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92章 流放

年輕人有時候想事情就是非常的簡單,完全沒有考慮過國庫中分的有多詳細,不同區域放置不同地方的糧食,完全不是隨便扔進去。當糧草官清點物資的時候現不對勁,裡面本該是糧食的麻袋卻都裝著一些廢草。

他只是一個小官,這種殺頭的罪根本不敢隱瞞不報。上報後立刻對糧草的事情進行了調查,最後的結果牽扯到太多,根本無法定案,主辦案件的官員再次上報給了丞相。原本這事情應該是劉賀處理,但是剛好他出使秦國去了。就落在了熊原手上。

熊原愛民如子,知道了所有的事情後,覺得百姓無錯,錯在帝王,當場釋放了被關押的疑犯。而後才上書給熊文,曆書了熊文十大罪狀,導致百姓民不聊生。

這份奏章到了熊文手裡,氣的熊文牙癢癢,百姓私自掉包公糧,地方官員瞞報實情,這些東西你都不查,不追究。卻說了皇帝十大罪狀,你是想出名想瘋了吧。

盛怒之下的熊文,立刻下了一道聖旨,徹查此事,其中任何一個官員都不準放過。接旨的是劉賀一幫的人,他們等這個機會已經很長時間了。下到地方上一頓猛操作,相關人員高達三百人。

當然他們還專門找人誣陷熊原,說熊原早就知道這件事情,是他隱瞞不報。處理結果上報到熊文那邊後,熊文反而冷靜了,劉賀的人並沒有想象中的已經歸化了,還是在搞鬥爭。

這一步反而起了畫蛇添足的作用,也正因為牽扯到了熊原,導致熊原根本無法插手後面的案件審理,所以他根本沒有什麼話語權,也就不會犯錯。反而救了熊原一手。

劉賀回來後氣的差點沒弄死那個寫奏章的人,不過他也現,熊文可不像前兩年那樣好欺騙了。凡事都認真去對待了,但他的手下的思想還沒有任何的改進,這樣下去就永遠也扳不倒熊原。

時機很快就出現了,熊原在處理災民上面,有些事情越權了。更巧的是,這個時間段秦國組織了一場三國結盟,齊、楚、秦三國帝王次在一個地方會面,商討天下大事。

熊文為了這場會面,根本沒有管災民的事情,即使熊原越了權,他也沒有什麼心思去管。所以就聽之任之了,這個結果就是熊原覺得皇帝認可了自己的做法,反而是得寸進尺,免除了稅負後,居然還調動了國庫進行補給。

熊文到了結盟點與田和、馮徵明一同商量天下的大事,結果當場與田和翻了臉。兩人的護衛隊當場就打了起來,徵明在其中調和這事才算結束。可沒有想到的是,齊國並沒有將這事過去,連夜調集大軍前往會盟點。楚國人比較豪爽,事情過去就過去了,並沒有去追究什麼事情。

結果當會盟結束,秦國剛走,楚國便被齊國伏擊,楚國很多戰士戰死,才換來的熊文逃出生天。熊文狼狽逃回楚國,熊文面子全失,頓時調集大軍準備與齊國開戰,報仇雪恨。

這時關鍵性的問題出現了,楚國沒糧了,國庫內的糧食只夠楚國現在使用,根本不足以支撐打仗,原因就是因為糧草被熊原放給了百姓。楚國的面子都沒了,熊文呆坐在龍椅上,這時有一個疑問出現了,沒有他的聖旨是誰允許開的國庫。

熊原也沒藏著掖著,直接站出來承認了所有的罪行。是他讓開的國庫,是他讓放的糧食,也是他安撫的百姓。

“你們這些人,很好,沒有朕的旨意,居然敢私開國庫。”熊文將手中的奏章砸向熊原。

“陛下,是您年初的旨意導致了今年糧食減產,您就該付這個責。而且臣認為百姓遠比面子重要,面子沒了,來年我們糧食豐收,一樣可以找回來。但是民心沒了,我們就什麼都沒了。”熊原正氣凌然的說道。

“所以你就可以做朕的主了?所以你就可以置楚國的法律與不顧了。那是不是民心要你當楚國的皇帝,你也可以把朕從皇位上拉下去,你自己上來坐啊”

“陛下,臣絕無此意,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只要有了百姓的支援,我們遲早都會強大起來,但是一旦失了民心,我們就什麼都沒有了。”

“不要給朕講這些有的沒的,朕就問你,國法還算不算數?是國法大,還是民心大啊?”

“國法無外乎是規範民心,但是民心有變,國法自然應該變動。得民心不易,失民心卻很容易。望陛下三思。”

“三思,朕要不是三思的話,你現在的腦袋就應該掛在城門上了。”

“謝陛下。”

“謝?哈哈,熊原啊,你還是楚國最需要你的地方去吧。”熊文氣急敗壞,甩了一下衣袖道“傳旨,著熊原為雲夢郡太守,守雲夢一方。”

“謝陛下”熊原聽完聖旨後,失魂的跪在地上謝恩。

熊原也沒耽誤,雲夢是他待了半生的地方,他決定還是回去治理好一處。他改變不了這個天下,但卻可以治理好一處。讓此處成為一個優秀的地方,成為百姓嚮往的地方。

懷揣著理想,熊原上路,但等待他的是連續五道聖旨,將他連降五級。成為了一個小地方的小官,而且上任的地方是離郢都越來越遠。他已經無法說服自己堅強起來,也無法讓自己還能有什麼夢想,這一次是一落千丈,也必將摔得粉身碎骨。

熊文趕走了熊原後,患了幾日,沒有想到齊國居然打上門來了。與齊國的作戰中,糧草是越打越少,熊文沒看到一份奏章,心中就將熊原罵一頓,就會下一道聖旨,免除他的官職。就這樣把熊原貶的不能再貶了,才解了心頭之恨。

但楚國的戰事並沒有因為心情而改變,齊國的進攻是越來越猛,熊文只能求援秦國,奈何秦國根本不理,畢竟秦齊也是盟友,不可能拉偏架。

秦國不出兵,楚國只能依靠自己硬扛,這時的百姓哪裡管的了有沒有糧食吃,先打贏了再說,於是開始瘋狂徵糧。

喜歡明月長明請大家收藏明月長明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