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9章 這個只是準備工作

京城,中國棋院。第3屆“東洋證券杯”8強賽還在激烈的進行。目前已經是下午4點多鐘,比賽已經持續了5個多小時,當其他比賽都快要分出勝負的時候,李小強和徐奉洙先生的戰鬥好像才剛剛開始。

在對局室內,隨著李小強的長考結束,當李小強選擇的著手呈現在對手的面前。徐奉洙先生的臉色突然變得潮紅,他的表情突然變得嚴峻。李小強甚至注意到,徐奉洙先生慌張的神色一閃而過,隨後他開始埋頭進行緊張的計算。

沒錯,經過長考以後,李小強選擇了最激烈的反擊下法。他就下出了那步強行“分斷”的棋。說實話,徐奉洙先生前面之所以敢下那步“稍顯無理”的棋,他最大的依仗,就是認為對手不敢下這步“分斷”。

可是當對手真的下了這步“分斷”,特別是李小強在長考了一個多小時以後,他還是下出了這步最強烈的應對。那麼即便是徐奉洙先生,他也會感到慌張的。

李小強堅信,徐奉洙先生之所以下那步棋,那只是他的一種感覺,或者說是一種嗅覺。那是徐奉洙先生獨有的一種“職業嗅覺”,但是這後面的變化,他是不可能全部都計算清楚的。

從某種角度說,當這裡的戰鬥正式打響以前,自己的計算深度肯定要比對手強多了。因為在這一個小時當中,自己是處於一種“主動思考”的狀態當中。而徐奉洙先生呢?他雖然也不可能就在那裡閒著。但是由於前面有很多變化可以選擇,他不知道自己會選擇哪種變化。因此在這條最複雜的道路上,他不可能計算得有自己這麼深。

出於這樣的考慮,因此李小強並不擔心自己的“時間危機”。因為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自己可以充分利用對手的保留時間來思考。當然,除非對手又能下出出乎自己預料的棋,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在目前的這種特殊局面中,徐奉洙先生能夠下出這樣的棋嗎?李小強認為:雖然不能完全排除這種可能性,但是出現的機會應該不大。因為當這種局面形成以後,整個局勢雖然變得異常的緊張和複雜,但是棋盤上的“主要矛盾”也變得意外的集中。下圍棋就是這樣,當你真正需要“硬碰硬”的時候,大多數的“奇思妙想”並不能起到多大作用的。因此李小強暫時不擔心出現什麼“意外”。

“有意思,這棋有意思。小強既然長考了這麼長的時間,我估計他應該都算清楚後面的變化了吧?我現在就是不知道,他會先在哪邊動手呢?是先治理自己的孤棋?還是搶先攻擊對手的大龍……”

是的,當李小強做出了最強硬的選擇以後,棋盤上出現了一種比較特殊的局面。本來在最開始的時候,黑白兩塊孤棋是相互牽制的,也正是因為這種微妙的牽制關係,因此前面的局勢還算是比較平和,至少沒人會想去殺棋。

可是由於李小強的這步“分斷”出手,好像就把整個棋盤強行分成獨立的兩塊。李小強的一塊孤棋落入了黑棋的“勢力範圍”。而黑棋的那塊孤棋呢?也已經無法和自己的“大本營”聯絡了。

那麼這樣一來,這兩塊孤棋的牽制關係就完全被切斷。好像必須進行“分頭處理”了。都必須在對方的勢力範圍內尋求活路。這兩塊孤棋的處理情況,也成了棋盤上的最大焦點。甚至也是決定本局勝負的關鍵所在。

要說當李小強選擇了這種下法以後,他的那塊白棋應該算是更危險的,因為在前面幾個交換中,已經損害到這塊白棋的一個“眼位”,那麼這樣一來,這塊落入黑棋勢力範圍的孤棋也顯得岌岌可危。

不過在最開始的時候,觀戰室的中國棋手還是顯得非常輕鬆。他們並沒有為李小強感到擔心。因為在大家看來,白棋的這塊孤棋雖然看上去有點“危險”,但也僅僅是“危險”而已,應該並不存在死棋的問題。

圍棋中不是有一句口訣一樣的東西嗎?叫做“棋長一尺,無眼自活”。畢竟在大家的普遍觀念中,白棋只要有足夠的周旋空間,比如像今天這樣的局面,那麼“治孤”還是要比“屠龍”簡單得多。

更重要的是,大家是出於對李小強的信任:你李小強剛剛長考了一個多小時,然後你莫名其妙的走出一塊死棋。那麼你是什麼意思呢?

因此在大家還來不及細算的情況下,大家還是非常相信李小強的,沒人認為李小強這塊白棋會死。

所以在戰鬥剛剛打響的時候,張大記者甚至還有心情繼續開展他的“競猜活動”。他在猜李小強到底會在那邊動手。

不過當時間到了4點半鐘左右,當棋盤上又多了10幾手棋。華領隊和馬小飛他們的表情開始變得嚴峻,而這時候的張大記者也沒有心情開賭了。在這一刻,他甚至結結巴巴地說道:

“這……這是怎麼回事?小強不會是真的產生誤算了吧?難……難道就連小強也會‘長考出臭棋’嗎……”

不錯,如果只看這10幾步棋的話,李小強還真像是出現了誤算。當黑白雙方相互分斷以後,李小強選擇的,是首先處理自己的孤棋。應該說李小強的選擇沒有出乎大家的預料。因為除非是能夠殺死黑棋的那塊孤棋,那麼對自己這條大龍才可以不管不顧。否則只是想著什麼“攻擊獲利”的話,那麼白棋最後還是需要回過頭來處理這塊棋的死活。與其那樣,那還不如先在這個地方動手。

這樣一個先後次序,一般是不能輕易搞錯的。白棋搶先攻擊黑棋的話,如果沒有獲得很大的利益,那就有“賣掉變化”之嫌。最起碼會損失很多劫材。

很明顯,李小強看上去不會犯這樣低階的錯誤。他實戰的選擇,好像就是在搶先處理自己的孤棋。不過很可惜的是,隨著棋局一步一步的繼續,隨著棋盤上的手數增多。也隨著其他棋手對這個區域性變化的深入研究。怎麼看都像是李小強出現了“誤算”。

等到整個棋局進行90多手棋的時候,現在就連張大記者都看出來了,李小強這次好像還真的是在什麼地方搞錯了。

“完蛋了,我看這次是真的完蛋了!小強應該是忽略了黑棋的這個手段吧?這……這是怎麼回事?小強下了半天,怎麼就這樣把自己的大龍走死了呢?在這個地方,白棋至少虧了30目以上吧!這。這棋還怎麼下……”

當整個棋局進行到100手棋左右,當白棋突然莫名其妙的死了一塊棋,特別是當劉大錘指出了李小強可能的“敗因”之後。所以人都默默無語。

的確,從李小強前面一系列手法來看,他的各種治孤手段都非常嫻熟,他的治孤思路好像也非常對頭。他唯一沒有注意到的,好像就是黑棋一個非常巧妙的抵抗手段。

因此當這塊白棋“突然死亡”以後,大家都會覺得劉大錘的推斷非常合理。

那麼棋盤上到底發生了什麼呢?那還是從李小強的這一系列手法來說起吧。

在半個小時以前,李小強面臨最重要的課題是治孤。說實話,圍棋中的治孤並沒有一定之規。那麼在這種局面下,什麼樣的思路才是最有效的治孤方法呢?一般來說,作為治孤的一方,你只要把握兩個原則,那麼治孤就會比你想象中的容易。

治孤的第1條原則:就是你不能只顧著看自己的棋,你必須想辦法揪住對方的弱點,如果你能夠做到這一點的話,那麼你就會發現,“碼眼”其實是相對比較容易的事情。

治孤的第2條原則:就是作為治孤的一方,你最好能夠想盡辦法“造劫”。因為只要出現了“劫爭”,那麼在大多少情況下,由於有很多“本身劫材”的存在,應該都是對治孤一方有利的。

要不為什麼說,李小強會一直自詡自己下棋其實是非常“講理”的呢?在這個地方就可以看得出來。就在今天的比賽中,當李小強處理自己孤棋的時候,他就是按照這兩條原則來的。不僅如此,在前面的這10幾個回合中,李小強看上去還做得很不錯。

李小強在治孤的過程中,他抓住了黑棋另外幾個子棋形上的弱點,他不僅緊緊糾纏住黑棋的這幾個子,而且還成功的讓這幾個黑子捲進了“對殺”。這當然就是符合“治孤第1原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