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10章 出師

徵明抱著小蝶,腦子裡已經開始盤算著該怎麼出兵滅人了。心中已經計劃的十分完備了,王翦也已經去備戰了,徵明知道王翦這個人從不做沒有把握的事情,他說十萬滅掉鄭國,那就是十萬人馬,不會問你再多要一個兵。

鄭國此時國內也很恐慌,季承天天關注著戰局,聽說魏國被滅後,整個人都不好了,他立刻找來了子陽和辛茂商議此事。他主要擔心秦國的槍頭調轉過來對準自己。

子陽也覺得鄭國處於危險的邊緣,秦軍的大軍隨時有可能動攻擊,只是現在還沒有找到合適的理由和藉口,一旦藉口確定了,下一個肯定是自己。他也很著急,但是現在的辦法只有求援和死守。

求援的話,宋國肯定不會理,自從宋國生了經濟事件後,就沒有出兵的能力了,而且國內百姓對官府十分不滿,也不會積極去參加任何戰爭。晉國的話,恐怕也不會理鄭國,一是距離較遠,二是魏國都沒救,怎麼會來救這個從來沒有接觸過的國家呢。

現在唯有去楚國求救,但是楚國剛剛打了敗仗,如今會不會理鄭國,還未可知。齊國的話太遠了,而且也是剛跟楚國打完仗,恐怕也不會幫忙吧。

子陽想破了腦袋也想不出怎麼救鄭國,但他不能眼睜睜的看著鄭國滅亡。於是他去找季然商議怎麼抗秦。至於辛茂,他都不想理這個人,他覺得辛茂肯定有什麼秘密,這個秘密恐怕還很恐怖。

季然也很焦急,但他沒有任何辦法守住鄭國不失,他們要面對的可是秦國。別的國家感受不到秦國真正的恐怖,但鄭國是清楚的,天天緊鄰著秦國,秦國有多恐怖,他們清楚的很。

當子陽前來找季然的時候,兩人一對,現大家都一樣,沒有辦法,最後決定一同進攻面聖,看看聖上該怎麼做。

季承與子陽和季然討論了一下午,也沒有討論出個結果,季承想讓辛茂過來出出主意,畢竟辛茂他還是很信任的。但子陽反對,就是不讓辛茂插手。季承也不能因為這麼一點小事而寒了大家的心,所以他選擇了妥協。

秦國方面,李斯派出去的人全部回來了,他整理了一下資訊,立刻寫了一本奏摺呈給徵明。

徵明看過奏章,點了點,詢問了幾個簡單的問題,便讓李斯回去了。表面上是他需要將所有的資訊處理一下,實際上是這些資訊早就已經知道了,但他又不好寒了李斯的心,畢竟李斯還是要幫著自己治理國家的。

李斯並沒有看出徵明已經知道了所有的訊息,他還認為自己的訊息絕對是最快的,按照這個度,秦軍恐怕不會給鄭國留有太多的時間,就摧古拉朽的滅掉了。李斯還沉浸在喜悅中,一路哼著小曲就回到了府上,沒有想到范雎居然穿了一件黑色的斗篷等在家裡面了。

“範兄何時回來的?”

“李兄啊,我是專門為你回來的。”

“為我?何事?”

“陛下現在準備攻打鄭國了吧?”

“是的,我還建議將你調回來出謀劃策呢,可惜陛下說你不願意回來。”

“是我不想回來的,誰現在在朝堂上,誰的命就會危險。”

“為何?”

“陛下的野心你我早就清楚,長孫無忌那個老傢伙臨死前都安排好了,我們再怎麼做都是按照他的安排在執行,你我都會覺得自己勞苦功高,在陛下眼裡你我只不過是枚棋子。而且陛下現在需要打仗,就不在需要大量的外國人,你我皆是從外國慕名而來,根本不是秦人,這個時候陛下一定會利用各種理由和藉口,除掉我們這些外人,來提拔自己人。”

“範兄,我覺得你多慮了,陛下一路將秦國從一個落後的,差點被滅掉的國家,帶成現在軍事力量數一數二的強國,靠的就是其胸懷遠大,能容得下別國的人。如果現在提自己的人上來,恐怕秦國一統的步伐就要毀掉。這種自毀長城的事情,陛下是不會做的。”

“好,你今天是不是去彙報楚齊兩國的情況了?”

“是啊”

“哈哈,陛下肯定是裝作第一次聽說吧”

“本身就是第一次聽說,何必說成裝作呢”

“因為早在一個月前,陛下就已經知道了天下各大家,及各個國家的情況,和對魏國被滅的態度了。你說他為什麼要裝作不知道呢?”

“怎麼可能,一個月前,戰爭剛剛結束,訊息是需要人去打聽的,怎麼可能那麼快。”

“那是因為有影衛,我告訴你現在的影衛可不單單是用來監視大臣,更重要的是去打探訊息。”

“那不是挺好的嗎?得到訊息的度,就直接關乎到戰爭的結果,那這樣一來,秦國一統豈不是指日可待。”

“霸業成就之時,便是你我身死道消之日,聖君的教訓就擺在那裡,陛下是一定會殺光我們的,我勸你現在還是少立點功吧,為了將來保命,尤其是這種根本沒有用的功。”

“範兄是不是得到什麼訊息了?怎麼敢這麼肯定呢?”

“這個你別管,聽我的千萬不要再給陛下出謀劃策了,記住了。”范雎突然一臉驚恐的囑咐道,然後急匆匆的跑了。

李斯是一頭霧水,不知道範雎所來何意,想來想去,恐怕是范雎現在修陵的功勞比自己小很多,怕自己搶了他的風頭吧。於是根本沒有理會范雎的話,自顧自的休息去了。

秦國出了這麼一個小插曲,但沒有影響秦軍的備戰,王翦已經將大軍集結完畢,所有的輜重也全部準備到位。徵明親自到現場視察軍隊,最後站在將臺上,大聲說道

“朕的將士們,你們都是普通百姓家出生,都是種田為主。種田靠什麼?靠老天爺,他高興了我們就風調雨順,不高興了我們就顆粒無收。但是現在我們可以年年豐收,不靠老天吃飯。是誰的功勞?”

“鄭國”

“對,就是他,因為他修建了鄭國渠,將黃河水引了進來,我們秦人從此告別了所有的災患。我們要感謝他,要永世記住他,是不是?”

喜歡明月長明請大家收藏明月長明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