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要结婚了,吴梅的心情非常复杂。
婚礼不算奢华,但在这时已属体面风光。
侯朝杰穿着军便装,胸前别着红花,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笑容。
他长得不算难看,中等个子,眉眼间有些许被娇纵惯了的浮躁,但大体上对吴梅是客气的,甚至带着点新鲜感。
她的父母、家人在婚礼上显得有些局促,但脸上洋溢着女儿高嫁的喜悦,却也掩不住那份与周遭环境格格不入的惶恐。
当然,在面对自己的亲戚的时候,脸上的惶恐又变成了得意和骄傲。
吴梅看着他们,心里像被什么东西轻轻刺了一下,但很快便恢复了平静。
路是自己选的,没什么可后悔。
果然,婚后的生活尚未完全熟悉,一种微妙的压力便悄然降临。
饭桌上,她的婆婆,一位面容保养得宜的中年妇人状似无意地提起。
“小梅啊,听说你下乡的时候有几个处得特别好的朋友?像那个……魏薇?还有姜琦?”
公公侯卫国,话语不多,威严内敛,偶尔也会在她婆婆提起时,放下筷子,看似随意地接一句:
“年轻人,重情义是好事,朋友之间,要多走动,维系好了,是一辈子的财富。”
最初,吴梅只当是寻常的关心,在他们说这些话的时候会笑着应承。
“是,爸,妈,你们放心,我们关系一直挺好的。”
但这样的话头,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
有时是婆婆在看她晾晒衣服时,有时是侯朝杰在睡前闲聊时。
甚至那位在某个部委工作、眼高于顶的大姑姐回来,也会夹枪带棒地说上两句。
“弟妹真是好福气,自己条件一般,倒结交了些真佛。
可得把握住了,咱们侯家虽说不差,但多条朋友多条路嘛。”
吴梅不是傻子,这种情况她太熟悉了,以前在红星大队的时候,那些想巴结魏薇他们几个人的人都是这样对她的。
那些人条件差的会巴结她,那些条件不错的就是侯家人的面孔。
看不上她,偏偏还要利用她,对她有所求。
所以吴梅渐渐品出了侯家人话里的真味。
他们看中的,是她的朋友,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朋友背后的家世,是萧学沐和李志斌的家世。
那两位,是真正站在军方顶层圈子里的家族子弟,是侯家这种虽有一定地位、却始终渴望更进一步的家庭的攀附的对象。
其实在红星大队的时候吴梅知道萧学沐他们的家境好,但具体好到什么程度是不知道的。
当然,她也没有条件去接触那样的层次。
回到京市,和他们聚餐什么也是在魏薇她买的房子里聚,也没有去过萧家和李家,所以也不知道萧学沐他们家里的情况。
但魏薇结婚的时候她去了一趟萧家老宅的,也算是长见识了。
踏入萧家那座有士兵站岗的四合院,吴梅才真切地感受到“门第”二字的重量。
青砖灰瓦,庭院深深,屋内的陈设看似朴素,但那厚重的实木家具、墙上颇有来历的字画,以及往来宾客言谈举止间无形的气场,都无声地宣告着那里与她长大的那个筒子楼世界截然不同。
更不要说她也不是傻子,那些来参加婚礼的人军装上的功勋章她还是认识的。
所以侯家这是想借她往上爬。
怪不得。
吴梅在心里冷笑一声,怪不得侯家会接纳她这么个毫无背景、父母只是普通工人的儿媳妇。
原来,她是他们眼中通往萧家、李家的一座不起眼,却可能有效的桥梁。
吴梅想起结婚前,母亲拉着她的手,语重心长地说道:
“梅啊,侯家这样的门第,咱们是高攀了,你去了那边,要懂事,要听话,好好伺候公婆丈夫,早点生个儿子站稳脚跟。”
那时,她只是默默点头,如今看来,侯家要的,远不止一个温顺的儿媳妇和传宗接代的工具。
吴梅也想起了雷家伟,
她当初在面临选择的时候,几乎没怎么挣扎,就选择了那条看似屈就,却能借力直上青云。
感情?爱情?在实实在在的阶层跃迁面前,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她吴梅,从来就不是一个会被爱情冲昏头脑的人。
要是没有认识魏薇他们,没有和他们相识相交,那她会选择雷家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