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78章 寫楷書

“沒法下呀,這棋完全沒法下呀……”

“哈!‘牛哥’的這招狠,絕了……”

“這棋……這棋還能不能夠愉快的玩耍……”

李小強和“牛哥”的比賽開始以後,牛哥的下法不僅讓李小強苦笑搖頭,也讓旁觀者搖頭苦笑。尤其還在上午比賽時間,全域性才30多手棋的時候,牛哥一步“二路扳粘”,擺出一副我現在就跟你收官的架勢,更是引來觀戰室一片笑聲。

必須承認這步“二路扳粘”的價值很大,如果用計算“逆收官子”的方法來計算這步棋的價值,這步棋大概有個後手17目到後手18目左右。這步棋不僅官子價值不小,而且棋的形狀也很好,有了這步棋,黑棋在這個區域性的棋形沒有任何破綻。正是因為有這兩個優點,這也是“牛哥”在這個時候就選擇下這步棋的原因。

但無論怎麼說,在局面還如此開闊的情況下,這個時候就下一步官子,而且這步棋雖然自身的形狀好,但對對手並沒有什麼壓迫力,在這個區域性黑棋會落一個後手。這樣的棋無論如何稱不上是什麼好棋,至少不是那種高效率的棋。

但偏偏就是這步稱不上好棋的棋,卻讓李小強為難,讓李小強感覺無從下手,讓李小強只能苦笑搖頭。

是的,這就是“牛哥”今天採取的策略了。這是一種“一根筋”的下法,但恰恰就是這種一根筋的下法,可能就是今天對付李小強的最好方法。

下圍棋的時候,讓2子的優勢到底有多大呢?精確數字當然沒有人能夠說得清楚。不過圍棋界最普遍的觀點,認為2子的價值大概在15目棋左右。也就說下一盤2子局的時候,開局時黑棋就擁有15目左右的優勢了。

不管這個15目的說法精不精確,但2子的優勢巨大無比,這是沒有人能夠否認的。因此牛哥下這盤棋的思路非常簡單,他就立足於一個字:

守!

你李小強不是下棋厲害嗎?沒關係我承認你比我厲害,但你李小強再厲害,你也不可能比我厲害15目吧?因此我現在一門心思就是“守”,在終局前不被你超過15目這個數字就行。

你李小強不是攻殺厲害,下棋很能折騰嗎?那沒關係要折騰你自己一個人去折騰,反正我是不陪你玩,我就一心一意的“守”。

這就是牛哥下這盤棋的策略了,而且從比賽一開始,牛哥就堅決貫徹這個策略。他今天下棋就注意兩點:一個是每步棋都下在“目”上,也就是大家通常說的“摳著目下棋”。剛才那步“二路扳粘”其實就是這個思路的最好體現。為了目數,什麼“保留”拉,“餘味”了,甚至“效率”什麼的都可以通通不管。

第二是非常注意保護好自己的棋形,他今天根本就沒有想過去衝擊白棋,但也絕不想留給李小強衝擊自己的機會。

說實話李小強認為這種下法非常無趣,這讓一盤比賽少了很多樂趣。但從爭勝負的角度來說,這又是最好的一種下法了。

在著名的“圍棋十訣”中,第一條就叫做“不得貪勝”。牛哥今天這種下法,可以說就暗合這條棋理。這就是這種下法難對付的地方。

上午2個小時的比賽時間很快過去,總之包括中午1個小時休息時間在內,李小強始終沒有找到好的應對之策。

比賽下午續弈,到下午1點半鐘左右,比賽總共進行2個半小時,全域性50多手,李小強的手停了下來。

這次並不是李小強看到什麼好的手段,牛哥“一根筋”的下法到現在始終沒有給李小強像樣的機會。只是再沒有機會,這棋總還得繼續下去不是?李小強這個時候停下來,只是想捋一捋自己後面該怎麼下。

要怎樣對付牛哥這種下法呢?完全好的下法當然沒有,不過基本思路還是有的。李小強準備了2種應對之策,他這個時候手停下了,其實就想在兩種應對之策中做出一個選擇。

想要對付牛哥這種“不思進取”的下法,首先最容易想到的,那肯定就是所謂的“針鋒相對”。就像絕大多數下讓子棋的思路那樣。

你不是隻想守嗎?你不是不敢越雷池一步嗎?你不想戰鬥那我就偏要戰鬥,你不敢亂來那我就偏要亂來。反正這是讓子棋,和普通對局肯定是有不同的。

別說“正常分寸”下不行,就算普通意義上的“積極下法”可能都不行。既然這樣,那乾脆就上一些無理棋吧,看看用一些無理棋能不能攪亂局勢,並且在亂局中尋找到獲勝的機會。

在這場比賽之前,李小強就存有這種念頭的,可以說這是他最初的想法。但是當比賽進行到現在,李小強又稍微有點改變主意。

因為看到牛哥今天的棋後,李小強認為想要攪亂局勢倒是不難做到,但自己想在亂中取勝的話,這個希望就太渺茫了。

首先人家牛哥是有備而來,你別看他現在下棋很老實,普通挑釁他可能也就忍耐一下過去算了,如果你敢過分挑釁,那人家牛哥的力量也不是吃素的。

牛哥畢竟不是趙大寶啊,如果這盤棋換成是趙大寶在下的話,那李小強肯定就毫不猶豫亂來了,並且他認為自己得手的機會很大。但換成牛哥肯定就不行,因為牛哥是職業棋手,他的基本功要比趙大寶紮實多了。這其實也是職業棋手和業餘棋手的最大區別。

正常的讓子棋思路不行,那還有什麼其他辦法嗎?看著正在埋頭思考的牛哥。李小強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他突然想起一句話,那是趙治勳評價日本“後聖”秀策前輩的一句話:

“……他的風格正確無比,就像一幅沒有敗筆的楷書,一步一步向前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