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2章 “叩橋不渡”新傳

比賽大廳中,隨著賽會總裁判宣佈比賽開始。李小強和林先生相互致禮,比賽正式開始。

在這盤棋中,李小強和上盤棋一樣,他依然猜到了白棋。這樣一來,就是林海峰先生首先把手伸向棋笥,他取出了一枚黑子,他把這枚黑子落在棋盤右上角的星位上。從而開始了整盤棋的比賽。

坐在他對面的李小強看到這手棋後。他沒有馬上急著落子。他用自己的方式調整著自己的比賽狀態。過了好一會,他才落下了自己的第1步棋。

在這種世界大賽的前幾輪比賽中,由於對局的盤數比較多,大家不容易“聚焦”。因此主辦方會提供一個比較大的研究室。好讓大家同時研究好幾盤棋。

作為中國代表團來說,那當然會同時關注有中國棋手參加的比賽。因此華領隊和張大記者他們面前,三塊棋盤一字排開。大家在密切注視著棋局的程序。由於在第1輪比賽中,有3名中國棋手被淘汰了。因此大家也不用擔心顧不過來。

而在觀戰室的另一個角落,就是以日本棋手為主了。由於4名韓國棋手都進入了第2輪。在韓國方面,目前只有一位韓國領隊在觀戰室裡。於是他乾脆混在一堆日本棋手裡面,關注著整個比賽的程序。

一般來說,在比賽的開始階段,棋局是沒有什麼好研究了。在這個以慢棋為主的年代。這個時候棋局往往都是佈局階段。圍棋中的佈局雖然重要,但大多不是決定勝負的最關鍵處。因此除了棋局中出現了“新手”,大家才會有興趣拆一下。否則的話,在上午時候的觀戰室,觀戰者往往是閒聊的多,研究棋局的少。

不過在今天上午的時候,在同時舉行的8盤棋中,好像還真的出現的“新手”。這樣一來,出現“新手”的這盤對局,也暫時成了大家的焦點。上午在觀戰室內的所有棋手,幾乎都在拆這個區域性的變化。

在以往的這個時候,李小強往往會成為這種場合的主角。因為自從他出道以來,由李小強“首創”的“新手新形”已經是層出不窮了。先不管這些“新手新型”到底怎麼樣,但這至少也讓他坐實了“圍棋天才”這個虛名。當然,這是讓李小強哭笑不得的地方,也是讓他無法辯解的地方。

不過今天不是,今天下出“新手”的,是韓國棋手徐奉洙。他在很早的時候就下出了一步新手。這樣一來,大家目前的焦點,是聶旋風VS徐奉洙這盤比賽。

這盤棋是聶旋風執黑先行。他開局佈下了圍棋界中經久不衰的“中國流佈局”。在這個年頭,“中國流”也已經風行好幾十年了。因此大家都非常熟悉。也有若干在這個年代比較流行的“套路”。

就是在一個和“中國流”有關的佈局套路中。在20手棋左右,徐奉洙九段率先變招了!他下出了一步大家還沒有見過的“靠”。這樣一來,他的這步“新手”,就把大家都吸引過去,大家開始分析和研究這步棋。

“白棋這步靠好像是不怎麼成立吧,這步棋太生硬,好像也很勉強。雖然能夠在這個地方搞出一個劫爭,但感覺黑棋不怕……”

研究室內棋手眾多,並且不乏高手。因此大家拆了一會棋後,就很快得出來一個比較一致的意見。

的確,在圍棋中,有那麼一部分“新手新形”,其實是並不難判斷的。比如像今天徐奉洙九段的“新手”。由於這步棋並沒有涉及到很複雜的計算,又是在一個流行套路中出現的新手,那麼大家就更容易判斷其中的得失。

所謂“流行套路”,其實就和圍棋中的“定式”一樣,是可以用來作為判斷參照物的。而同一個時代的棋手中,大家的判斷往往趨同。因此碰到這樣的局面,“手割”就很有用武之地了。大家也比較容易出現一致的意見。

在大家看來,徐九段的這步“新手”雖然能夠出現一個劫爭,並且由於“初棋無劫”,貌似他的這步棋可以成立。但如果仔細深入研究下去的話,就會發現黑棋其實有一個本身劫材。黑棋只要堅持打這個劫,那麼只需要用這一枚“本身劫材”,就能夠把這個劫打贏。如果黑棋劫勝的話,那麼白棋在這個地方的損失就大了,哪怕他在其他地方搶一個“大場”,也彌補不了這個地方的損失。

必須承認,這樣的分析很有道理,也很正確。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大家就判斷白棋這步“新手”並不成立。大家所說“勉強”,“生硬”之類的話,其實就是“不成立”的意思。

華領隊他們聽過大家的分析後,在場的中國隊成員都鬆了一口氣,大家心情愉快。都在等待聶旋風下出那個一舉獲得優勢的手段。

不過在隨後的進行中,聶旋風后面的應對方法上出乎大家的預料。準確的說,他在這個地方出現了失誤!

他在打劫的過程中,他沒有找那個“本身劫材”。而是選擇了一步“大場”作為劫材。這樣一來,那個劫就被白棋打贏了。看到這個結果,觀戰室的棋手不禁面面相覷。

可以這樣說,當這盤棋進行到這裡的時候,可以看成在佈局階段就形成了一個轉換。但是這個轉換對等嗎?研究室大多數棋手,還是認為黑棋吃了大虧的。

在圍棋中,本來就有“大場不如急所”的說法。而在這盤棋的局面下,那個劫爭應該才是“急所”。聶旋風的下法,相當於用一個“大場”交換了一個“急所”。這本來就應該是吃虧的。更何況,由於白棋打贏了那個劫,他的棋頓時變得厚實無比,早早就在棋盤上形成了一道厚勢。

要知道,圍棋中還有一個棋理,那就是“厚勢形成得越早越好”。現在才是上午剛開賽不久,棋盤上連30手棋都不到。這個時候讓白棋形成厚勢,那當然算“越早越好”……

看到這樣的一個結果,研究室中中國棋手不淡定了。特別是華領隊,他的臉色已經完全陰沉下來。而其他中國棋手的表情,看上去也好不到哪去。

的確,在這個年代的聶旋風,他完全就是中國圍棋的頂樑柱。說是“定海神針”都不為過。甚至在大家的普遍觀念中,在目前所有的中國棋手中,只有聶旋風才有問鼎世界冠軍的實力。如果聶旋風被淘汰了,那麼大家都會認為,本屆“富士通杯”中國隊又沒戲唱了。

必須說明的是,這樣的一個觀點不算盲目,也不是憑空形成的。更不能說是大家“迷信”聶旋風。因為在91年的這個時候,這個觀念是有事實作為依據的!

到目前為止,一共舉行了4次圍棋世界大賽。除了聶旋風以外,還有其他中國棋手錶現出競爭世界冠軍的實力嗎?

沒有的,一個都沒有!

在這之前,除了聶旋風以外,其他棋手別說拿冠軍了。就是世界大賽的4強都沒有進過!像馬小飛和劉大錘他們,目前的最好成績就是8強。要知道,由於圍棋世界大賽的特殊性,總會有幾個水平稍微差一點的棋手參加。有時候你運氣好的話,想進入世界8強其實並不難。真正到了8進4的時候,可能才算是一道坎。

而這個坎,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位中國棋手邁過去了!

這樣一個殘酷的現實,讓大家除了指望聶旋風以外,還能指望誰呢?

所以參加這種世界大賽的時候,棋迷對聶旋風的要求,是和其他棋手不一樣的。比如說現在的李小強吧,棋迷雖然會很期待他的表現。不過對他的要求肯定不一樣。打個比方吧,如果李小強這個時候能進4強。那他肯定能夠獲得一大片的稱讚聲。但如果聶旋風止步8強呢?那他恐怕就要捱罵了。

這就是不同的棋手帶來不同的期望,而不同的期望值,會帶來不一樣的壓力。

因此在上午的時候,由於聶旋風早早就出現失誤,導致整個局面大幅度的落後。這也讓研究室中的所有中方人員,臉上都失去了笑容。因為在大家看來,聶旋風的這盤棋,份量肯定要比其他兩盤棋大。甚至比其他2盤棋加起來的份量還大。所有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李小強的對局,還真的沒有多少人關注。

當然,大家沒怎麼關注李小強的棋,這應該還有其他原因的。這個原因,很可能也和林海峰先生的棋風有關。

林先生下出來的棋,你看上去永遠都是那麼平平淡淡。這就像武宮先生評價他的那樣:

“看上去沒什麼了不起”。

他的這種棋風,和其他7盤棋混在一起看的話,那肯定是不夠顯眼的。而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李小強在這盤棋上,也沒有什麼很出彩的表現。他前面下出來的幾十手棋,也只能用“中規中矩”來形容。

那麼這樣一來,他們這盤棋不怎麼受到關注,應該也是很正常的事。

不過在下午3點鐘的時候,當李小強和林先生的比賽進行到80多手棋的時候。有越來越多的棋手開始關注這盤棋。在這個時候,林海峰先生正在長考。有一部分熟悉日本圍棋歷史的棋手,當他們看到林海峰先生正在長考的時候,臉上甚至露出了會心的微笑。

“有意思啊,真有意思!今天的這一幕,我彷彿看到了幾十年前的一盤棋。那真是圍棋歷史中一個經典場面啊。那麼今天這盤棋的發展,又會是什麼樣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