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5章 加冕

在這盤比賽即將進入小官子階段的時候,李小強落下了一步棋。他在棋盤的“一路”上“扳”了一下。說實話,這步棋有點出乎大家意料。當這步棋一出手,幾乎所有人都知道李小強的意思,也知道這可能是他最後的抵抗手段。但就在那一剎那,幾乎沒人認為這個手段能夠獲得成功。

是的!因為這是一個“賴皮劫”,是圍棋中最難打贏的劫!

從嚴格意義上來說,“賴皮劫”並不是真正的圍棋術語。顧名思義,在下圍棋的時候說人家“賴皮”,其實就有指責對方“胡攪蠻纏”的意思。

“你這個下法根本沒有作用,也沒有任何實際意義。你還使出這個招法做什麼?你這明明就是在胡攪蠻纏嘛……”

必須承認,能被稱作“賴皮劫”的,基本也就是這樣的意思。也正是因為這樣,假設某人能利用一個“賴皮劫”翻盤,那絕對會讓對手欲哭無淚。

例如在剛剛過去的第1屆“富士通杯”中,林海峰打贏了一個緩3氣的“賴皮劫”,生生氣走韓國二號人物徐奉洙。就這個故事,讓世界棋壇好生熱鬧了一陣子。

的確,類似於那樣的“緩氣劫”,只要是緩2氣劫,就有點“賴皮劫”的味道了。而緩3氣劫,那基本就被認為是真正意義上的“賴皮劫”。

在正常情況下,這種劫是非常難打贏的。就剛才那個例子,事實上也是因為徐奉洙鬼使神差,下了好幾步惡手,他才莫名其妙輸掉了那個劫爭,從而輸掉了整盤棋。

當然,除了這種“緩N氣劫”,大家稱之為“賴皮劫”之外。其實還有一種劫,在大部分情況下也被稱為“賴皮劫”。而李小強剛剛製造的,其實就是另外一種形式的“賴皮劫”。

要說人家林先生打贏的那個“賴皮劫”,雖然緩了3氣。不過人家好歹是在“對殺”。因此他們那個劫爭,價值還是比較大的。動堪就是幾十目的轉換,而現在下的這盤棋呢?局面都已經很簡明瞭,在目前局面下,最大的官子都沒有超過後手8目。而李小強挑起了,只能算是“官子劫”而已。

嗯,由於李小強挑起的劫爭有點奇葩,有點“賴皮”。這樣的劫爭,也可以稱為“官子賴皮劫”。

就在剛才,李小強剛剛下了一步“一路扳”。要說在一盤棋的官子階段,什麼“一路扳粘”,“二路扳粘”之類的術語非常常見。李小強下一個“一路扳”,這也沒有什麼好奇怪的。可是就在前面,沒人注意到李小強這個手段。在這個區域性,絕大部分人都認為黑棋“扳不到”。包括李小強自己,他開始也認為自己“扳不到”。他也把這個區域性的定型當成是白棋的“先手權利”。

不能怪大家都忽略了這個手段。既然是收官嘛,“扳”和“粘”是聯絡在一塊的,你“扳”了就要“粘”。這就是大家常常說的“扳粘”。而恰恰就是這個地方,李小強只能“扳”不能“粘”。因為在棋盤角部這個特殊的棋形中,李小強存在傳說中的“接不歸”。李小強只要一粘,那個剛才的棋子就是送死。

假設只有一個“接不歸”也就算了。偏偏在這個地方,李小強存在2個“接不歸”。也就是說,李小強想要粘回這個子的話,他需要連下2手棋,才能“粘”。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讓大家都忽略了這步“扳”,因為這步“扳”的價值本身不大,最多也就2目棋,再加上黑棋存在2個“接不歸”,雖然可以用劫爭來頑強抵抗,強行將這個劫爭撐住。

本身的價值不大,劫打輸後這步棋本身就是“損著”因此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這個劫爭,都有一點“賴皮劫”的味道。

說實話,李小強現在也實在是沒有其他辦法,才把這個“賴皮劫”丟擲來了。當然,這雖然是個“賴皮劫”,但作為白棋一方,還是需要花點時間考慮的。面對這樣的局面,應對方法也只有兩個,要麼堅決開劫,要麼選擇退讓。在這其中,思考的重點不是手段,而是判斷。

李小強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靜靜的等待對方的選擇。他心裡非常清楚,劉大錘目前正在做著各種判斷和取捨。而李小強相信,劉大錘做出的選擇,應該會和自己預料中的一樣。

在這樣一個地方,白棋只有2種選擇。李小強丟擲的劫爭,雖然算是“賴皮劫”的一種,但它其實更是一個“官子劫”。因此正確的思路,只要是職業棋手,首先都會從“目數”的角度出發,來做出自己的選擇。

假設白棋選擇退讓會怎麼樣呢?李小強心裡估計,對手很難做出這樣的選擇。就目前全域性的形勢來說,雖然是白棋領先,但優勢很小。根據李小強自己的判斷,目前黑棋盤面領先4到5目左右。也就說按照最正常的下法,白棋可以贏半目到1目半之間。如果沒有其他情況的話,正常應該是贏1目半,扣除一些“單片劫”等等意外因素。就算白棋退讓一點,贏半目棋還是沒有問題的。由於目前的局面比較簡單,李小強相信。到了這個時候,對手的判斷應該就是這樣。

也正是因為這樣,對手才很難下定決心退讓。因為只要一退讓,劫爭是打不起來了,但白棋眼見著就要虧損1目棋。明明這個地方是自己的“先手權利”,就因為對手丟擲一個“賴皮劫”,就莫名其妙送1目棋嗎?這當然是不願意的。

更重要的是,假設退讓的話,白棋最少是虧損1目,假設真的被對手打贏這個“賴皮劫”的話,很可能就要虧損2目。這個結果是白棋無論如何都不能接受的。

本來最少贏半目的棋,就因為一退讓,就變成形勢不明瞭,很可能就因為這稍微一退讓,就把整盤棋輸出去了。這沒有多少人接受得了。

因此李小強估計,現在劉大錘正在思考的,肯定是打劫的變化。更準確的說,他現在應該是在計算劫材。

真正的圍棋高手,當他碰到一個劫爭的時候,他是絕對不會輕易落子。他一定要算清劫材的多少才會做出選擇。例如目前的局面,假設劉大錘算到自己劫材絕對不利的話。那他該退讓還是要退讓。就算明虧1目棋,那也是沒有辦法的。

特別是這樣的官子劫,情況就更特殊了。如果他選擇退讓,那這步棋就是一個1到2目的官子,而他選擇開劫呢?那黑棋毫不猶豫就會擴大劫爭。黑棋也只有這樣下,打這個“賴皮劫”才有意義。到了那個時候,很可能雙方都輸不起。雙方也就在這個地方分出勝負。因此他絕對要把自己的劫材算清楚。

劉大錘心裡很清楚,雙方在這個地方,就要決一勝負了。這是本局最後一個關鍵處。因此他在進行最後一次長考。

“這個劫爭雖然麻煩,但小強的劫材好像不怎麼夠吧?大家認為呢?”

在劉大錘長考的同時,研究室的棋手也沒有閒著。大家也在進行著各種判斷和分析。所謂人多力量大,大家很快就得出了結論。特別是錢於平,他計算目數的速度飛快,很快就把各種判斷和得失分析清楚。並報出了自己的結論。

當然,要精確判斷這裡的得失,其實也是沒那麼容易的。比如現在的張大記者,他就還有點迷惑:

“我怎麼覺得小強的劫材要多一點啊……大方,還是請你來幫我解釋解釋吧。”

張大記者雖然有迷惑,不過他心裡清楚,在這樣的地方,自己肯定是不如錢於平判斷精準的。因此他也沒有廢話,直接請曹大方九段幫自己解釋。

“呵呵,這樣的劫爭的確比較有趣,假如大錘退讓的話,這就是1到2目的小官子,假如形成打劫呢,那就是價值超過15目的大劫爭了。因此計算這裡的劫材,其實是非常講究的。就算我們職業棋手都非常頭疼。”

“哦?”

“你仔細看看,假如小強打贏了這個劫,就可以破掉白棋差不多10目空,而大錘打贏這個劫呢,他可以利用那個接不歸,一口氣提去黑棋的2個子。也就是說,假設小強劫打輸了,他自身也要虧損4目棋的。這樣一來,你說這個劫爭的價值是不是差不多有15目呢?打這麼大的劫,其實雙方的負擔都很重,大錘至少要找10目以上的棋,才可以當劫材。小強也好不到哪去,在目前的局面下,他也要找10目以上的棋,才算是劫材。”

“哦?小強劫打輸的話,他不是隻虧損4目嗎?他為什麼也要找那麼大的劫材呢?”

“呵呵,到了你這個水平,我估計你就是在這個地方有點迷惑。你不要忘了,在挑起這個劫爭的時候,是小強的先手,假設他的劫打輸了,他是要落後手的。如果他只找一個5,6目的劫材,那能行嗎?那就相當於在目前的局面下,他去收了一個後手1到2目的小官子。然後把一個先手送給大錘。那樣肯定是不行的。”

“嗯,這下我明白了,由於目前還有很多6,7目的小官子。由於一個先後手的關係,其實小強的負擔也很重。是這個意思嗎?不過我剛才也計算過,好像在大劫材方面,小強好像也不差啊。為什麼……”

“呵呵,這個地方的劫材你注意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