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2章 你永遠不會獨行

吳大師的住所,當李小強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後,他一雙眼睛緊緊盯著吳先生。擺出一副“你不解答我的疑惑,我就不答應你”的架勢。吳大師看到李小強如此認真的樣子,終於露出了慈祥的微笑。

的確,李小強的問題看似簡單,真要較起真來不是那麼好回答的。李小強甚至覺得,對於自己來說,這樣的問題至關重要。因為這已經是屬於“方法論”的問題了。這樣的問題解決不好,那麼自己的圍棋水平很難再有實質性的提高。

要說李小強這人算是有點自知之明。他對自己的“底細”非常清楚。如果要說自己有什麼優點的話,無非就勝在一個“見多識廣”上面。當然,李小強一直認為,自己的“理性分析”能力應該算是不錯的。當自己的圍棋水平進步到現在這個階段以後,如何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到最大,應該是自己今後最大的課題。

下一盤圍棋,其實就是在棋盤上不停的做出選擇。“一本道”,“僅此一手”的情況當然也有。但是更多的,其實就是在不停的判斷和取捨中。正是因為自己的“見多識廣”,那麼這樣一來,“方法論”的問題就至關重要了。例如碰到“雙飛燕”這樣的定式,用不同的思路,就會產生不同的下法。在下圍棋的時候,保持思路的連貫性是非常重要的。你不可能上一步棋用一種思路,下一步棋又用另外一種思路。

在圍棋中,有一種“兄弟打架”的說法。“出現這樣的局面,黑棋的下法像是在兄弟打架”。如果聽到這樣的評論,就是指黑棋的下法前後矛盾,是在指責黑棋下得不好。造成這樣的結果,往往就是思路不連貫造成的。

吳清源先生沒有立刻回答李小強的問題。他在一步一步的啟發大家的思維:

“的確,現在的職業棋手好像非常怕別人下雙飛燕。既然大家都這樣想,那麼肯定是有一點道理的。我們就當目前的圍棋水平一直在進步,圍棋理論也在日趨完善中。那麼我們就當目前的理論是正確的,反過來替我們的祖先想想吧。呵呵,‘起手雙飛,不無太緊’,他們為什麼會這樣認為呢?”

吳先生甚至把目光轉向張志東:

“小張,你是一位圍棋記者,你們是要負責傳播圍棋文化的。你先來說說吧,這樣的問題,你們思考過嗎?”

“這個……我在想,我們的祖先之所以有這樣的看法。是不是因為‘還棋頭’的原因呢?”

必須承認。張志東的看法應該是有一定道理的。“雙飛燕”這樣的定式,在起手的前3步棋中,可以理解為白棋的兩顆棋子在“進攻”黑棋“星位”的那顆棋子。白棋雖然是在“進攻”,但是黑棋要應付起來的話,其他的好壞先不管,黑棋是很容易就把白棋一分為二的。

由於白棋很可能多出一塊棋,那麼在最後計算勝負的時候,就需要“還”2目棋給黑棋。那麼白棋在“進攻”黑棋的時候,就需要考慮清楚了。這2目棋花得值不值。由此產生“起手雙飛,不無太緊”的想法,勉強也說得過去。

但是,問題真的只有這樣簡單嗎?還是有更深層次的原因呢?

“小強,我看得出來,對於這樣的一個問題,你應該有自己的思考。你說說看,你是怎樣認為的?”

“我認為,這應該和圍棋中‘星位’的特點有關,如果要簡單概括一下的話,星位應該具有‘難攻難守’的特點。就是基於這樣的認識,才讓前輩產生了‘起手雙飛,不無太緊’的理論呢?”

“哈哈哈,不錯不錯,你這樣的看法,應該是很接近中國古棋的思路了。”

中國古棋由於有“座子制度”,因此所有的開局,都必須圍繞棋盤上4個“星位”來展開。仔細想想的話,“星位”確實具有“難攻難守”的特點。由於這個位置比較高,那麼“星位”的“下盤”就比較空虛。無論怎麼應付別人的“掛角”,只用一手棋的話,“星位”這個子是不容易生根的。如果想強行生根,往往無法構成“好形”。也就是說,“星位”這個子即使“守”一步,也無法下出效率很高的棋。這就是星位“難守”的特點。

另外一個,由於“星”位的位置比較高,因此比較容易往中央“出頭”,即使用“雙飛燕”這樣的手段進攻“星位”這個子。要處理起來並不難。這就是“星位”的“難攻”。

拘於這樣的認識,所以才有“起手雙飛,不無太緊”的說法。

“你即使多花一手棋來進攻,我也根本不怕。”來個角色互換的話:“我即使下出了雙飛燕,由於這個子的位置比較高,攻起來不太好攻,如果攻不好的話,在這個區域性我多花了一手棋,很可能我這兩步棋的效率不算太高……”自然而然,“起手雙飛,不無太緊”的棋理也就產生了。

“海峰,你也說說,對於這個問題,你是怎麼看的?”

“呵呵,我非常贊成小強的觀點。我已經沒有更好的看法了。不過透過這樣的比較。我倒是對這兩種觀點產生分歧的原因來了興趣。這裡面最深層次的原因,應該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圍棋理念吧。換句話說,這應該是中國古棋和日本圍棋最大的差別。我現在已經知道,老師您為什麼要小強堅持自己的圍棋理念了。因為在小強身上,您看到了您年輕時候的影子。小強現在在做的事,就是您一直在做,甚至到現在還沒有做完的事!真是慚愧啊,我雖然是您的大弟子。可是我這個徒弟完全不合格。現在看來,真正能夠繼承您衣缽的。我看也只有小強了。”

李小強的臉皮雖然比較厚,不過聽到林海峰先生給出這麼高的評價後。他的臉還是紅了。連人家李石佛都曾經說過:

“即使是在背地裡,自己也從來沒有想過能和吳先生相比。”

更不用說李小強了。他可是對自己的圍棋天賦沒有多少自信的。這次來見吳大師,如果能讓吳先生指點一二。稍微讓吳先生指明一下方向,李小強就心滿意足了。

真要說起來,兩種不同圍棋理念的產生。就是和“座子”制度有關。更準確的說,和“星位”以及“小目”的特點有關。在中國古棋中,除非是讓子棋,不然見不到和“小目”有關的變化。有趣的是,當日本圍棋取消“座子”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也是見不到多少和“星位”有關的變化的。

在日本古棋中,“星位”和“三,3”一度被認為是“鬼門關”。當吳先生和秀哉下“世紀對局”的時候。吳先生下出“星,天元,三,3”佈局。他的這個舉動,甚至被認為是對權威“不敬”的行為。用現在的眼光看來,當時日本圍棋界的行為好像有點奇怪。不就是下一個“星位”嗎?怎麼就成了“鬼門關”了呢?

仔細分析其中的原因,這其實還是和“星位”的特性有關。日本圍棋同樣認為,“星位”是難攻難守的。正是因為這“兩難”。他們認為如果下“星位”的話,整個形勢不容易掌握。尤其“低手”和“高手”下棋的時候,他們不推薦低手採用“星位”的下法。認為應該選用更簡明的“小目”下法。

和“星位”相比,“小目”的特點當然就是“易守”。聽聽“無憂角”這個名字就知道。起手下“小目”的話,只要加上一手棋,那麼整個角部就可以“無憂”了。

“你吳清源就是一位‘下手’,你和高手下棋的時候,居然敢下星位和三,3。你這明顯就是不走正途嘛!你想做什麼呢?想用歪門邪道在棋盤上胡攪蠻纏嗎?先不談勝負,就憑你這個態度,你就不是在追求棋之正道。你這就是非常失禮的行為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