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7章 傷自尊

李小強用來證明自己的方法很簡單。作為一名長期在網路上廝混的老鳥。李小強是堅信“無圖無真相”的,雖然說“有圖”也未必是真相,但是“無圖”就一定沒有真相。這是李小強廝混網路堅持的信念之一。必須承認,這可能也是區分“菜鳥”和“老鳥”的一個重要特徵。要說服別人,僅僅依靠“口水”是沒有用的。你必須要“有圖”。李小強現在做的事情就是那麼簡單:上圖!

李小強來到棋盤邊以後,他一言不發,他先簡單思索了一會,然後開始在棋盤上“擺圖”。大家都注意到李小強的動作,當然,一時間沒有人知道李小強想做什麼。這是當然的,這個年代又沒有網路,大家當然不知道李小強是想給出真相證明自己。

大家看他的動作,嗯,好像是在打譜。如果觀察得仔細一點的話,會發現李小強擺的好像是一盤中國古譜。因為從前十幾手棋來看,這些棋具有很明顯的中國古棋特徵。如果觀察得再仔細一點的話,會發現李小強好像對這盤棋非常熟悉,除了剛開始思考了一點時間後,他擺棋的動作越來越快,越來越行雲流水,中間沒有一點停滯。可以看得出來,李小強好像對這盤棋很熟悉。非常熟悉!要怎麼說呢?嗯,熟悉到……好像是他自己的對局一樣。

“這……這是小強自己曾經下過的古棋嗎?”

當這個念頭出現在某些人腦海中的時候。大家激動了,大家興奮了。的確,大家是有理由這麼興奮的。一直以來,李小強頂著一個“古棋傳人”的名頭,卻從來沒有看他擺過中國古棋。雖然他的道理倒是講得一套一套的。在他曾經的比賽中,也有“一跳成國手”這類好像跟中國古棋沾點邊的東西。可是不管怎麼說,那些東西都是屬於“無圖無真相”的範疇。而現在,李小強終於開始擺古棋了。而且看他那個樣子,根據他對這盤棋的熟悉程度,有很大可能就是他自己用古棋規則下過的棋……

大家興奮啊,大家的八卦之火熊熊燃燒。一直以來,李小強的出現就是整個圍棋界最大的謎團。大家都見證了李小強後面的成長,可是他10歲以前呢?他10歲以前怎麼就達到了那麼高的水平呢?日本人稱他為棋盤上的巫師,他的那些“奇思妙想”為什麼會源源不斷的出現在棋盤上呢?是他10歲以前就打好了這樣的基礎嗎?而他現在主動開始擺古棋,是想主動把自己的秘密告訴大家嗎?

“呵呵,這是我以前學棋時碰到的一個問題,我現在拿出來考考大家吧……”

沒等李小強把話說完,幾乎所有的人都擠到了棋盤邊上。的確,自己有可能是第1批知道一個“大秘密”的人,無論誰都會很積極。張大記者早就忘記了那點不快,他以最快的速度出現在棋盤邊。

“大家看看,這個局面應該怎樣處理……”

李小強給出的問題,有點類似於圍棋中“下一手該怎麼下”的問題。李小強的分寸掌握得很好,現在棋盤上一共70手棋左右,這個時候考校“下一手”最合適。如果在佈局階段,可能可以選擇的點太多,很多棋無法分出好壞,那樣就沒有一個比較明確的“下一手”。如果是單純的死活題也不好,用那種棋來考校這些業餘高手也不合適,那種死活題無法看出一個人的綜合素質。

大家看了李小強給出的“題目”後,覺得這個題目說難也不難,說簡單好像也並不是那樣簡單。說不難,是因為這個題目不算非常複雜,棋盤上是有幾塊棋糾纏在一塊,不過這些業餘高手要找到“下一手”,應該也是不難的。

當然這個題目也並不是那麼簡單,怎麼來說也有幾個分歧點在裡面。真要找到最佳選擇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再說了,在這樣的局面中,真的有“最佳選擇”嗎……

“呵呵,大家可以根據棋風特點自由分組,找出這個局面以後30步棋的最佳次序,半個小時後我再公佈標準答案,好嗎?”

不用李小強多說一句話,大家很快就分頭行動起來。是啊,在這盤棋中,可能隱藏著一個秘密,一個圍棋界還沒有誰知道的秘密,誰不想去體驗一下這樣的秘密呢。

整個大廳開始變得熙熙攘攘,爭論的聲音此起彼伏。李小強注意到,整個大廳主要分為3大群棋手在那集體研究。這主要也和棋盤上那個局面有關。那個局面如果憑第1感覺的話,主要有3個明顯的分歧點,水平到了業餘高手這個程度,“下一手棋我最想下哪?”這種感覺還是有的。大家的感覺也大多集中在3步棋上。當然,也有部分棋手的感覺比較獨特,大廳中也有棋手在根據自己“獨特的感覺”在獨立思考。

更有趣的是,在大家拆棋的過程中,還有的棋手出現了“叛變”的情況,他一開始是在某一個組的,研究過程中他和其他人的意見出現了分歧,於是他背叛了自己的“第1感覺”,跑到另外一組去了。

李小強擺出一副高人模樣,他一言不發,裝模作樣揹著手在大廳裡溜達。當大家的探討到達最熱火朝天的時候,沒有人注意到,李小強悄悄和王麟翼說了幾句話,然後王大高手含笑離開了這個大廳。

半個小時很快過去了,大家的討論終於有了最後的結果。當然,這個畢竟不是做死活題,並不是只有唯一答案的。李小強讓大家在棋盤上把各自的“答案”一一演示出來。必須承認,這些答案是透過一幫業餘高手群策群力研究出來的,雖然不能說達到了很高的水準,說這些答案有普通職業水準應該不過分。

“小強,你就別賣關子了,快點把你的最佳答案公佈出來吧,好讓我們欣賞欣賞。”

“好好好,我這就開始,不過我事先宣告,我這個只是‘標準答案’,至於是不是‘最佳答案’,還是要依靠各位來評判了。”

李小強把後面的幾十步棋在棋盤上一一顯示出來。他擺得很慢,讓大家有足夠的時間品味每手棋的涵義。不過他沒有開口說話,他相信,透過剛才30分鐘的熱烈討論,每位高手對這個局面都有了自己的理解。

“大家覺得,下這盤棋的這兩位對局者水平怎麼樣?”

當李小強擺完棋後,他沒有馬上開口,其他人同樣沒有說話,大家還在回味剛才的棋局。必須承認,這些人都是識貨的,雖然只有30步棋,也可以看成圍棋中的一個小型戰役。你只要認真思考過,那麼管中窺豹,是能夠從中看出對局者綜合素質的。

“雖然不是很好說,不過這盤棋執白的一方好像要比執黑的一方水平差一點。不過必須承認,就是執白的那個人水平也不會比我差。大家說是不是?”

也不知道是誰最先給出了這個判斷。聽到這個話以後,很多高手都頻頻點頭。是的,這個話應該很中肯,圍棋是“手談”,棋手透過自己落在棋盤上的一顆顆棋子,來表達自己的想法。人家的水平怎麼樣,透過這一手一手棋,是可以感覺出來的。和其他人比不好說,和自己比的話,應該能夠得出一個客觀的比較。

“哈哈,我知道了,小強你老實交代,執白的一方就是3年前的你,而那個水平比你高一截的,應該就是你那個從未露面的師傅。哈哈哈,大家說我這樣的猜測正不正確……”

自然而然,有這種“聯想能力”的只會是張大記者。作為國內和李小強打過最多交道的“業內人士”,他無時無刻為自己沒有找到李小強的師傅而耿耿於懷。大家聽了張志東的話以後,也覺得非常有道理。從這盤棋執白方表現出來的綜合素質來看,應該有不弱於業6水平。而李小強“剛出道”時好像也就這個水平,考慮到李小強好像對這盤棋非常熟悉,熟悉到就像是他自己下的。大家當然有理由這樣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