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68章 深不可測

由於李石佛的建議,“國際縱隊”的先鋒人選鎖定在孔二傑和朴永訓之間。

從10選1到2選1,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多了。到底先上誰呢?這雖然依然是個問題。在3位“領隊”商議先鋒人選的時候,最後依田紀基的一句話起到了一錘定音的效果:

“既然是首局比賽嘛,是不是挑個李小強相對更不熟悉的對手好點?”

俞彬和劉昌赫一聽,覺得依田紀基的話很有一點道理,李小強的首位對手也由此確定。孔二傑現在已經開始在“圍甲”征戰了,和李小強交手的機會雖然不多,但總是下過幾盤正式比賽的,和孔二傑比起來,當然是朴永訓相對要陌生一些。

因為這個原因,“國際縱隊”的先鋒人選就此產生,他是韓國的朴永訓三段。

1999年3月初,這個對抗賽的首戰比賽在申城打響。李小強在比賽的頭一天抵達申城,他也是在來到申城以後才知道自己首位對手是誰的。

聽到自己的對手是朴永訓,並且聽張大記者介紹這個人選產生的來龍去脈後,李小強哈哈大笑:“李石佛這次絕對是出了一個餿主意……”

當然李小強這話不可能是在公開場合說的,他只是私下裡跟張大記者說。聽到李小強這話後,張大記者有點好奇:

“大家都認為這個先鋒人選很合適啊,你又覺得有哪裡不對呢?”

李小強這個時候卻含笑不語:“你明天看過比賽就知道了……”

要說對於本次和新銳棋手的對抗賽,李小強自己本人也是充滿期待的。李小強甚至認為,這個比賽的時機恰到好處,如果再晚上個1,2年,這個比賽基本上就不可能出現了。

現在已經是99年,在真實歷史中,這批精挑細選出來的國際新銳,尤其是韓國那幾位年輕棋手,他們的成長速度超乎大家想象。

2年之後的李石頭就已經是世界棋壇一流棋手,並且在不久後就奪得自己第1個世界冠軍。2年之後的崔毒,他就開始以折磨李石佛為樂事。

和他們兩位相比,朴永訓好像顯得並不那麼起眼,但是他的成長速度其實一點也不遜色。在韓國年輕棋手中一直流傳這樣一句話:

“如果在官子上有搞不懂的地方,可以去請教李石佛。”

但是在2年之後,這句話就會換了主人,大家請教的物件將會從李石佛變成朴永訓。因為超強的官子功夫,朴永訓甚至在韓國棋壇獲得一個“官子死神”的綽號!

這就是李小強覺得這個比賽時機正好的原因。如果是2年之後提出辦這個比賽的話,一是這個比賽可能根本就辦不起來,二來李小強自己也信心不足,他認為以“定先”為標準的話,自己獲勝的希望比較渺茫。

但時間提前2年就不同了,2年的時間可以改變很多東西,並給人足夠的遐想。

雖然由於很少有交手機會,李小強並不清楚這些年輕棋手目前具體是什麼水平,但還是要說,現在的李小強對自己充滿信心。

李小強並不認為自己的信心是盲目而來。因為李小強心裡清楚,對於本次比賽,自己其實有一個很大的優勢,一個不足為外人所道的優勢:

別人都以為自己對這些年輕人不熟悉,但前世作為資深棋迷的自己,對這些年青棋手的棋風特點個個都是瞭如指掌!

這個就是自己最大的秘密了,而這個秘密,很可能會成為決定本次比賽勝負的一個很重要因素,甚至是最關鍵因素。

當然這個秘密是無法說給外人聽的,因此面對張大記者的詢問,李小強只能選擇微笑不語。

李石佛建議挑一位棋風穩健,後半盤功夫強的棋手擔任先鋒,他心裡是怎麼想,李小強當然非常清楚:

可以設想一下,果然是古大力或者李石頭擔任先鋒,如果他們用自身的風格來和李小強下這盤棋,一旦形成激烈戰鬥場面的話,決定勝負的關鍵就是對局雙方的力量力量對比。

先不說他們的力量能不能比得過李小強,單從比賽策略來說,這好像就不是個好主意,因為下成那種局面的話,“讓先”和“分先”有什麼區別嗎?好像區別不是很大吧?這就無法發揮出規則的優勢。

因此李石佛提出的建議,至少在絕大多數人看來都是非常合理的,這也是3位“領隊”讓朴永訓擔任先鋒的原因。

但是在李小強看來,李石佛這完全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餿主意。這個策略明顯太過有點偏保守了,而且顯然有點一廂情願。

李石佛忘了一件事,如果是他自己來下的話,他當然可以利用6目半的巨大優勢牢牢將李小強“控制”住。但朴永訓不是李石佛,他在比賽中能把自己“控制”住嗎?李小強不認為他能做到。

朴永訓雖然號稱“官子死神”,有不少人甚至認為巔峰時候的他官子水平已經超過了李石佛。但是他在技術上有一個致命缺陷,那就是他的力量偏弱。在這次挑選出來的10位年輕人中,朴永訓的力量絕對是排在倒數幾位的。

李小強從來就認為,如果一位職業棋手在力量上有欠缺,那麼他未來的成就註定有限。說實話,李小強還真不認為自己這是偏見。這其中的道理很簡單,因為這種型別的棋手想要贏棋,他們就必須走對路子,必須“將棋局納入自己擅長的軌道”,一旦不是他們熟悉的路子,他們就很難贏頂尖高手的棋。

真實歷史中的俞彬,真實歷史中的朴永訓,他們雖然都是世界冠軍,但他們的成就也僅限於此,這其實就是主要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