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5章 以實擊虛“地鐵流”

日本,大阪。第4屆“富士通杯”半決賽正在這裡進行。在上午11點鐘左右的時候,比賽已經進行了將近一個小時。在這個時候,整個棋局還在序盤階段。現在輪到李小強的黑棋落子。

就在這個時候,李小強好像面臨著好幾種選擇。他沒有思考多久,他顯得胸有成竹。他在棋盤上穩穩的落下了一枚黑子。當小林先生看到這步棋以後,他明顯露出一絲驚訝,隨即很快恢復平靜。然後,小林先生陷入了長考。

沒錯,就在剛才的時候,李小強祭出了一步“新手”。一步這個年代的“新手”。當一位職業棋手在正式比賽中碰到“新手”的時候,即便他是日本“棋聖”,他也需要多思考一下的。

作為重生者的李小強,他“創造”的新手新型已經有很多了。因此由他下出一兩步“新手”,這也沒有什麼好奇怪的。不過今天的這步“新手”有點特殊,因為它不是李小強從後世帶來的。它就來自於當代!

更準確的說:這步第1次出現在正式比賽中的“新手”,它剛剛誕生了不到一個星期。而這步“新手”的原創,是聶旋風。

“哈哈哈,小強居然選擇了我這步棋?好……好!……不過話又要說回來,我這步棋還真不錯吧?雖然不一定很好把握。不過小強選擇這個下法,也確實符合他靈活多變的棋風……”

在京城的國家圍棋隊研究室,當聶旋風看到這步棋後。他顯得很開心,他發出了爽朗的笑聲,他甚至展開的“自我表揚”。

事情的原由要追溯到一個星期以前。當李小強從家鄉返回京城的時候,他主動對陳超越和聶旋風他們提出:希望由國家圍棋隊幫助自己備戰,特別是幫助自己備戰開局。

說實話,當陳超越和聶旋風他們聽到李小強的要求後……要怎麼說呢?那隻能用“又驚又喜”來形容。因為一直以來,中國國家圍棋隊的職責,本來就是做這種事的。特別是有重大國際比賽的時候,那更是責無旁貸。

但是以往的李小強呢?儘管大家也幫他“備戰”過,不過他的態度一向不夠積極。從來就不夠主動,他平時更喜歡一個人在那琢磨。在大家的印象中,這好像是他第1次主動提出這樣的要求。

大家雖然不知道李小強這次是怎麼想的。不過他既然提出來了,那麼國家圍棋隊很快就行動起來,因為這一直是中國圍棋的優良傳統。總教練聶旋風更是親自掛帥,將馬小飛劉大錘他們全部組織起來,有針對性的幫助李小強備戰。

在這其中,還有一個關鍵人物,這個人當然就是錢於平。因為在李小強離開京城回老家以前,他就囑託錢於平幫助自己收集小林先生的棋譜。並進行簡單的歸納。要研究開局策略,這些棋譜當然能夠派上重要用場。這樣一來,錢於平很自然的就進入了李小強的“參謀團”。

當然,這個“參謀團”的靈魂人物依然是聶旋風。除來他別人也沒有這個資格。因為就在這個時候,就在李小強和小林光二比賽之前。中國除了聶旋風以外,還沒有任何一位中國棋手贏過小林!

在一盤圍棋比賽中,要說這種“備戰”的作用有多大?那還真說不好。但是要想做到“有針對性”,那還是相當容易點的。例如當你碰到武宮的話,那麼地球人都知道,他一定會運用他的“宇宙流”,你可以很有“針對性”的備戰吧?但是你能不能贏他呢?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從“備戰”的角度來說,小林和武宮其實是一樣的。他們都是喜歡“以不變應萬變”的那種型別。小林先生執黑棋的時候,他通常是用他最習慣的“小林流”。當他執白棋的時候呢?那通常也是那幾個習慣下法。因此對付他的佈局,其實很容易就做到有“針對性”。

當然,能夠做到“有針對性”,並不是說你就一定能夠佔到多大便宜。否則的話,小林先生也不可能成為日本圍棋的“第1人”。

例如李小強的備戰就是這樣,當國家隊幫助李小強拆棋的時候,大家只是設計出各種各樣的應對策略,然後把各人的思路和理解,告訴李小強就是。讓李小強根據自己的想法和思路,自己去選擇而已。

畢竟來說,人家之所以敢“以不變應萬變”。人家肯定對這種局面理解很深。就拿“小林流”來說吧。就算你再有“針對性”,就算你研究得再透徹。你對這個佈局的理解,能夠超過他本人嗎?恐怕沒人敢說這種話吧?

因此在大多數情況下,類似於這樣的備戰,作用其實是不大的,並不足以讓你獲得優勢。其中唯一的優點,可能就是讓你節約一點比賽用時。真正決定一盤比賽的勝負,主要還是看實力。

所以當聶旋風看到李小強選擇了自己剛剛“發明”的新手後。他雖然很高興,但不會得意忘形。

當然,聶旋風畢竟是聶旋風。他幫李小強設計的“新手”,那當然還是有很高的水準。這步棋還是讓小林先生思考了好一陣。因為他在比賽中就看得出來,李小強明顯就是“有備而來”。再考慮到李小強的“劣跡斑斑”,小林先生更是小心翼翼的應付。

這盤棋李小強執黑,他開局選擇了一個“星,無憂角”的佈局。這個佈局很常見,在過去很多年很常見,在現在這年代也很常見。哪怕一直到後世,這個佈局依然很常見。在研究小林先生棋譜的時候,這種佈局也多次出現過。而小林先生應對的方法,也沒有脫離國家隊的研究範圍。

特別是棋盤右下角的一個流行變化,目前在日本棋壇非常流行。好像小林先生也很喜歡下,在他最近的對局中經常能夠看到。他在和李小強的比賽中,又下出了這個流行變化。而聶旋風“發明”的新手,其實就是20多步棋以後的一個“變招”。

當然,這個“變招”不屬於“飛刀”之類的範疇。這步棋比較“虛”,更像是一種佈局的構思,屬於引導棋局流向的範疇。有了這步棋,並不是說一定就能夠獲得優勢,但可能更容易導致局勢的多變。所以聶旋風會說:這步棋可能更符合李小強的胃口,但是在實戰中並不好掌握。

對局室內,小林先生對於李小強的“新手”並沒有想多久,他很快就做出了自己的選擇。對於他的選擇,並沒有出乎李小強的預料,也沒有出乎所有觀戰棋手的預料。

的確。目前畢竟在佈局階段,對於這種“虛”和“實”的交換。如果看不到明顯的虧損,那麼有“地鐵流”之稱的小林光二先生,他基本上都會選擇“實”。

很快的,對局雙方在棋盤右下角完成了一個新變化。李小強的黑棋取外勢,而小林先生的白棋獲得角部的實地。

對於這樣一個變化,中間的過程先不管它,那麼最後的結果是怎麼樣呢?

“區域性兩分,但感覺上黑棋好下。如果對手不是小林光二的話,我甚至可以認為小強的黑棋優勢……”

在中國的研究室內,聶旋風歪著腦袋,他注視著最新的程序。然後他說出了自己的判斷。當然,由於這個變化是中國棋手拆過的,所以“聶總教練”的判斷,也基本代表了中國棋手的普遍意見。

當同樣的最新程序傳到日本棋院後,日本棋手的意見就沒有那麼統一了。藤澤秀行堅持說黑好,坂田榮男卻說白棋完全可戰。武宮正樹對小林先生的下法嗤之以鼻,但加藤正夫卻對白棋的選擇大加讚賞。當然,其他棋手的意見沒有那麼極端。不過也是眾說紛紜,並沒有一個比較統一的意見。

說實話,這種現象雖然看似矛盾,但在圍棋中卻很普遍,非常普遍!和其他棋類遊戲相比,這種現象可能也是圍棋獨有。至少是圍棋這個特徵特別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