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95章 還是碰上了

雜花生樹,草長鶯飛,這是江南最美的陽春三月。就在這樣一個季節,世界棋壇又一個重頭戲,有“圍棋奧運會”之稱的第2屆“應氏杯”在中國申城開幕。

“小強,你昨天還沒有告訴我,假如你想獲得應氏杯冠軍的話,你最不願意碰到誰?放心,現在沒有外人,你就不能私下和我說說看……”

“還能有誰,那自然就是聶老咯。唉!天元賽決賽的前3盤你也看到了,從內容上來說我是完敗。要不是第2盤抓住了聶老的勺子,現在的比分就是0比3,我的天元頭銜現在就交出去了。”

第2屆“應氏杯”的開幕式很隆重。本屆比賽雖然沒能像首屆比賽那樣,開幕式是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不過作為獎金最高,由中國人舉辦的最頂尖的圍棋賽事,自然是非常吸引人,不僅中日韓三國圍棋界很多重量級人物匯聚申城,體制裡很多大人物同樣出現在開幕式中。

來的人一多,開幕式的時間自然就會拉長。好在再長的時間也有過去的時候,比如說現在,開幕式雖然還沒有結束,現在正在進行開幕式的最後一個環節:第1輪比賽的抽籤儀式。

不過這已經沒李小強什麼事了。要知道,李小強是種子選手。李小強作為早就明確頂替江祝久的種子選手,他直接進入第2輪。因此他可以坐在臺下和張大記者竊竊私語。

“最怕老聶?那豈不是你認為這次老聶最有希望奪冠?嘿嘿,不過你只怕老聶的話,我認為你也蠻有希望的,因為在這種世界大賽中,本國棋手很難提前相遇,起碼在半決賽以前,同一國家棋手很難碰面。你要真能在應氏杯中奪冠,那就真了不得啊,那就相當於網球中的金滿貫。整個世界棋壇,很可能就步入一個李小強時代,想想都讓人激動。你自己難得就沒有什麼想法?”

“李小強時代?呵呵,你倒是真敢想啊。不過我倒是覺得,現在談論這個問題還為時尚早,即使我能獲得這個應氏杯冠軍,也談不上什麼李小強時代。”

“為什麼這麼說呢?”

“從天元賽的幾盤棋看來,在前半盤的技術中,我和聶老的差距還是很明顯啊。對上其他超一流棋手,我目前在技術上也沒什麼優勢。你別看我前段時間一直在贏,那是他們的心態沒擺正,對我的棋路也不是那麼熟。現在就不一樣了,現在我是眾矢之的,我的棋大家都在研究,再和他們下,想贏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尤其是聶老,現在我想啊,只要他能正常發揮自己的水平,聶老就相當難對付,我認為這世上還真沒多少人是他對手。當然,這裡面一個重要前提,就是需要他能正常發揮,總出勺子那可不行……”

“那按照你自己的意思,你這次參加應氏杯就沒什麼希望咯。”

“喂喂,我說你這人怎麼那麼愛走極端。對上其他頂尖高手,我承認我在絕對技術上並沒有什麼優勢,我並沒有贏他們的把握,不過他們想贏我李小強一盤,那也不是一件那麼容易的事啊。”

“哈哈,你這小子……”

在別人正在抽籤的時候,李小強和張大記者坐在臺下吹牛打屁。他們現在談論的,其實就是李小強給自己的“定位”問題。要說李小強雖然連獲2個世界冠軍,他對自己的定位,還是很清醒的。

如果問一位職業棋手,圍棋最難的技術環節是什麼?那麼百分之九十的職業棋手都會告訴你:

判斷。圍棋中最難的就是判斷!

判斷各處要津的大小,判斷現在與將來的生死,最重要的是,每時每刻你都要去判斷局面的優劣以決定下一步的走向。能夠成為職業棋手,計算上的差距當然有,但不會拉開多大——如果時間足夠的話。然而判斷永遠都是最難的,計算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只是提供給你無數選擇。每一條歧路似乎都埋伏著陷阱,每一道岔口似乎都直通勝利的大道。而下棋的時候總要拿個主意,做出抉擇。而無數種選擇的背後永遠只有兩種結果,勝,或者負。

棋局如此,人生亦如此。

李小強認為:從理論上說,棋手的年紀越大,在這項指標上的加分越高。這應該是圍棋的一個客觀規律。

所以大多數年輕棋手甫一出道總要依仗青春的膽氣大開大闔一番,從以往那些成名棋手的例子來看,像加藤正夫,武宮正樹就不必說了。連小林光一二年輕的時候都喜歡大模樣作戰,而不是後來的地鐵流。那個時候的贏棋方式,賭的就是年輕人的計算力與精力是否能夠撕開老傢伙們的防線。夠銳利的刺穿壁壘,被輿論大肆宣揚一番。當然,大多還是雖敗猶榮了,依然希望尚在。等到歲數大了,閱歷豐富了,握住了權柄,又轉換角色調教下一代。

而諸位前輩,面對衝勁十足的後生時總要作出一副淡定安然之態,盯準耍得興起的年輕人不可避免的紕漏,一拳放倒,然後故作淡定,語態從容,洋洋得意地說道:

“瞧,老傢伙的功力。”

好吧,這就是在這之前的職業棋壇,是很長一段時間內棋手成長的規律。在真實的歷史中,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李石佛的出現。

當大佬們拿這個套路調教李石佛的時候……

這是多麼慘烈和有趣的一幕啊,大佬們安全度過了佈局、序盤與中盤,心裡納悶怎麼沒啥波折捏,抬頭看了看對面這個小孩呆滯的面容,一絲不安在心頭微微顫動。

他們猛然發覺已深陷這個奇怪少年的官子迷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