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百八十二章 一絲線索

永昭帝還沒有說話,中書舍人顧璋便出列了,奏道“皇上,微臣以為,此事有大理寺參與,當然最好。下官請問魏大人一句登聞鼓之事難道還不夠重要嗎?現在既然刑部和京兆府查探毫無進展,那麼正好可以藉助大理寺的力量。下官愚笨,只是覺得儘早查清真相才是最好的。若是為了畏難怕煩,那麼朝廷設這麼多官衙任命這麼多官員,是為何呢?”

登聞鼓制度是太祖所設,是國朝延續至今的制度,魏酣中怎麼可能說這個不重要?

如果它不是這麼重要,當初汪印也不能借由它將熙平公主拉下來了。

但是在魏酣中看來,這不是登聞鼓重不重要的問題,而是葉家內宅這些命案,無須花費這樣的朝廷心力。

顧璋的話語,明顯帶偏了話題。

於是,魏酣中深深地看了顧璋一眼,才道“登聞鼓當然十分重要,然處理登聞鼓之事,有一套嚴密的流程,臣仍舊認為,此事無須大理寺『插』手!請皇上三思!”

對此,顧璋也沒有退讓,繼續道“皇上,微臣贊同萬大人的奏請!多一個人便多一分力量,臣懇請皇上准許!”

聽到這三個朝官的話語,永昭帝半眯起眼,臉上看不出意思來。

而其他朝官卻不像帝王那麼平靜,他們聽著這明顯是針鋒相對的奏言,都不禁打量起顧璋來。

在一眾鬍子花白的臣子中間,年輕而清俊的顧璋格外引人矚目。

朝官都記得,這個年輕的官員是因為廕庇才成為中書舍人的,是皇上對南平顧家的優待。

中書舍人是皇上的近臣,有起草詔書的權力,顧璋在中書省任職,想必親近皇上的機會很多,對聖意的把握想必也很準。

現在顧璋這麼說,莫非他所奏請的話語,是皇上的意思?

有不少人想到,這是顧璋第一次在朝中有這麼直接的傾向。他這些話是針對汪督主呢?還是純粹就萬彥時的話語來辯駁?

片刻之後,工部尚書蘇息言也出列了,這樣說道“皇上,臣附議萬大人的請求!正如顧大人所說的那樣,多一個人便多一分力量!大理寺參與進來,可以加快此事的程序,無形就是節省了朝廷的精力。”

蘇息言與顧家關係一向不錯,與萬彥時往來也不疏,當然要支援這兩個人了。

在蘇息言之後,倒沒有朝官再出言了。

畢竟,葉家這樣的事情,牽涉了登聞鼓和汪督主,他們明哲保身,只在一旁默默圍觀事態進展就好了。

這時,高高階坐的永昭帝說話了“諸位愛卿都說得在理。葉家一個命案,已引起朝中的動『蕩』,朕不欲令此事擾攘太久,那麼,大理寺也參與進來吧。先前朕已經給京兆府三日的時間,現在有了大理寺,想必事情很快就完結了,朕再寬限三日,務必查出真相!”

這個三日限期,原本只是一部分朝官知道而已,現在皇上自己說了出來了,所有人都知道皇上要得到一個真相了。

三日,皇上究竟想要一個什麼樣的結果呢?

汪印此刻沒有在宣政殿內上朝,不過葉家這些事情,歸根到底還是落在了汪督主的身上。

究竟,葉家那些命案與汪督主的岳母是否有關呢?

現在汪督主的岳母不在京兆,就連被告都不在京兆,大理寺、刑部和京兆府怎麼查這些事情?

一時間,所有的官員都將目光投向了汪府。

但是汪府和緹事廠像鐵桶一樣,不會漏出什麼風聲來,汪督主會有什麼反應,他們自然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