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7章 這裡面隱藏了我的秘密

李小強在臨走之前,他開始在棋盤上擺出自己今天的最後一個問題。

他其實也不知道梅澤由香裡到底是怎麼翻譯的。總之當他開始擺棋後,在場的日本圍棋老,中,青3代棋手都表現出極大的興趣。他們都想親眼目睹一下,李小強口中的“超級難題”到底是怎麼回事?

的確,也難怪大家會有這麼大的興趣。因為一直以來,李小強身上的謎團其實一直都沒有解開。他剛剛出現在大家視線中的時候,就好像是從石頭縫裡蹦出來的。沒人知道他最初是怎麼學的棋,也不知道他這個沒有正規學過圍棋的人,當時為什麼就擁有那麼強的實力了。大家只是含含糊糊的認為,李小強在啟蒙的時候,應該是從學習中國古棋入門的。

當然,大家說是都這麼說,這個問題其實是沒有什麼人證實過的。因為大家只要仔細回想一下的話,大家其實就會發現:說李小強是“中古棋傳人”,其實大部分都是他自己說的,根本就找不到什麼真憑實據。而你想繼續深入一點的話。李小強又會以“當年自己年齡小,”“時間過了這麼久,自己已經記不太清楚了……”等等理由混過去。

等他後來丟擲了前兩卷的“天龍圖”,這個就已經被李小強轉移一次視線。再到他後來層出不窮的“新手新型”。大家也只好捏住鼻子承認了他“中古棋傳人”的身份。

不承認也沒有辦法。因為在李小強的圍棋中,能夠看到太多和這個年代的不同之處。一些具體招法還是小事,關鍵是他的一些圍棋思想和圍棋理念。大家其實也不知道好不好,大家唯一能夠確定的是,李小強的很多圍棋思想,好像來自於另外一個圍棋體系。

那麼在這年頭,除了最主流的,由日本圍棋傳承下來的圍棋理念之外。還有什麼其他的圍棋理念嗎?那除了已經失去傳承的中國古棋外,大家還真的想不到其他地方去。

隨著李小強的成長,隨著李小強的圍棋水平越來越高。隨著他創造的一個又一個“奇蹟”。大家雖然口中不說,其實大家對於李小強的圍棋理念,興趣是越來越濃厚了。

一個人的圍棋水平要提高,那麼在通常情況下,哪幾個是必備要素呢?棋手的個人努力,他具備的圍棋天賦,以及他所處的環境,應該是大家首先能夠想到的。

李小強已經不是“剛出道”時候的李小強了。那個時候大家還不太瞭解李小強,因此他顯得比較神秘。而現在呢?李小強的基本情況大家都很清楚了。

比用功?李小強雖然算是很用功的。但是他這種的用功程度,職業棋手中有的是。比他更用功的都不少見。

比周邊環境?實事求是的說,李小強所處的圍棋氛圍並不算特別好。他的確受到了中國圍棋界的很多特殊照顧,那也只是和常韌聖他們比。他目前能夠參加的職業比賽,其實並不算多。不僅不算多,其實還不規範。忙的時候連續下很多比賽。閒的時候呢?那也可能好幾個月沒有棋下。這在李小強的職業生涯中,已經多次出現過這種情況了。

那麼在這個時候,大家只好把李小強所取得的成績,歸功於他的“圍棋天賦”。可偏偏奇怪就奇怪在這個地方。雖然“天賦”這種東西不太容易說得清楚。但有些東西還是擺在明面上的,例如說智商,例如說反應速度和計算速度等等。李小強好像也沒有顯得特別出眾啊?

好了,就算李小強特別會比賽。用藤澤秀行這個老神棍的話來說,他具有“一流勝負師的氣質”。可是就算把這些都加起來,好像也不可能讓李小強取得現在這個成績啊?

當大家把這些東西都想過以後。那麼李小強“獨有”的那點東西,他那獨特和異於常人的圍棋理念,就會引起大家的特別關注。

所謂的圍棋理念,其實就是一種“思考方法”問題。一種“方法論”的問題。這個問題看上去不起眼,其實是很重要的。打個比方說,就算一個人的圍棋天賦再好,他用來思考的方法都錯了。他能夠在棋盤上下出好棋嗎?

必須指出的是,在剛開始的時候,李小強的那點東西是沒有什麼人在意的。因為他那個時候的整體水平不夠。他在自己的圍棋比賽中,根本無法體現完整的全新思維。只是零零星星散落在棋盤上。

因此大家更願意把他以前的那些勝利,歸功於他的“出其不意”,也歸功於他比賽中把握機會的能力。更由於李小強那些思考問題的方法,有一部分和目前的主流思想相違背,導致很多人看不上眼。因此除了少數人以為,其他人並不會去思考更深層次的問題。

可是現在不行了,以前大家天天都說李小強的“奇思妙想”。可他都已經“奇思妙想”好幾年了,大家早就熟悉了他的這個特點。可為什麼他的“新手新型”還是源源不斷層出不窮呢?不僅如此,他現在運用這些東西的時候,自己的真實意圖已經越來越隱蔽,威力好像也是越來越大。碰到這種現象,那你總不能說他每次都是“靈光一閃”吧?

因此有心人就會想這個問題。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那只有一種情況可以解釋:李小強在思考問題的時候,他運用的方法和其他人不同!因此當大家用這個年代最正常的思維,最“主流”的思維思考棋盤上問題。才會覺得他的很多下法出乎意外,才會覺得“棋盤上的巫師”防不勝防。

對於大家感興趣的地方,李小強的心裡其實非常清楚。更由於他多年以前說過的那個謊,這也逼著李小強在最近幾年中。花了很多功夫去加深對中古棋的瞭解。因此他現在認為,要在中古棋中拿點東西在加藤先生他們面前“顯擺”,那絕對是沒有任何問題。

李小強“擺譜”的動作依然很快。他很快就在棋盤上把自己的問題呈現出來了。

旁邊的張大記者其實一直也在注意李小強的動作,當他看到李小強擺的棋型後。張大記者笑了,因為在這個時候,他差不多已經知道李小強的意思。

李小強擺的,就是中古棋中著名的“當湖十局”,是當湖十局第3局中的一個局面。毫無疑問,“當湖十局”不虧是中國古棋的巔峰之作,這是中古棋的瑰寶!

李小強用這盤棋來“考驗”加藤正夫先生,那絕對沒有任何問題。

就拿“當湖十局”第3局來說吧。由於到了後世以後,中古棋是不被多少人看得起的。因此深入研究這些棋譜的人並不多。中國的陳超越九段算是比較推崇中古棋的。他陸陸續續的研究古譜也有很多年。對於中古棋中最有名的“當湖十局”,他當然也有研究,而且應該算是研究得比較深。

“當湖十局”畢竟算是很有名,因此從它誕生之日開始,這幾百年下來,圍棋界陸陸續續也有過很多研究。這麼多年以來,圍棋界有一個比較普遍的認識:就是認為當湖十局的第三局,在這十盤棋中算是最差的。

可是有趣就有趣在這個地方,到了新世紀某天,這個延續了那麼多年的結論,好像有人不同意了。他拿出了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宣稱當湖的第3局,那絕對算是傳世佳作。

這樣一來,就引起很多人的興趣了。必須承認,人家的研究成果是實打實的,結論也是硬邦邦的。當人家把隱藏在棋譜後面的變化一一揭示出來。大多數人都必須承認,“當湖十局”的第3局,的確稱得上是“傳世佳作”。

這裡面最主要的差異在什麼地方呢?以往大家認為第3局的質量比較差。是認為對局雙方在這盤棋中,曾經出現過3個很嚴重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