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零七章 風言影響

第o7章風言影響

隨著汪印背後推動這一風言甚囂塵上,國子監流血衝突越傳越烈了。

文武百官惋惜那逝去的年輕生命,暗歎國朝損失了人才,同時也對汪印心懷揣測,卻不敢聲言。

如果這次流血衝突真是汪印手筆,那麼汪印為人多麼狠辣,行事多麼無憚?勢力有多麼重?

而對於普通百姓來說,此事就相當簡單了世家子弟和寒門士子之間的不和又不是一天兩天了,怎麼會突然鬧出了人命呢?背後必定有人在推動啊,而有本事、有膽子這麼做的人,只能是緹事廠汪督主了。

百姓不可愚,然而在鋪天蓋地的傳言面前,大部分的人都沒有了辨別是非的耐心,更何況世家聯合了起來,引導了百姓的風向呢?

就連一些寒門官員都被遮蔽了,直接就在宣政殿上出列陳言,直指汪印弄權持勢、行禍國殃民之事,請皇上細察,若此。

這其中,便有監察御史溫善同。

溫善同出身寒微,為人嚴苛無私,此前一直外放山東道,察百官之行矩,三個月前才調回京兆。

這個人,怎麼說呢,正因為嚴苛無私,所以為人很死腦筋,認定了的事情九頭牛也拉不回來。

在這一事上,不知道是他自己調查了確定,還是聽信了種種傳言,他就認定了此事與汪印有關!

寒門之中要出一個像傅星燦這樣的人多難啊,卻因為汪印與世家之間的權爭,就這樣莫名其妙地死了,一同死去的,還有另外的寒門士子。

溫善同為這些人的死心痛惋惜,對世家肇惡無法容忍,對背後挑事的汪印卻更為痛恨。

加之有些站向不明的人,在他身邊說了些語焉不詳的話語,才有了他在宣政殿的奏言。

隨後,高高階坐的永昭帝,只是喜怒莫辨地說了一句“朕知道了”,便下令退朝了。

和以往的朝會一樣,只要事涉汪督主,宣政殿都會陷入詭異的沉默當中,朝官們心思蜂擁卻都噤聲畏懼。

臺院侍御史章華錄的下場,朝官們實在印象深刻。

這一次彈劾汪印的,還是御史臺的官員,察院的監察御史,溫善同最後會怎樣呢?

此時朝官們都不知道,但他們可以料想的是,以汪督主睚眥必報的『性』子,溫善同以後的日子肯定不會好過。

且等著看吧……

可是讓他們意外的是,對溫善同的彈劾,緹事廠和汪印沒有半點反應!

就連越來越烈的傳言,緹騎們也沒有去平息,大有任其滋長的態勢。

這可不像緹事廠的行事,汪督主到底有何打算呢?

此刻的汪印,正陪著葉綏在汪府的敷容池賞荷,似對府外的情勢一無所知。

他與葉綏並肩而行,隨後駐足下來,側過身來對葉綏微微一笑,道“姑娘,戚叔養出來的荷花當真好看,是不是?”

葉綏略有些失神,下意識點頭道“是很好看……”

可是,眼前的大人,膚『色』雪白,唇珠豔紅,唇邊眼裡都帶著笑意,襯得周遭一切都黯然失『色』。

她哪裡顧得及細看荷花是否好看?想來荷花當然是好看的,卻不及大人萬分之一!

她的心突然有些紊『亂』,而且不受控制地跳得極快,忙別開了眼睛,裝作認真賞荷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