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0章 千古奇局

李小強和張志東兩人也算是認識了很長一段時間。有趣的是,兩人雖然是因為圍棋而結識,不過卻從來沒有在棋盤上交過手。更沒有想到的是,兩人的第1次交手,居然是在一個還算比較正式的比賽當中。對於這個比賽,李小強當然不怎麼把勝負放在心上,不過張大記者可不同,如果在大庭廣眾之下輸給李小強,那他的面子上無論如何都不好看。

李小強在比賽前就清楚,果然說下這盤棋有什麼壓力的話,那所有的壓力都會在張志東那邊。真是為難他了。比賽開始以後,張大記者的棋果然下得小心翼翼,不肯越雷池半步。可惜事與願違,開賽僅僅半個多小時,棋盤上的形式就變的異常的緊張。由於這個比賽每方用時只有1個小時,因此程序比較快。看到張大記者在那緊張思考的樣子,就連李小強自己都覺得有點好笑。

目前棋盤上只有70多手棋,李小強就準備屠大龍了!

“嘿嘿,你以為你下得這麼小心翼翼,我就找不到吃棋的機會嗎?”

這一切,都要從張志東的一個“伽吃”說起。

必須承認,張志東下這盤棋的思路還是很正確的。因為這個是讓2子棋,因此他的思路主要是兩個,第1個,儘量將變化走盡。這個和走大型定式的思路是一樣的,大型定式的手數一般比較多,假設在一個很大的區域性都是“兩分”的話,那肯定是下手方有利一些。棋盤上保留的變化越多,就變數越大。要知道,李小強可是“棋盤上的巫師”,出於這個考慮,張大記者當然要儘量防止李小強施展“巫術”的機會。這是他第1個思路。

當然,當“下手”面對“上手”的時候,僅僅這樣一個思路是不夠的。張大記者第2個思路,就是儘量把棋“走厚”,儘量把自己的棋走在外面。應該說這個思路同樣非常正確。無論怎麼說,圍棋中腹的變化總是要比邊角的變化複雜一點。圍棋到了張志東這樣的水平,大部分邊角的獨立變化他還是能夠看得很清楚。把自己的棋儘量“走在外面”,那麼不管怎麼說,在棋盤上最容易“出事”的地方,自己是握有主動權的。

沒錯,張大記者就是按照這兩個思路來的。你不是號稱“棋盤上的巫師”嗎?我現在把棋走厚,我把棋儘量走在外面,看你怎麼折騰?當然,有可能我在區域性上吃了一點小虧,那也是沒有辦法的,反正我還有讓兩個子的優勢,我就跟你慢慢磨吧。這個就是張志東的策略。

比賽開始沒多久,李小強其實已經知道張志東的想法了。如果僅僅是從勝負的角度出發,那當然有很多種應對方法,李小強怎麼下都可以。問題是面對今天的比賽,勝負根本就是次要的。因此李小強思考的重點,根本就沒有想過“要如何贏下這盤棋”,他考慮更多的,是不能讓張大記者如意。

“嘿嘿,你不就是想和我玩‘烏龜流’嗎?想讓整個局勢平穩進行嗎?我就偏不如你的意,我一定要找個機會殺你一條大龍試試……”

當棋局進行到70多手棋左右,從表面上看上去,張大記者的策略好像成功了。整個局勢顯得有點平淡。並且將一直平淡的走下去。他下了一步“伽吃”,嗯,這步棋好,圍棋中的“伽吃”算是一種非常安全的吃子方法。張志東的黑棋穩穩的把3個白子“伽”死了。這棋目數當然沒有多少,不過棋總算是下在外面吧,因為吃得比較乾淨,這個棋總算是比較“厚”吧。

讓張大記者沒有想到的是,就是自己這步“伽吃”,好像露出了一絲破綻,給李小強提供了一個機會,一個殺大龍的機會!他沒有想到,自己的另外一塊棋早就被李小強盯上了。

這好像有點自相矛盾,人家張大記者也是高手,人家既然下得小心謹慎,棋又下得很“厚”,怎麼可能留一塊弱棋給你攻殺呢?的確,被李小強瞄上的那塊棋確實不算弱棋。這樣說吧,這塊棋雖然還沒有完全活淨,就算李小強攻一手,這塊棋可以很輕鬆的處理。哪怕讓李小強連下兩手,被吃的可能性也小於5成。在業餘高手眼中,這樣的棋當然不算是“弱棋”也難怪張志東沒有想到。

如果是正常的比賽,李小強當然也不會去想吃這樣的棋。可今天不同,李小強早就存了這樣的心思,也一直在等待這樣的機會,到了現在,這個機會好像真的出現了。

要吃這塊棋的話,“在這個地方多下一手棋”是必要條件。李小強也很清楚,就算連下兩手棋,殺棋的難度也很大。能不能殺掉先不管,如果有機會殺的話,李小強還是要殺一殺的。因此李小強首先要解決:“在這個地方多下一手棋”的問題。而張志東的那步“伽吃”,好像就給他提供了這個機會。

在棋盤上,任何有趣的東西都是從看似反常的地方開始的。這盤棋同樣也是這樣。當李小強下了一步“反常”的棋,下了一步出乎意料的棋,這盤棋想不精彩都不行了。當張志東剛看到這步棋的時候,他的眼珠子都快掉出來了。

當然,這次他不是被李小強的妙手“震撼”了,他只是看見一步完全出乎意料的棋,一步非常難看的棋。同時也是一步他暫時還沒有看懂的棋。

李小強下了一步“拱”!

從表面上看,李小強是想逃出被黑棋“伽吃”的那3個白子。因此他下了極其難看,極其猥瑣的“拱”,這步棋不僅難看,好像還沒什麼用,想“拱”都“拱”不出來。這裡的計算非常簡單,張志東再次計算一遍,他確信這幾個子是逃不出去的。當然,張志東在這個地方很謹慎,正是因為這個計算太簡單了,李小強不可能算錯,他也清楚李小強肯定有其他的目的。

很顯然,這時他還不知道李小強在瞄著自己的大龍。因此他在疑神疑鬼中跟著應了。當然他也沒有辦法,自己剛才“伽吃”別人的子,總不可能讓人家“拱”出去吧。這幾個子如果被李小強跑出去,那麼張志東的那步“伽吃”就會變成“損著”。

李小強依然在這個地方做準備工作,他又下了幾步棋後。就連邊上的趙大寶也知道,李小強肯定“有陰謀”了。

的確,這個場面趙大寶非常熟悉。這個時候,在棋盤上再次出現了“活徵子”!用一個比較形象的圍棋術語來說,這種棋型叫做“硬扭活羊頭”。前些日子,李小強下出了一個類似的手段,那次他用這個手段是為了一個“老鼠偷油”。在趙大寶看來,自己的好兄弟下出這樣的手段不算什麼,他最“無恥”的是,他居然把那個“老鼠偷油”讓給了林夢雨,這才是最讓趙大寶“羨慕嫉妒恨”的。而今天,棋盤上再次出現了“硬扭活羊頭”,李小強想做什麼呢?

當李小強回過頭來開始攻擊大龍,他的意思大家也終於清楚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過來圍觀這盤棋,而張大記者的臉色已經變得蒼白。

要具備攻擊大龍的條件,李小強必須在這個地方連下兩手棋,而李小強需要的那手棋,他現在好像找到了。這手棋就是“引徵”!

所謂“活徵子”,是指這塊棋本來是徵不死的,張志東下“伽吃”的時候就看到了,李小強徵子不利,自己那步“伽吃”是成立的。作為業餘高手,他當然也會注意黑棋有沒有很嚴厲的“引徵”手段。在正常的思維中,這個局面確實沒有很嚴厲的“引徵”手段。

“硬扭活羊頭”的棋本身是很“損”的,判斷“引徵”嚴不嚴厲,一般就看“引徵”獲得的利益能不能抵消前面的損失。

而現在,李小強確實獲得了“多下一手棋”的機會。不過這步棋暫時還無法用“價值”來計算,由於前面損失太多,李小強想要彌補損失的話,就必須屠龍。能夠屠龍,這步“引徵”就有價值,如果不能屠龍,這步引徵同樣是廢棋。

張志東當然沒有想到,李小強居然會用這樣激烈的方法對付自己。他就是為了創造一個屠龍的機會,不惜下出那樣的“損著”。更重要的是,如果出現了這種局面,那根本就沒有迴旋的餘地,不是你是就是我亡。

所有圍觀的人都興高采烈,在那興致勃勃的關注這盤比賽。的確,“硬扭活羊頭”這樣的手法一般在棋盤上很少見,只要出現一次,往往這個棋就非常好看。這樣的構思算不上巧妙,只能說是比較極端。當然,如果李小強屠龍成功的話,那這個構思就可以說很巧妙了。這也是張大記者臉色蒼白的原因。如果李小強成功的話,那這盤棋完全可能成為李小強的“名局”,將被大家到處傳唱,而可憐的張大記者將淪為背景,應該沒有人願意成為“背景”的。這也是張志東覺得李小強“不夠朋友”的原因。

出現“硬扭活羊頭”的棋往往都很精彩。這樣的棋雖然少,在圍棋界還是有的。棋局的“精彩指數”,往往和“硬扭活羊頭”的長度有關。死的棋子越多,這個對局就越精彩,越奪人眼球。給人於美的享受,到了後世,韓國的李石頭在他們國內的一盤比賽中,他就曾經下過一盤這樣的棋,他“硬扭活羊頭”的棋子超過15個,貫穿半個棋盤,長度非常大。對局雙方最後形成了一個超過100目的大轉換。李石頭依靠這個手段,最終一舉獲勝,那盤棋確實非常精彩,完全稱得上是一盤“名局”。

當然,李石頭那盤只能稱為“名局”,在中國古棋中,施襄夏棋聖和張振西下過一盤讓4子局,同樣出現了“硬扭活羊頭”的局面。平心而論,相比李石頭那盤,這盤棋更精彩,技術含量更高,內涵更豐富,完全稱得上是“千古奇局”。

在李石頭的那盤對局中,當他下出這個手段以後,其實那個轉換就不可避免了。因此那盤棋的關鍵是判斷,而不是手段。李石頭看到有一步價值100目的棋等在那裡,他判斷自己這一串手法虧損90目,自己可以賺10目的便宜,於是下出了這個手段。因此在這個過程中,他的判斷是“靜態”的,是沒有變化的,難道係數不算很大。

而施襄夏那盤不同,他“硬扭活羊頭”是為了屠龍,不管是棄子,還是他的屠龍,隨著棋子的增多,一條“小龍”慢慢滾成一條“巨龍”。整個過程都是動態的。無論從具體屠龍手法還是判斷,他那盤棋的難度係數都更大。因此內涵也更豐富。完全配得上“千古奇局”這一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