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1章 圍棋中的“根”和“頭”

91年8月初,李小強整裝待發,他即將奔赴日本東京,去參加第4屆“富士通杯”職業圍棋錦標賽的最後決賽。

由於這已經是最後決賽了,中國代表團的規格高了很多。除了半決賽時候的“固定3人組”之外,這次增加了陳超越九段和聶旋風總教練。

不僅如此,這次一同前往的中國媒體記者也多了很多。除了張志東之外,還有“圍棋天地”的記者,“群眾日報”的記者以及“朝廷臺”的幾個記者。

“群眾日報”是中國圍棋“名人戰”的主辦方之一。他們這次派人到日本,除了報道這場決賽之外,和日本方面商討“中日名人對抗賽”的相關事宜,也是他們此行的任務之一。

“朝廷臺”之所以派出好幾個人,那是為了這場比賽的現場直播,因此他們多派來幾個相關的技術人員來日本。

這樣一來,整個中國代表團不僅規格好像挺高,隊伍看上去也很龐大。一行將近有兩位數的人,就這樣浩浩蕩蕩的來到日本東京。

“你問我現在什麼心情?呵呵,我還是那句話:我這次來到這裡,我不是抱著學習和討教的心態來比賽的。和大家實話實說吧,我這次是準備和趙先生好好較量一番的。沒錯,我這次就是來戰鬥的!當然,你們也可以理解為:我這次就是奔著這個冠軍來的。”

“了不起!李桑看上去鬥志昂揚啊。不久前藤澤秀行先生做過預測,他說您和趙先生的比賽是五五開,那麼在李桑自己的心目中,您認為自己奪冠的希望有多大呢?”

“承蒙秀行前輩如此看得起我。但是我要提醒大家注意:秀行先生的預測,應該是到目前為止,對我這一方來說是最樂觀的預測了吧?除了他認為我獲勝的機會可能達到五成之外,還有更樂觀的預測嗎,恐怕是沒有吧。在日本沒有,在我們中國其實也沒有。就連預測51對49的都沒有。但是反過來呢?認為趙先生能夠獲勝的機率,應該要比這個數字大得多吧?”

“那李桑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其實很清楚,我只有讓自己充滿鬥志,才可能給趙先生製造更多的麻煩。我也只有這樣做,才可能達到秀行先生的要求。因此我自己的意思很簡單:我儘量讓自己獲勝的機率達到5成。至於5成以上,那我是不會去奢望的。我想,如果我能夠做到這點的話,不是可以讓這場決賽增加一點懸念嗎?而且我這樣做的話,不正是大家希望看到的嗎?所有我來到這裡,大家應該為我加油才對。”

“哈哈哈哈。”

當中國代表團一行剛剛走下飛機,李小強就被各種長槍短炮包圍。看到李小強如此從容應對,侃侃而談。張志東是習慣了,他的幾位同行倒是對李小強刮目相看。其實這次來到日本的幾名記者都是棋迷,有好幾位甚至是自告奮勇“搶”到這趟任務的。因此大家雖然不算熟悉,但整體上大家一路相處愉快。

等大家到達駐地後,有事的人先去各忙各的。李小強當然是留在酒店養精蓄銳,其他人就留下了陪李小強閒聊。

李小強看到張志東手上拿了一本國內出的“圍棋”雜誌。就順手那過來翻了翻。在這本雜誌上,正好介紹了一盤趙治勳參加日本頭銜戰決賽的棋譜,是大竹英雄解說的。國內的圍棋雜誌把它全文翻譯過來。

李小強簡單的看了一下這篇棋評後,和張大記者開起了玩笑:

“我說張大記者,這篇棋評該不是你翻譯的吧?我給你個勸告吧,以後日本棋手解說的棋評,你們最好小心一點。要仔細的挑一挑,要挑一些質量好的。就拿趙治勳的圍棋來說吧,你們千萬不能挑大竹英雄解說的。因為老趙的棋呀,我估計大竹根本看不懂,他也根本看不上眼。就拿面前的這個棋評來說吧,人家老趙明明贏了,可大竹的棋評呢,根本就是在敷衍了事,連人家贏在什麼地方都搞不清楚。他就在那裡根據個人的喜歡,一個勁的批評,批評,批評,然後……不知不覺人家怎麼就贏了!……哈哈哈,真是有意思……”

“哦!?”

聽到李小強如此語出驚人,這下很多人都來了興趣。不僅張大記者來了興趣,就連陳超越和聶旋風他們都圍了上來。李小強和大竹英雄先生“有仇”。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棋手和棋手之間因為圍棋理念不同,相互說對方“不會下棋”,這在圍棋界也是很常見。不過在圍棋界內部,這樣的東西根本不算矛盾,大家最多是看看熱鬧,也沒有人會放在心裡。

不過今天的情況不同啊,因為李小強說到的是趙治勳,是大家目前最關心的人物。李小強既然說人家大竹先生“沒看懂”,那言下之意就是他自己“看懂了”咯?因此大家迫切想知道:李小強又是如何看待自己明天的對手。

“對了對了,我想起來了。小強,我記得你上次在大阪的時候說過,你說老趙的圍棋裡面,有一種很奇異的特質。當時我沒有注意,我當時還以為是你的客套之辭呢。不過現在看來,你當時也不完全是客套話嘛。那你能不能和我們透露一下,你又看到了什麼樣的‘奇異特質’呢?”

“老趙在日本的成績雖然非常好,但是他的那種棋風,很多人對他的評價並不高。認為他的棋過於貪婪了,是一種極端的實利主義。這從他的兩個外號就看得出來,他那個難聽一點的外號叫‘鑽地鼢鼠’,這說明了什麼呢?這就大家對他那種棋風瞧不上眼。他還有一個好聽一點的外號叫‘鬥魂’,這又說明什麼呢?這要按照我的理解啊,其實還是看他的棋不順眼,或者說,還是沒有完全看懂他的棋。因此哪怕就是欣賞他的人,想‘表揚’他的人,也會把他的成功,歸結到‘意志品格’之類的範疇,認為他意志頑強,所以才贏了那麼多棋。在我看來,這顯然是沒有說到點子上。或者說,很多人並不清楚趙治勳先生到底強在哪裡。”

“好了好了,小強你就別買關子了。你快說說,你又認為趙治勳的獨到之處在什麼地方呢?”

面對大家的追問,李小強沒有馬上回答。他突然把目光轉向聶旋風的這邊:

“聶老師,您對圍棋中的‘厚’和‘薄’,應該是有非常深刻理解的,您也是這方面的行家裡手。趙治勳先生曾經說過:圍棋這種東西,並不是說你的棋下在外面就算‘厚’。那麼什麼棋‘最厚’呢?只有活棋才是‘最厚’的!您同意他的這個圍棋理念嗎?”

聽了李小強的話以後,聶旋風沒有馬上回答,他露出了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樣。

當然,對於聶旋風這樣的頂尖高手來說,他並不是被李小強的問題難住了。他現在這副模樣,只是在心裡印證一下,然後琢磨更深層次的問題,進而舉一反三。

“不錯,小強說得不錯,我和趙治勳也交手很多次了。我現在發現,要說趙治勳只是一個財迷。那應該是很片面的,他真正的棋風,應該是很好戰的。他真正的圍棋理念,應該是……應該是……”

“對,他真正的圍棋理念,應該是強調圍棋中的‘根’和‘頭’!他對圍棋的‘根’看得很重,非常重!他像‘鑽地鼢鼠’一樣喜歡往下面鑽,他為什麼這樣做呢?難道真的是為了那點目數嗎?不是的!在大多數情況下,他只是為了紮根而已。他是為了紮好根基,隨時準備迎接戰鬥。聶老師,您認為我這樣的理解對嗎?”

“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