏先生就是這樣來的。他開始攻擊李小強的“切斷”了,他的意圖很簡單,只要形成“互跑”的局面,他的戰略意圖就實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