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靈前即位

齊瞻竹這麼容易贊同,這讓邵世善覺得有點奇怪,但是待漏閣這裡的官員都是一樣的意思,這多少也沖淡了他的疑『惑』。

他想,齊瞻竹等人的贊同也是無可奈何之策,在當前的情況下,的確只有十八皇子最合適成為太子和新君了。

雖則皇上駕崩之事疑點重重,韋皇后在紫宸殿內也脫不了嫌疑,但待漏閣這裡的官員將領,都不約而同的選擇了對此沉默。

事實上,邵世善等人心知肚明生了什麼事情,而齊瞻竹和湯源等人則另有謀算,只想穩住朝局面。

總而言之,這一次待漏閣的商議,比邵世善想象中的順利得多。

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次商議就是決定了大安朝接下來的朝局的走向,那就是定下十八皇子為太子為新君。

這一點,也被邵世善第一時間稟至韋皇后跟前。

對這個結果,韋皇后當然無比滿意。

自從她第二次醒來之後,有無數太醫在坤寧宮候著,她再沒有出現什麼危險的情況,精神也越來越好,能見到的人越來越多。

經常來坤寧宮這裡的,就是中樞三位主官。

他們來這裡,一是關心韋皇后的身體,順便向其稟告朝局的動態,二來也是想了解當時紫宸殿中生了什麼事情。

對於紫宸殿的事情,韋皇后一口咬定就是汪印所為,是其神不知鬼不覺地出現在紫宸殿內,將皇上和內侍都殺死。

她也身受重傷,其餘的事情他便一概不知道了。

對韋皇后的話語,裴鼎臣等人當然心中存疑,可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也無可奈何。

皇上已經駕崩了,人死不能復生,他們作為中樞重臣,現在最應該做的、最緊急的事情,便是穩住朝政。

定下十八皇子為太子,其實也是可以預料的結果,對此,韋皇后當然十分滿意的。

她沙啞著聲音說道“如此甚好,本宮就放心了……”

裴鼎臣他們不敢質問她,反而要小意向她稟告朝中動靜,到了這個時候,韋皇后才真正知道“皇后”這兩個字的作用。

皇上駕崩之後,國朝之中就是她這個皇后地位最高、權勢最大,誰敢質疑她?

就算裴鼎臣是中書令,是朝臣第一人,但也只是臣而已。

沒有了皇上,那麼她就是這些臣的最大主子,牢牢壓著他們!

韋皇后醒來之後,每次見到裴鼎臣等人彎腰低眉,都不由得在想“可惜了,本宮早就應該弒君的,何苦等那麼多年?”

弒君,非但沒有讓她受損,反而為她帶來那麼巨大的好處,她為什麼不早一點做呢?

有些事情,雖然想起來簡直是不可思議,但一旦踏出了那一步,在越過了底線之外,就沒有什麼不可以的了。

這個時候,邵世善說話了“娘娘,接下來的事情,臣與國公爺定會仔細斟酌的,牆娘娘安心養傷。”

因為十皇子的緣故,他雖則沒有直面表態,但始終被認為是韋皇后這一邊的人,一直深得韋皇后的信任。

在永昭帝駕崩之後,他更是直接站了出來,明面上就站在了韋皇后這一邊。

這個舉動,也卜算突兀,因為朝中像他一樣的人實在太多了,但是他一直暗中給韋皇后傳遞訊息,可謂是真正有從龍之功的人。

韋皇后如今還躺著,即使有承恩公府幫忙,也須得仰仗邵世善的力量。

對他們來說,這個時候已經是可以摘到勝利的果實了,自然兩個人臉上都面帶笑容。

在令太醫和侍衛都退出去之後,韋皇后的笑容頓了頓,這樣問道“汪印還沒有出現嗎?鄭雲回可有下落?”

雖然待漏閣的商議,是她所期待的結果,但是和邵世善一樣,她心中同樣有著隱憂。

直到現在,汪印都沒有出現,這絕不是她所預料的情況。

在她的想象中,皇上駕崩之後,汪印絕對不會坐視她皇兒成為太子、新君,一定會用盡辦法來阻止……

可是,為什麼到了現在,汪印還是沒有一點點訊息?

太反常了,這必定是有什麼原因,這讓她心中不安。

想了想,韋皇后這樣吩咐道“你們繼續查探!一定要找出汪印和鄭雲回!本宮總覺得會出什麼事。”

“娘娘,請您放心,臣一定會盡力搜尋汪印的下落。不過,臣以為,汪印不出現,也是一件大好事。”邵世善這樣回道。

在他看來,汪印毫無動靜要比有什麼動靜要好,最好,這樣的情況能持續到十八皇子登基之後。

屆時,十八皇子已經是天下主,就算汪印帶著鄭雲回想做什麼,那都是謀反。

如此,他們就有足夠的理由,舉國朝之力來對付汪印。就算汪印再有本事,又怎麼能和整個國朝對抗?

韋皇后轉念一想,便已明白了邵世善的意思。

是了,現在皇兒成為太子,然後儘快成為新君,這才是最為重要的事情。

只要皇兒成為了皇上,還愁對付不了汪印?

“如此,皇兒登基就必須要加快了……”韋皇后這樣說道,催促邵世善極力推進這個事情。

國不可一日無君,這是朝中所有官員的共識,也是國朝運轉的前提。

在這個共識和前提之下,一封封請立太子的奏疏被送到了坤寧宮,這一次,再沒有任何人阻止,也沒有任何事情耽擱了。

當永昭帝出殯的日子定下之後,中樞三省也出文書,那就是推舉十八皇子鄭登靈前即位,繼承大安朝!

喜歡春閨秘錄廠公太撩人請大家收藏春閨秘錄廠公太撩人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